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4
- 5
- 2
- 257
- 29
- 14
- 8
- 6
- 26
- 23
- 21
- 19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世凤 《健康之路》 2013年12卷1期 233-234页
【摘要】 目的:探析收集血液标本的样品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期间所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血液标本,将它们分别置于三种不同的试管中,实施ALT、AST、TC、TG4个项目的生化检验,并比较这些检测结果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艳萍 蔡玉渝 等 《医疗装备》 2023年36卷10期 6-1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静脉采血时应用可振动式采血管试管架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对某医院符合研究要求的30名从事肾内科血液净化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研究,科室于2020年4月开始将传统药物放置架全部替换为改进型医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凯 罗琳 等 《护理学报》 2022年29卷14期 76-7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采血试管支架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8月采血送检35例次、106份血标本作为对照组,9—12月采血送检34例次、110份血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采血试管支架,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采血试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旭丽 石冬梅 等 《上海护理》 2022年22卷6期 69-7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阶梯式采血管放置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新型阶梯式采血管放置架,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行空腹采血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11月的59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柏庆 齐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6卷12期 190-19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贮血试管对生化检验结果 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门诊患者,均采集血液分别贮于普通玻璃试管、一次性塑料试管、速凝管、普通真空采血管中,进行24项生化常规检测.比较不同类型贮血试管24项生化检验指标[肌酐(CREA)、血尿素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晖 江燕 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22卷21期 75-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制作大孔径血标本试管架,以方便血标本放置、查对,保证血标本转运安全,获得准确、及时的检验结果.方法 采用轻质钢板材料自行设计制作孔径52 mm的血标本试管架,应用于100例外科手术前患者(观察组),与应用传统试管架的100例外科手术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斐 陈美桂 等 《护理学报》 2019年26卷19期 77-7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为了更准确的留取静脉血液标本,保证检验所需的最佳血量、减少血液标本采集时的工作量,研制一种可控制采血量的静脉采血试管.方法 可控制采血量的静脉采血试管主要由试管橡胶塞、试管体、内管、密封塞和孔石组成.临床使用时,只需将采血针头尾端插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蕊 吴晓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41卷10期 1288-129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可卸式双层多孔径相结合的血标本试管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9月在本院妇科早晨空腹采血的住院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4—6月采血的18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9月采血的179例...
【关键词】 血标本;采血;可卸式双层多孔径试管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 黄孟秋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33卷17期 1618-1619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改良式采血试管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方便.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2-3月359例需行静脉采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月份146例患者采用传统试管架进行采血设为对照组,3月份213例患者使用新型试管架进行采血设为观察组,由同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春 蔡蔚 等 《护理与康复》 2018年17卷8期 106-107页ISTIC
【摘要】 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制定正确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而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是否真实[1 ] .有研究显示 ,因实验室前操作不当引起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国外为 46% ~ 68% [2 ] ,国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明玉 肖乔梅 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1期 20-2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采血因素对 SD 大鼠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的影响。方法将50只 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标准采血组、大口径试管采血组、小口径试管采血组,采血不顺利、混匀不及时组及采血量不够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从 SD 大鼠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寅芬 应静君 《护士进修杂志》 2008年23卷13期 1242-1243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新生儿静脉采血中最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传统方法采用注射器垂直进针的穿刺手术采血,成功率轻低.2007年1~10月,我科对新生儿股静脉采血采用真空试管斜刺法,现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淑艳 《临床军医杂志》 2008年36卷1期 11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院某临床科室送检的血标本曾连续数次出现溶血现象,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护士在采集静脉血样时,采用的是一次性注射器,未按要求使用与真空采血管相配套的双向采血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瑞清 余艳霞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07年22卷13期 1231-123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采血方法,找出一种最佳采血方法.方法 将200例体检人员随机分两组,传统组:采用注射器与普通试管采血;标准组:采血针与真空试管采血.结果 采用注射器与普通试管采血易造成医源性污染现象、采血量不准确、溶血现象、职业暴露、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淑艳 吴淑红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20卷3期 79-8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病例资料近日我检验科在进行标本检测时,发现几例溶血的标本均出自同一科室,建议重新抽取标本.几日后又发现这一科室所送检的十几份标本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血.在排除运送标本过程中震荡造成标本溶血的可能性后,考虑与这一科室的夜班护士的不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克义 周淑珍 《中国输血杂志》 2004年17卷6期 445-44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采血留样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正确的检测结果,首先应有准确的血液留样标本,否则检测仪器再先进、试剂灵敏度再高、特异性再好,也难以避免经输血传播疾病发生的危险.为杜绝传统采血袋采血留样错误及隐患,确保采血留样的准确性,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月英 《心理医生》 2017年23卷19期 168-169页
【摘要】 目的:对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4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以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采集静脉血液,对照组以普通促凝采血试管采集静脉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庆云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17期 379-380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类型贮血试管对检验生化结果的影响,探讨对检验生化结果影响较小的贮血条件.方法:采集180名门诊健康体检人员静脉血20ml,分别装入塑料管、玻璃试管、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和普通抗凝管,比较不同类型试管的生化结果.结果:血生化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维家 王永安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03年21卷3期 171-1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采用一次性塑料试管,常使血液凝固时间延长.这是因为疏水性的塑料试管与血液接触时,激活凝血因子XI、XII的能力非常弱[3],采血后2 h纤维蛋白凝块容积率仍在80%,表明血液没有完全凝固,一般需要3~4 h才能达到血液完全凝固.因而急...
【关键词】 血液促凝球;血清分离胶塑料采血器;玻璃试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珍 曾书琴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36卷3期 476,498页
【摘要】 目的:为了避免底座不稳,易打翻的缺点,防止试管标本破损,保证标本转运安全.方法:设计制作一种改进的试管架,在试管架底部的下层板四角打4个孔径为4.5 mm的小孔,用螺母安装4个硅胶吸盘,吸盘直径为32 mm,螺丝直径为4 mm,长度为8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