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
- 5
- 5
- 1
- 1
- 1
- 16
- 14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雨晴 夏菁 等 《微生物学报》 2023年63卷2期 700-7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二硫键形成蛋白编码基因dsbG缺失株和回补株,探究该蛋白在酸耐受和鞭毛介导的运动性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单增李斯特菌dsbG缺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惠芳 黄健 等 《医学综述》 2022年28卷14期 2711-2716页ISTICCA
【摘要】 鞭毛运动是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一种运动方式,其运动表型由细菌的遗传特性和生存环境共同决定.细菌可借助鞭毛运动建立优势生态位,在致病菌感染及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介导细菌黏附、趋化、定植、侵袭,促进细菌生长.依据运动方式不同,鞭毛运动可分为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争林 王嘉福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52卷3期 1323-1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前期转录组学研究提示RNA聚合酶σ因子W(sigma factor W,SigW)和反σ因子W(anti-sigma factor W,RsiW)可能参与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锰胁迫应激途径.[目的]研究...
【关键词】 沙福芽孢杆菌;sigW和rsiW基因敲除;鞭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贤帆 刘部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5年45卷6期 453-4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构建创伤弧菌 rpoN基因敲除株(Δ rpoN)及回补株(CΔ rpoN),分析 rpoN基因对创伤弧菌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创伤弧菌Δ rp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东洋 王璐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5年41卷1期 117-1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鞭毛作为细菌主要的运动器官,是细菌表面重要的蛋白质结构,在细菌运动、趋化性、致病性以及环境感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细菌显微追踪技术的发展以及鞭毛可视化工具的开发应用,鞭毛新的运动形态和在细菌生理活动中更加详细的功能作用被逐步发现.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任峰 何启盖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5年32卷6期 124-1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约半数的杆菌、极少数球菌和所有的螺旋菌及弧菌都有鞭毛.鞭毛与细菌的运动有关,并在感染与免疫以及分类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细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细菌鞭毛的结构以及它在细菌致病性和免疫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加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前川 《医学综述》 2010年16卷20期 3057-3059页ISTICCA
【摘要】 生物膜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方式,生物膜所致的高度耐药性已经越来越威胁到人类健康.鞭毛在生物膜形成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医学界广泛接受,普遍认为鞭毛的运动性与生物膜的形成能力成正比.然而,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细菌的鞭毛都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在环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萌 黄升泉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2年49卷5期 1832-18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鞭毛是着生在很多细菌体表的细长弯曲丝状物,作为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是微生物学中研究最深入的生理系统之一.细菌可以通过鞭毛运动更好地适应栖息环境,并在环境条件不利时及时逃离.此外,鞭毛运动对于有害细菌或者有益细菌在宿主表面的定殖、生物膜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洋洋 王权 等 《微生物学报》 2021年61卷12期 3937-395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Ⅵ型分泌系统(T6SS)是细菌的一种毒力因子分泌系统,通过分泌蛋白参与调控细菌的环境适应性和毒力.副溶血弧菌具有两个T6SS系统(T6SS1和T6SS2).[目的]前期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到副溶血弧菌T6SS1相关的分泌蛋白,本文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姝 王琦 等 《菌物学报》 2021年40卷2期 282-2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黏菌作为真核生物"树冠"中的原始类群,是研究真核生物演化模式的重要分支.本文通过对黏菌在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生物学特征、行为与相关发育机制综述,展现了黏菌多样的细胞发生模式.通过对黏菌与变形虫门其他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阐述,比较了各类群间的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莉 祝艺然 等 《微生物学报》 2020年60卷11期 2511-25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试验旨在构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F缺失株和互补株并研究其在细菌运动和鞭毛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得到gshF缺失株后,测定野生株及缺失株的运动性和体外生长能力;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文静 吴茂森 等 《微生物学报》 2009年49卷1期 32-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文的目的为阐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gae pv.oryzae,简称Xoo)核苷酸信号途径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对推导的信号受体蛋白Clpxoo进行了基因克隆、序列分析、缺失突变和互补及其相关表型的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明明 董莉真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46卷11期 1370-1374,1408页ISTICCA
【摘要】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主要病原体.黏附定植是其致病的先决条件,Hp感染人体后先利用尿素酶中和胃酸,再通过鞭毛的运动性和趋化性泳动,进而适应环境,最后通过外膜蛋白黏附于胃上皮细胞.一些外膜蛋白具有转运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婷 李宏 等 《生物学杂志》 2022年39卷4期 28-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I型RM系统甲基转移酶基因hsdM对维氏气单胞菌运动性的影响,研究构建hsdM基因敲除的维氏气单胞菌突变株ΔhsdM,并探究该基因敲除对维氏气单胞菌生长、运动能力及鞭毛基因表达的影响.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ΔhsdM菌株的生长速率在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莉 陈凯风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3年54卷12期 5207-5217页
【摘要】 旨在研究环二鸟苷酸(c-di-GMP)通路代谢基因STM1827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的调控及其相关生物学功能.首先通过测定c-di-GMP水平分析STM1827对c-di-GMP合成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生物被膜及运动性等试验分析STM18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静雅 郭强强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年34卷1期 1-5,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缺失了flaA基因编码的鞭毛蛋白对LM90 SB2的毒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LM90 SB2的flaA基因突变株,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运动性试验、BF形成能力以及LD50的测定来探究缺失flaA基因后对LM90...
【关键词】 绵羊脑炎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M90 SB2;鞭毛基因;鞭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琳琳 导师:高海春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在翻译结束之后,许多蛋白必须经过适当的修饰才具有其生物学功能,糖基修饰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尤其对鞭毛丝亚基蛋白而言。在许多致病菌株中,鞭毛丝亚基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是关于Shewanella oneidensis这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桂 陈雅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年24卷8期 768-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Bb)是人和哺乳动物回肠末端及大肠内最主要的生理性菌群,是革兰氏阳性菌,形态多样,可呈V字、Y字、弯曲状、球拍状、棍棒状、球杆状甚至球状,最适pH为6.7~7.0,最适生长温度为36℃~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世龙 侯浩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6年26卷5期 68-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主要叙述了细菌的运动性及其在致病(初期)过程中的作用原理.细菌的运动性主要是靠鞭毛的旋转驱动的,可分为游泳运动性和爬行运动性2种方式.编码运动性和趋化性的基因大部分位于染色体上,但也有少数位于Ti质粒上.细菌的运动性、趋化性具有重要的病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延 丁雪燕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年41卷6期 649-653页
【摘要】 鞭毛是位于细菌表面的长螺旋形可旋转附属物,长约10 μm,主要与细菌的运动有关.鞭毛的驱动力是许多细菌病原体的重要毒力特征,并且是建立感染所必需的.感染发生后,鞭毛有利于细菌到达侵入部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