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4
- 25
- 6
- 6
- 3
- 2
- 8
- 8
- 7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建新 方紫梦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4年22卷5期 602-608页
【摘要】 本研究以抑郁倾向个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具身情绪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实验 1 和实验 2 分别采用面部表情操纵和身体姿势操纵技术诱发被试的具身积极或消极情绪,以探究具身情绪对抑郁倾向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发现:(1)面部表情操纵诱发的具身...
【中文期刊】 刘俊材 冉光明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2年30卷3期 536-555页
【摘要】 情绪识别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虽然已有研究探讨了动态面孔表情、动态身体表情和声音情绪的脑机制,但对每种情绪载体的整体认识相对不完善,同时对不同情绪载体之间神经机制的共性和区别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三项独立的激活似然估计元分析来识别每...
【中文期刊】 梁宗保 杨韵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年17卷3期 318-325页
【摘要】 采用情绪分类的经典研究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个体对身体表情识别的行为与时间进程特点.行为结果表明:个体对愉快情绪的加工速度明显快于悲伤.脑电结果表明:(1)在N170上,个体在对悲伤身体表情的识别中诱发了更大的波幅,表现出了"负性...
【中文期刊】 魏丽 《浙江体育科学》 2017年39卷2期 23-26,68页
【摘要】 借用文化空间、符号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解读竞技体育空间场域环境中表情符号及表情符号暴力的工具表达机制,探索体育运动表情符号暴力的形成与传播的路径依赖.研究认为,面部表情符号、身体姿态表情符号、语言声调表情符号及相应的符号暴力构成了竞技体育空...
【中文期刊】 桂莉娜 蔡宝鸿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277-278页
【摘要】 沙盘游戏治疗,又称为非言语心理治疗,非言语的交流过程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来访者的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姿态,空间距离以及治疗过程中所伴随的生理反应等非言语信息,沙盘分析师应当给予关注和记录。对来访者非言语行为进行观察时,应注意综合各方面信息,进...
【中文期刊】 金星 刘景弘 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年39卷3期 305-312页
【摘要】 采用双任务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聋童与正常儿童对厌恶和恐惧身体表情的注意瞬脱差异,结果表明:(1)无论对身体表情遮挡与否,聋童和正常儿童对首个目标刺激(T1)为厌恶情绪刺激的反应正确率均大于对T1恐惧情绪刺激的反应正确率;(...
【中文期刊】 董戴凤 吴琼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年24卷4期 575-582,60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共情范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差异.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要求①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共情能力的fMRI研究;②采用Talairach或者MNI系统报告脑区,且能从原文中获得完整的数据;③采用基...
【中文期刊】 王丽丽 冯文锋 等 《心理学报》 2018年50卷8期 892-906页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中国运动员赢分和输分后的表情,通过行为学和脑电技术比较面孔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加工机制.实验1探讨了赢分与输分面孔和身体的效价和强度,实验2考察了图片的情绪类型(中性、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实验3采用脑电技术比较了赢分和输分...
【中文期刊】 白鹭 毛伟宾 等 《心理学报》 2017年49卷9期 1172-1183页
【摘要】 本研究以消极情绪间感知相似性较低的厌恶、恐惧面孔表情为材料,提供5个情绪性语言标签减少文字背景对面孔识别的促进作用,通过2个实验对自然场景以及身体动作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考察面孔表情与自然场景间的情绪一致性对情绪面孔识别和自...
【中文期刊】 殷宁充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0期 78页
【摘要】 非语言沟通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非语言沟通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用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触摸与学生进行非语言沟通.
【中文期刊】 杨素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年13卷3期 289-295页
【摘要】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对汉族、白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识别线索进行了探测.结果发现:面部表情(眉眼、鼻子、嘴巴)区域和身体姿态表情(胳膊、手部)区域都能为自我意识情绪识别提供线索依据;各民族跨文化一致性地表现出面部表情线索相对...
【中文期刊】 刘莎 董瑞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7年25卷4期 443-4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4.7 BOA测试中婴幼儿的听性反应 婴幼儿在BOA测试中听到了刺激声后可以产生听性反应,可以分为两类:听觉行为反射和听觉行为注意,即反射性或注意性行为.听觉行为反射包括:惊跳反射(如小儿身体四肢抖动或缓慢移动)、听眼睑反射(小儿快速挤眼和...
【中文期刊】 方克伟 李泽惠 等 《医学与哲学》 2007年28卷7期 71-72页 ISTICPKU
【摘要】 <篇首> 医患之间进行交流活动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但在实际交往中,体态语言也很重要.事实上,人们时常自觉不自觉地通过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接触方式、空间距离等体态语言来表眄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这是利用人体动态和表情来显意传情的视觉性表意符号...
【中文期刊】 张岩 魏来临 等 《医学与哲学》 2005年26卷1期 48-49页 ISTICPKU
【摘要】 <篇首> 非语言性沟通表达的信息是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目光,利用空间、声音和触觉等方式产生的,他可以伴随着言语性沟通而发生.在沟通信息的总效果中,语词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动作占55%[1],后两者都是非语词性沟通方式.在...
【中文期刊】 刘芳 《中华护理杂志》 2001年36卷2期 143-144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身体心像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影像的看法 。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判断会影响到自我价值感(自尊)。国内外对患者因身体心像改变引起的心理 反应非常重视,这说明现代人们对健康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颌面部不仅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器官,同时人的喜、...
【中文期刊】 游隆信 《生物学教学》 2004年29卷8期 10-12页 PKU
【摘要】 <篇首>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而言,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和四肢所表达的意义;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体态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实验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