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1
- 21
- 1
- 11
- 10
- 7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位伟 侯华丽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8年14卷2期 84-8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平板试验、潘生丁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活动平板试验,心率达到次极量级水平,按二阶梯运动试验的方法记录心电图.潘生丁试验,潘生丁0.50~0.75 mg/kg溶于5%葡萄糖液20 ...
【关键词】 冠心病; 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中文期刊】 贠海雁 申岩 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23卷1期 17-2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拟诊冠心病的男性患者82例,入选病例全部行冠状动脉造影,且造影前或后1个月行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和平板运动试验,观察对比直径法确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
【关键词】 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平板运动试验; 男性;
【中文期刊】 邓必俊 董朝辉 等 《心电学杂志》 2006年25卷1期 16-19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不典型胸痛患者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96例中老年患者分为不典型胸痛50例(A组)和典型胸痛46例(B组),均接受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与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阳性...
【关键词】 中老年; 不典型胸痛; 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中文期刊】 邓必俊 陶星法 等 《临床医学》 2006年26卷5期 5-8页 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非典型胸痛患者无创性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13例中老年胸痛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5例(A组),非典型胸痛58例(B组),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和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
【关键词】 中老年; 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危险因素;
【中文期刊】 李洁琪 蔡运昌 等 《心电学杂志》 2003年22卷1期 13-15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心率校正ST段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5例正常对照组和38例冠心病组患者的试验结果,测定每一时点心电图ST段压低值,计算最大ST/HR斜率和△ST/HR指数,并比较其与传统ST段压低标准...
【关键词】 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最大ST/HR斜率; △ST/HR指数;
【中文期刊】 王波 王晓荣 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年29卷2期 174-17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QT离散度(QTd)在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时是否随着心肌缺血的诱发而增大.方法:分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负荷试验前、负荷试验中最高心率时、负荷试验后即刻和2 min的QTd.结果:冠心病组调搏最高心率时、调搏后即刻...
【中文期刊】 雷长城 李千青 等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1卷4期 404-40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简称食管负荷试验)时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的42例患者先后行负荷试验及Judkins法冠脉造影;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4例)、冠脉正常组(18例)...
【中文期刊】 李健豪 宋明才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10期 1777-177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在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0例有胸痛或胸闷症状临床怀疑心绞痛但常规心电图无明显心肌缺血表现者,先行TEAP,30min后静脉使用多巴胺10μg/(kg·min),当血压达到稳定后,...
【中文期刊】 胡金兰 刘植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2年31卷8期 761-762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象和方法1对象诊断为肺心病的患者120例,年龄50~70岁,其中60岁以上的112例,占93.3%,男105例,女15例.诊断均符1977年我国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
【中文期刊】 蔡运昌 李洁琪 等 《贵州医药》 2002年26卷7期 581-58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QTd及心率调整QTd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1例典型心绞痛患者(AP组)及55例正常人(对照组)作TEAPT,测算静息、峰值QTd(QTdr、QYdp)、△QTd△HR指数(IQTd)...
【中文期刊】 蔡运昌 李洁琪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17卷7期 293-29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心率(HR)调整QT离散度(QTd)变化指标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前后1周内作TEAPT,测定静息及负荷峰值的QTd、校正QTcd(QTdr、QTc...
【中文期刊】 刘兰 蔡运昌 等 《贵州医药》 2001年25卷10期 877-87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QRS延长指标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研究对象在作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前后1周内进行TEAPT并测定V5导联静息QRS间期(QRSr)、负荷峰值QRS间期(QRSp)及12...
【中文期刊】 柳桂娥 蔡运昌 等 《贵州医药》 2001年25卷2期 99-10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QTd变化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研究对象在作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一周内进行TEAPT,记录试验前及试验峰值末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定静息及负荷峰值的QTd、QTd(QTdr、QTc...
【中文期刊】 蔡运昌 李洁琪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年10卷3期 138-141页 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心率调整QTd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研究对象在作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一周内进行TEAPT,记录试验前、每级起搏末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定每一时点心电图的QTd、QTcd值,计算QT...
【中文期刊】 李洁琪 蔡运昌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17卷5期 231-232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1980年Elamin等报道了运动试验中与心率(HR)变化相关的ST段压低变化指标--最大ST/HR斜率能准确检测冠心病(CHD),以后的许多研究〔1〕结果均表明,运动负荷试验中HR校正的ST段改变指标包括最大ST/HR斜率、△ST/H...
【中文期刊】 吴茂源 牟宗利 等 《山东医药》 2000年40卷22期 35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1997年以来,我院对临床诊断冠心病及临床"健康人"共39例进行食管调搏负荷试验,并同期进行活动平板负荷试验作对照,以探讨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冠心病患者21例,男13例...
【中文期刊】 斯一夫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年10卷3期 214页
【摘要】 <篇首> 本文通过31例同时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食管心房心脏负荷实(TEAP).重新评价TEAP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显示TEAP实验对冠心病的特异性为92.7%,敏感性为64.7%.
【中文期刊】 王明空 李春生 等 《心脏杂志》 2002年14卷1期 58-6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潘生丁试验(DP-ECG)及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复合试验(TRAS-DP-ECG)前、后心电图ST段、校正QT间期(QTc)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以评价TRAS-DP-ECG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50例冠心...
【关键词】 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复合试验; 冠状动脉疾病; QT间期离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