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
- 1
- 21
- 14
- 2
- 1
- 1
- 23
- 23
- 10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茜 刘靖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16卷8期 93-9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管理对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作用.方法 北京市第二医院于 2016 年 1 月重新修订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管理制度》.2020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作为初期实施组,共接报护理不良事件 215 例;202...
【关键词】 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医疗风险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永梅 《护理研究》 2018年32卷12期 1891-189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了解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为制定和改善病人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1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总体积极反应率为56.71%;不良事件上报率为3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宁 陈艳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53卷2期 223-224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8年5~7月的230例患者与2018年8~10月的235例患者分别进行传统护理管理与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护理满意以及不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伟娟 朱冬敏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1卷14期 224-22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内科非惩罚性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8年12月底起构建并全面实施非惩罚性护理安全文化,强化"四层"管理体系与职能,选取2018年1—12月医院原有的不良事件上报情况与2019年1—12月实施非惩罚性护理安全...
【关键词】 非惩罚性护理安全文化;护理不良事件;不良事件上报态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丽君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18期 143-144页
【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使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开展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上半年针对护理人员工作期间的各项护理不良事件未做上报管理,下半年采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加强不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 倪娟 等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1期 90-91,9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提高护士对压疮管理的满意度具有明显效果。方法将某医院2012年1-12月未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年实施该制度的作为实施组。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宁 《家庭医药》 2018年10期 353-354页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不良事件非惩罚管理体系与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性.方法: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上报程序,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鼓励主动上报,建立激励机制;护理部及科室分析原因,寻找可能的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书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12卷16期 73-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方法 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非惩罚性报告制,注重关键点管理.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护理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32卷3期 145-14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效果.方法 分析比较我院产科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避免率.结果 实施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避免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岑莉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33卷22期 122页
【摘要】 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在我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现代管理知识水平;改变临床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误区;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在规范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的基础上科学推进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分析制度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霞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年9期 184-18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前后时间段分为2组,2011年6月~2011年12月为实验前,2012年1月~6月为实验后,比较2组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情况和发生例数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素均 《养生保健指南》 2022年1期 125-127页
【摘要】 目的:研究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开始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上报程序,对于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者个人,通过不公开、非惩罚性的处理原则,鼓励出现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者个人主动上...
【关键词】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爱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36卷4期 512-5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本院引进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比分析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蓉 左雪花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27卷23期 84-85页
【摘要】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于2018年1月起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将2017年7~12月设为实施前,2018年1~6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不良事件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前共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戎靖 《特别健康》 2019年32期 25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在我院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临床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识误区,实现"错误"经验信息资源共享.科学推进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保障护理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建立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美玲 王芳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27期 3228-3230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282例非惩罚性网络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了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定对策,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网络上报的282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护理不良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素华 吴汉玉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19卷5期 575-57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手术室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管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将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后的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琴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年26卷5期 196-197页
【摘要】 目的:探究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急诊科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廖春艳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对本院住院患者引进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比分析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非...
【关键词】 医院管理 ; 压疮管理 ;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