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
- 22
- 67
- 1
- 1
- 48
- 18
- 16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发科 王翠翠 《动物分类学报》 2011年36卷3期 561-563页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了中国毛角隐翅虫属Trichophya Mannerheim 1新种,片口毛角隐翅虫Trichophya piankou sp.nov.;首次提供了细点毛角隐翅虫Trichphya tenius Zheng的雄性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发科 刘晶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11年36卷4期 871-876页ISTICCSCDBP
【摘要】 报道中国四川巨须隐翅虫属Oxyporus Fablicius,巨须隐翅虫亚属subgenus Oxyporus的5个种,其中包括2新种,美姑巨须隐翅虫Oxyporus(Oxyporus) meigu sp.nov.和闫氏巨须隐翅虫O.(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发科 杨鹤 《动物分类学报》 2011年36卷4期 877-881页ISTICCSCDBP
【摘要】 报道中国云南巨须隐翅虫属Oxyporus Fablicius和巨须隐翅虫亚属subgenus Oxyporus的4个种,其中包括2新种,玉龙巨须隐翅虫Oxyporus(Oxyporus)yulong sp.nov.和李氏巨须隐翅虫O.(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发科 李玉杰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10年35卷2期 290-299页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中国巨须隐翅虫属 Oxporus Fablicius 6新种,其中,刘氏巨须隐翅虫 Oxyporus(Oxporus)liuae sp.nov.,狭巨须隐翅虫O.(O.)angustatrs sp.nov.,二郎山巨须隐翅虫O.(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旺 梁鸿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 140-143页
【摘要】 在对广东省七娘山自然保护区的隐翅虫资源调查中,发现了两种广东省新记录种:阿氏梨须隐翅虫Oedichirus astoni Rougemont,2017和莱氏环腹隐翅虫Procirrus lewisii Sharp,1889,对其主要分类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佳 汤亮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09年34卷3期 481-484页ISTICCSCDBP
【摘要】 描述了采自中国陕西省1新种,周氏出尾蕈甲Scaphidium zhoushuni sp.nov.,采自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中国1新纪录种Scaphidium dureli(ACHARD),1922,并给出了上述2种的整体图和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彩云 周红章 《动物分类学报》 2006年31卷1期 168-172页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虎隐翅虫属Stenus简隐翅虫亚属Hypostenus 2新种:Stenus(Hypostenus)oligochaetus sp.nov.和S.(Hy.)polychaetus sp.nov..新种标本均采自中国云南省.本文提供了新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章 《动物分类学报》 2003年28卷1期 5-12页ISTICCSCDBP
【摘要】 讨论<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简称<法规>)关于种级单元异物同名的处理及相关规定.以斧须隐翅虫亚科Oxyporinae的同名问题为例,笔者分析了属级单元名称变动对种级单元同名关系的影响.一些古老的属级单元有很长且比较复杂的分类历史,深入分析可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彩云 周红章 《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 2004年11卷3期 235-23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铠甲属一新种,微齿铠甲Micropeplus dentatus,sp.nov.,新种采自浙江省镇姚.新种鞘翅具两条盘脊,体表无刻点,但具革质刻纹,属于tesserula group.这是该类群在我国的第一次纪录.新种与日本种Microp...
【关键词】 tesserula group,微齿铠甲,新种,铠甲亚科,隐翅虫科,中国;Micropeplus tesserula species-group;Micropeplus dentat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发科 邱光辉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13年38卷1期 100-103页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中国四川巨须隐翅虫属Oxyporus Fabricius 1新种,拟狭巨须隐翅虫Oxyporus(Oxyporus)simlangustatus sp.nov.,提供了它的体形、第8腹板和雄性外生殖器的彩图和线条图.这个种采自四川马边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发科 闫香慧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13年38卷2期 303-306页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中国四川寡节隐翅虫属Micropeplus Latreille 1新种,肖氏寡节隐翅虫Micropeplus xiaoae sp.nov.,提供了它的体形、头部、前胸、鞘翅、后胸腹板,腹部第3~7背板、第8腹板和雄性外生殖器的彩图.新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香慧 李玉杰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12年37卷2期 341-344页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中国离鞘隐翅虫属1新种,二郎山离鞘隐翅虫Platystethus erlangshanus sp.nov.,记录本属的4个已知种,沙离鞘隐翅虫Platystethus arenarrivs(Geoffroy),1785,天离鞘隐翅虫P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发科 王翠翠 《动物分类学报》 2012年37卷4期 763-766页ISTICCSCDBP
【摘要】 报道中国粪隐翅虫属的3个种,记述1新种,新疆粪隐翅虫Coprophilus(Zonyptilus)xinjiangensis sp.nov.,首次记录分布中国大陆的2个种,奇异粪隐翅虫C.(Z.)difformis Smetana和台湾粪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凯 周红章 《动物分类学报》 2011年36卷1期 12-19页ISTICCSCDBP
【摘要】 在野外调查和过去已发表的所有文献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中国虎隐翅虫亚科的分布图和区域相似性.在中国共记录了虎隐翅虫哑科昆虫291种,分别隶于2属(束毛隐翅虫属98种,虎隐翅虫属193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虎隐翅虫亚科区系可分成4个区域(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费旭东 导师:周红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本论文简述隐翅虫亚科、隐翅虫族、菲隐翅虫亚族及菲隐翅虫亚族中国区系20属的发展历史。根据最新菲隐翅虫亚族的研究,阐述伊里隐翅虫亚族Erichsoniina,尹隐翅虫属Eccoptolonthus,敏捷隐翅虫属Philonthobleri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林菲 导师:周红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本论文对中国颈隐翅虫亚科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颈隐翅虫亚科隶属于鞘翅目隐翅虫总科,世界分布53属2159种,中国14属241种。
本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以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为重点,综述颈隐翅虫亚科分类系统的演变历史。第二章介绍研究材料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晓彬 导师:李利珍 上海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前角隐翅虫亚科 Aleocharinae隶属于鞘翅目 Coleoptera、隐翅虫总科Staphylinidea、隐翅虫科 Staphylinidae。前角隐翅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它们的生境十分多样。前角隐翅虫的大多数种类都靠捕食小型节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邹思思 导师:周红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论文对中国筒隐翅虫亚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筒隐翅虫亚科Osoriinae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隐翅虫总科Staphylinoidae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是隐翅虫科中较大类群。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玺 导师:周红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本文首先对隐翅虫亚科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然后结合该亚科的进化历史,对隐翅虫阳茎形态变化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接着基于宽松分了钟模型,对隐翅虫的起源与分化时间进行推断,最后对隐翅虫各主要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起源与分化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