-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3
- 6
- 238
- 16
- 7
- 6
- 5
- 21
- 20
- 16
- 12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宣锡丰 黄彬彬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9期 35-38页ISTICCA
【摘要】 手足综合征是抗肿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麻木或疼痛,可伴有脱屑、皲裂、渗液、破溃等,症状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从"卫气内伐"理论分析,脏腑失调,营卫化源失常、循行受阻,致使卫气内伐而伏于脉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兰鑫 侯炜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9期 1502-1506页ISTICCA
【摘要】 全国名中医朴炳奎认为卵巢癌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是正气亏虚、脏腑失和,关键因素是癌毒内生,直接病机是郁、瘀、痰、毒内结.治疗上,主张扶正培本、调和脏腑、兼顾祛邪,从围手术期、化疗期、维持治疗期等不同阶段对卵巢癌进行分阶段的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力 武维屏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6期 1021-1024页ISTICCA
【摘要】 笔者遵循并继承先贤对肝在人体中重要性的认识,发扬先辈论肝治肝的学术思想,将肝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与人体气机、气血、阴阳、枢机、藏象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相联系,探索性地提出"调肝五要"."调肝五要"是调肝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五个方面,也是调肝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子凡 吴倩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44卷1期 38-41,47页ISTIC
【摘要】 口渴为消渴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症状,多由阴阳气血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故运用和法辨治消渴口渴,疗效颇佳.依据消渴口渴阴阳平衡失调的病机,治疗首当调和阴阳,寒温并用,处方可选柴胡桂枝干姜汤.依据不同病位,治疗当调和相应脏腑.调和中焦脾胃,可选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盼盼 王强 《江苏中医药》 2025年57卷7期 57-60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现代医学主要通过降压药物来延缓病情进展,但长期服药会出现耐药性及诸多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其独特优势,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但基本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脏腑虚损致功能失调,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帅 刘君 等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1期 114-117页ISTICCA
【摘要】 绝经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绝经前后诸证,西医常激素治疗.许昕教授认为肾气衰,天癸竭为初始病因,主要病机是肾阴不足,精血亏少,阴阳失调,天癸衰竭而月经闭止,涉及心肝脾胃肺多脏腑,可兼郁夹瘀,变化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雪 寇子祥 《国医论坛》 2025年40卷2期 1-3页
【摘要】 调和阴阳是张仲景重要的诊疗思想之一,其诊治疾病从调和阴阳平衡的角度出发,通过调和营卫、表里、寒热、气血、脏腑、经络等,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本篇从方剂角度分析仲景调和阴阳法,如桂枝汤调和营阴卫阳、半夏泻心汤调和寒热阴阳、小柴胡汤调和表里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洪江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22期 21-24页
【摘要】 胃痞病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从肝论治胃痞病时,主要从生理、病理、病机与治法上进行探讨,生理上肝、脾、胃脏腑相关,气血相连,功能相互为用;病理上肝疏泄功能异常引起气机失调或血行瘀滞,均会导致胃痞病发生.该文从调和肝胃、调和气血两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颖哲 郭颖 等 《世界中医药》 2021年16卷18期 2747-2750页ISTICPKUCA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由于中医辨证思路的不同形成了多种治疗思路,大致分为从调神论治、从调和脏腑论治、从调整经络论治、从六经辨证论治、从营卫论治5种,此5种思路虽然不同,但是总体离不开脏腑、经络、营卫.只有脏腑经络功能正常,营卫调和,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美娜 秦远文 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50卷12期 1507-1510页ISTIC
【摘要】 "不寐"因阴阳失交、阳不入阴引起,以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甚至整夜不能入寐为临床特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失眠",临床上主要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描述不寐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元庆 王瑾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5卷1期 1-6页ISTIC
【摘要】 根据肥人多中风的经典认识及中风"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流行病学特点,明晰肥胖致中风的病因病机,提示减少肥胖能有效防治中风.系统梳理了肥人多中风的历代文献研究,指出饮食失节、多逸少动、情志内伤、年龄增长及药物损伤等是导致肥胖的常见病因,上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合 王晓群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40卷11期 1245-1248页ISTIC
【摘要】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位涉及多个脏腑,长期失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愈后产生极大影响.肿瘤相关性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贾英杰教授治疗本病多立足于"少阳主枢"的理论基础,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导致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君 李仝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4卷11期 1986-1989页ISTICCA
【摘要】 抑郁症,简而言之,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中医学在辨证论治抑郁症方面有诸多思路.本文认为,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抑郁症的发生与五脏均有密切的关系,故以五脏主五志为思路,论述抑郁症的脏腑辨证.从心之"心神失养"、肝之"肝气郁结"、脾之"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珂 殷燕云 《吉林中医药》 2019年39卷9期 1132-1135页ISTIC
【摘要】 殷燕云将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的补肾调周法、"3、5、7"奇数律等思想渗透于临床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保胎治疗中,认为预培"先后天之本"和孕早期保胎是优生优育的关键.治疗中辨清缓急、补虚泻实、先后天互养、脾肾同治.妇人存在"3、5、7"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涛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3期 321-322页ISTICCA
【摘要】 本文总结了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皮肤病的辨证及针刺治疗特点.田从豁教授认为形神同病为基本病机,以形神并调为针灸治疗特色.局部形变治疗以泻法驱邪为主,全身气血功能失调的神变治疗以扶正调理为主,分为调理经气和调理脏腑两法;同时强调守神安神,并且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鹏飞 南金妮 等 《吉林中医药》 2016年36卷9期 869-871页ISTIC
【摘要】 宋金元时期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国家政策及社会人文环境等对该时期不同医家和学者养生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在老年养生方面都有很大影响,从理论方法和具体实践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出现了专门论述老年养生学专著及药膳专著。研究发现,老年养生的根本在于调养脾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中枢 王雁彬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20期 3-4页
【摘要】 “和”的理念贯穿于中医发展全过程,在养生、防治、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对后世中医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廷荃运用“和”的理念治疗脾虚燥结型便秘,常以气机为中介,调和五脏六腑,使大便恢复正常,为治疗便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风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年42卷9期 8-9页ISTICCSCDCA
【摘要】 沈丕安教授认为"温药和之"就是运用温和的药物对机体进行调和,尤其在肿瘤的中医治疗中,"温药和之"关键在于"和".一方面有"温和"之意,即在肿瘤治疗中,要注意多运用温和的药物;另一方面,就是"调和",即调节机体使其和谐之意.并从调和药性、调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星田 《河南中医》 2003年23卷8期 59-60页ISTIC
【摘要】 <篇首>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病因未明,现代医学至今尚未找到一种根治或能够保持较长疗效的药物.有鉴于此,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本病的中医证治研究,功至之处,确有收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