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8
- 17
- 3
- 59
- 19
- 14
- 11
- 7
- 112
- 58
- 18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孟凡栋 汪诗平 等 《广西植物》 2014年2期 269-275,2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和高寒草地的变化趋势,阐述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水、热过程及其诱导的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过程包括:气候变化对气候带、植被带、植物、植物群落、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格央 《西藏科技》 2006年4期 50-51页
【摘要】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000m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研究结果表明,本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量石油燃料的燃烧、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森林砍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也使青藏高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 付雪婷 等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04年25卷2期 92-94,封四页CA
【摘要】 通过对青藏高原气候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青藏高原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寻找青藏高原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利弊,得出青藏高原气候总的说有很多不利影响,但在一些特殊地区的特殊气候却很适宜人的生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并建议久居高原者可以通过一定的养生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光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3期 83-85页
【摘要】 为了适应西部开发和青藏铁路西进,本文对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青藏高原气候与高原(山)病情况做了概述,以了解高原(山)病的地域流行学,掌握高原各地区的气候等特点,对高原医学研究和高原(山)病防治有指导意义,有助于高原医学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生梅 杨路遥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353-3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原是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高海拔牧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敏感.在青藏高原跨经纬度带开展草地植物群落调查和采样,测度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计算采样地月均气温和月均降水气候因子的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躲萍 姚斌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8期 4046-40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波文比(β)表征陆面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能反映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平衡和分配过程,是植被变化的生物地球物理效应研究的热点.选择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区,基于全球尺度双源遥感蒸散发模型ARTS(air-relative-humidity-b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金霞 赵文武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6934-69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原碳储量丰富,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碳汇"功能.总初级生产力(GPP)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参数.因此,进行青藏高原植被生产力变化的研究可以加深对该地区植被碳储量预测及碳循环过程的理解,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和高原绿色发展提供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丽媛 神祥金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5期 2115-21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沼泽分布区,该地区草本沼泽对于东亚生态安全及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反映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能够显著影响植被NPP.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NPP的时空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彦强 张亮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8期 8196-8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增强,濒危物种灭绝趋势明显增加.保护青藏高原地区濒危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乔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了青藏高原代表性的14个珍稀濒危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分布进行了建模和丰富度分析,并对适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驭丹 李帅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4期 1671-16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正经历着广泛而深远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对当地物种的物候及分布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猪毛蒿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优势物种和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物种,青藏高原东缘是其重要的分布区域之一,然而其物候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目前我们尚不清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子谦 徐增让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317-33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30年来,羌塘高原野牦牛(Bos mutus)种群数量虽缓慢恢复,但仍为野生有蹄类中仅有的易危物种.由于其对人为活动规避明显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和质量数据仍很匮乏.把野外调查与最大熵(Maxent)、土地利用模拟模型(F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源 葛碧妍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2期 10001-100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放牧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发生了复杂、深刻且剧烈的变化.青藏高原放牧地复合生态系统面积约占全国此类生态系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它对气候变化极度敏感,同时又是少数民族牧民的主要聚居区.因此,该生态系...
【关键词】 青藏高原;牧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邦 欧阳熙煌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2期 10119-10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叠加食草野生动物和人类需求驱使家畜牧食的放牧草地碳循环是食草动物-草地植物-土壤耦合系统吸收、储存和释放碳的过程.食草动物通过牧食、踩踏和粪尿归还等途径影响草地碳循环过程,但其发挥促进碳吸收和增加碳汇的正效应还是促进碳释放的负效应,仍然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倚浩 阎建忠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6期 2180-2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原是中国湿地分布最多的区域,其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梳理了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主导不同类型湿地变化的气候因素有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亮 刘丽男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期 744-7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几十年中随着全球气候环境变化,青藏高原处于变暖变湿过程之中,植被生长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卫星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采用增强回归树模型(BRT)定量分析了1982—2015年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程浩 龙主多杰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4期 10345-103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预测紫堇属植物的潜在适生区有利于认识气候变化对紫堇属植物分布的影响,对制定紫堇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紫堇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对1910个紫堇属植物分布点和22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娟娟 信忠保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1期 4515-45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永久冻土逐渐退化,并增加了季节性冻土的面积,但对冻融侵蚀时空变化还缺乏系统的认识.通过权重法对年冻融日循环天数、日冻融相变水量、植被覆盖度、年均降雨量、坡度和坡向 6 个冻融侵蚀因子进行赋权,分析青藏高原 200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卓然 李小雁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1期 8816-88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木本植物扩张或灌丛化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青藏高原发生了大规模的木本植物扩张.然而木本植物在青藏高原扩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局地地表温度(LST)如何影响尚不清楚.基于MODIS 土地覆盖产品识别出青藏高原木本植物扩张的空间分布,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滢 李周园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2期 8941-89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40年间,青藏高原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亟需对其生态系统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定量的解析.本研究利用1980年至2018年间8期遥感解译土地利用与覆被数据,将青藏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秋生 温璐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2期 8985-89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物种分布范围变化甚至导致物种灭绝.为了解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旗舰种和濒危种-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的潜在分布区影响,收集了316个藏羚羊实际点位分布数据和70个文献点位分布数据与温度季节性变化(B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