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4
- 3
- 1
- 14
- 1
- 1
- 1
- 1
- 12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金邵华 李一民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0年26卷2期 271-27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隐性唇裂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5例单侧隐性唇裂患者采用改良唇裂修复术进行手术治疗,C瓣中的肌肉向外旋转与鼻翼基底的口轮匝肌缝合,为了恢复唇弓的对称性,患侧唇峰上方设计三角形皮瓣.结果:25例患者中,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唇...
【中文期刊】 石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13卷5期 273-275页 ISTICCA
【摘要】 隐性唇裂是唇裂中最轻微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基础是口轮匝肌的断裂和移位、鼻唇肌肉张力带的破坏.隐性唇裂的修复重点是口轮匝肌连续性的恢复和唇鼻肌肉张力带的重建.传统的开放式隐性唇裂修复术留下的上唇部瘢痕影响美观,目前的手术已趋向于采用口内切口.隐...
【中文期刊】 童海洲 赵振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年25卷2期 114-116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隐性唇裂是先天性单侧唇裂畸形中最轻的一种类型,也称为顿挫型、微小型、先天自愈型或伪匿型唇裂.目前,国内外对于隐性唇裂的概念尚没有完全标准化.1938年,V Veau首次按照单侧唇裂的严重程度,从完全性唇裂到微小型唇裂进行描述,并将第一...
【中文期刊】 朱镇森 廖晓丽 等 《海南医学》 2012年23卷5期 58-5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伴有隐性唇裂的双侧不对称性唇裂的手术修复方式.方法 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我中心共完成了125例双侧唇裂修复,从中筛选出18例双侧不对称性唇裂,其中有6例伴有隐性唇裂.6例中有3例行一次性手术,即将两侧裂隙分别按照单侧...
【中文期刊】 成铤 刘坤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6年15卷5期 557-558,中插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隐性唇裂的新方法.方法:按改进的Millard法设计切口,沿白唇切迹全层切开皮肤,应用患侧唇上端形成一组织瓣插入健侧下降后形成的鼻小柱下方的缺损内;将口轮匝肌解剖复位,再造人中嵴;游离并悬吊固定患侧鼻翼软骨.结果:本组共1...
【关键词】 隐性唇裂; 改进; MillardⅡ式法;
【中文期刊】 高明 陶永炜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36卷6期 377-38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隐性单侧唇裂的分类、个性化治疗方法及唇、鼻部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2例单侧隐性唇裂患者,基于唇部亚解剖单位的畸形程度分类,根据分类行个性化治疗,对比术前及拆除缝线时唇、鼻部的对称性.结果 唇高及唇峰点处红唇厚度术后的对称性较...
【中文期刊】 尹宁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年35卷1期 1-5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临床上由于对隐性唇裂的发生机制认识不足,在治疗方面倾向于采用唇裂的一般治疗思路进行“肌肉解剖复位”,修复效果常常与患者预期相距甚远.作者根据十余年来对唇隐裂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系统阐述了唇隐裂的肌肉错构特征,解释了唇隐裂令人困惑的临床表...
【中文期刊】 董晨彬 李军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年35卷1期 28-30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唇鼻肌肉张力带理论修复隐性唇裂人中结构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隐性唇裂患儿,共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60个月.按不同肌肉重建方法分为2组,肌...
【中文期刊】 李俊霞 郭敬松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23卷5期 322-324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小切口修复隐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白唇、红唇交界区域设计三角形皮瓣,结合口腔内黏膜切口入路,在恢复患侧唇峰、唇珠结构的同时,一次性完成口轮匝肌功能性重建、人中嵴的成形和鼻翼畸形的纠正.结果 8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鼻...
【中文期刊】 吕洋 尹宁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26卷5期 456-458页 ISTIC
【摘要】 隐性唇裂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唇裂,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但是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对其发生机制认识不足,因此隐性唇裂的分类和术式纷繁多样,无明确规范和指南。随时间推移,手术切口趋向更为隐蔽、局限,手术目标也从单纯的形态修复向功能重建方向转化。唇鼻肌...
【学位论文】 作者: 翟俊雅 导师:尹宁北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外科学(整形)(博士) 2022年
【摘要】
研究目的:
1.1基于病理性肌肉关系提出单侧隐性唇裂分类新方法。
1.2建立动物肌肉组织损伤后纤维化修复模型并评估造模效果。
1.3探究金属基质蛋白酶-12(MMP12)于肌组织纤维化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发生发展...
【学位论文】 作者: 石冰 导师:王永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外科学(整形)(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探讨隐蔽切口修复成人隐性唇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经隐蔽切口修复成人隐性唇裂。对20例成人隐性唇裂患者行修复手术,经口腔黏膜切口显露断裂的口轮匝肌,修复口轮匝肌,重建鼻唇部肌张力线组。根据肌张力线组理论,对鼻底的鼻唇肌(...
【中文期刊】 方柏荣 王友彬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9年20卷7期 429-43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测耳后真皮脂肪的组织学特点,并探讨其在唇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从11具成人新鲜尸体上获得上唇、耳后以及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标本,并比较这些区域组织结构的差异,包括表皮、真皮厚度与结构、真皮内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细胞数量以及皮下脂肪结构...
【会议论文】汤晓雨 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唇隐裂修复术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评估该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效果.材料和方法:本组患行均为"微笑列车"唇裂免费手术病人,共17例,男11例,女6例;其中5例伴有同侧牙槽嵴裂,3例伴有不完全性腭裂: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2岁.对...
【关键词】 隐性唇裂;
【会议论文】汤晓雨 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唇隐裂修复术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评估该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效果。材料和方法:本组患行均为"微笑列车"唇裂免费手术病人,共17例,男11例,女6例;其中5例伴有同侧牙槽嵴裂,3例伴有不完全性腭裂: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2岁。对...
【外文期刊】 Lees MM ; Kangesu L ; 等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A》 2007年143卷24期 3290-3294页 SCISCIEMEDLINE
【中文期刊】 汪云 朱文丽 等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年20卷1期 23-26页 ISTIC
【摘要】 目的 为探讨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小伴腭裂的遗传方式,对其高发家系进行遗传学研究. 方法 采用分离分析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分析法对37个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高发家系进行分析. 结果先证者的亲属患病率分别是一级亲属为29.89%(26/87...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 单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
【中文期刊】 纪颖 郑晓瑛 《现代预防医学》 2011年38卷2期 267-269,272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贫困地区出生缺陷经济负担及其特点. [方法]采用结构武访谈的方法,选择来自贫困地区的唇腭裂患者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例. [结果]单纯唇裂或腭裂的患者平均经济负担为4 887元,直接医疗负担占的比重51%.但变异系数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