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3
- 27
- 2
- 1
- 1
- 1
- 6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梁慧 《医药前沿》 2015年25期 361-362页
【摘要】 中医药膳是指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具有养生、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它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渐积累形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将不同药物与食物经过合理地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色、香、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晨美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4卷11期 153-154页
【摘要】 中医中药与食疗保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与骄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药膳食疗的应用特点和应用原则是我们的祖先和当今学者对食疗最好的总结和概括.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中华营养药膳将会成为未来健康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小勇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 2019年
【摘要】 药膳食疗是中医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治未病"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述了药膳食疗的发展以及四季养生原则,展望了未来海南药膳食疗的发展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如辉 09’中国北京首届世界药膳养生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本文从“对于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对药食色、味作用及其与脏腑关系的认识”、“有关饮食之于健康所具双重作用的认识”以及“食疗原则”四个方面阐述了《黄帝内经》的食疗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占文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2008年
【摘要】 体质,即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本文仅从平和、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几种浅谈饮食和药物的调理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晓 王河宝 《江西中医药》 2023年54卷12期 6-7页CA
【摘要】 旴江医家饮食养生源远流长,既与旴江流域的物候关系密切,又有着深厚的医药养生文化背景.从旴江医家的饮食养生文化背景、饮食养生原则、饮食养生特点概述其饮食养生思想,以飨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力恒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43期 190-191页ISTICPKUCA
【摘要】 从《黄帝内经》理论中传统中医养生的视角,阐述了夏季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特点.对于夏季养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①《素问·调经论》以阴阳平和、充盛形体、三部九候之脉一致为健康的表现.其养生原则包括3个:从欲快志、恬淡虚无、四气调神.②夏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燕平 黄岑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7期 1787-1788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中医药膳是指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具有养生、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它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渐积累形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养生保健事业的需要,由此而来的中医药膳之需求大大增加.然而药膳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雪萍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6期 269-270页
【摘要】 唐代是食疗的大发展时期,孙思邈的《千金·食治》是首个食物疗法专篇,随后的《食疗本草》对此进行扩展和补充,以其师的文本形式为基础,吸取农书和医药典籍中的经验,形成众多食疗方剂,集食宜,食忌和食方于一书,提倡未病先防、食疗为先的饮食养生原则和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祖光 侯红平 《中国现代中药》 2015年17卷12期 1233-1236页ISTICCSCDCA
【摘要】 在2015年以前,保健食品在进入市场前须进行科学的技术审评和官方的注册批准,保健食品申请资料包括功能评价,安全评价,稳定性测试,质量控制等相关资料.如有必要,还需要临床研究进一步证明其效果和安全性.根据2015年全国人大颁布的“食品安全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兆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26卷6期 57-58页
【摘要】 药物养生是利用某些具有补益性的药物和食品补充人体所缺乏的物质,以提高人体的抗病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林 姚海玢 《家庭医药》 2018年9期 169页
【摘要】 1 春季的饮食原则春季的饮食调摄也应当遵循前述春季养生的总原则,即:养阳气,助阳升发;避风寒,清解郁热;养脾胃,疏肝健脾.温补阳气,助阳升发 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守《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就是说,春天人体的阳气应该与自然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铭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7卷9期 1022-1023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药膳作为中华医学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结合点,是中华文化几千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瑰宝,可以使人们在品尝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的同时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中外人士的欢迎,但药膳在制作和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军 薛燕星 《北京中医药》 2010年29卷8期 590-591页ISTIC
【摘要】 蒲辅周先生为擅治外感热病的大师,薛伯寿教授为其入室弟子,得其真传.薛师强调治疗外感热病应知患者体质有异,如病随体异,阳盛之体,感寒易热化;阳不足之体,感温亦寒化.儿童及老年人体质各有特点,用药及养生食疗亦当有别;温邪为本,兼夹为标,温病常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远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6卷1期 22-23页ISTICCSCDCA
【摘要】 主要探析了<养生四要>中的养生思想.该书提出了寡欲、慎动、法时、却疾是养生学中的四个重要方面.大体上概括了保精气、节饮食、调情志、法阳阴、治未病、防药毒等多个养生原则与方法,对于中医养生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8卷5期 127-128页ISTICCA
【摘要】 <遵生八牋>,其中专设"饮馔服食牋",所载内容极为丰富.分别论述了饮食养生的原则,各种饮食物的效用、制作方法,并对某些药物的炮制、效用、服法做了精辟论述.说明饮食不节对人身造成的危害,养生防老抗衰方面有所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克华 李秀华 《中医药信息》 2006年23卷3期 25-26页ISTIC
【摘要】 中医学对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基本治疗原则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中医扶正固本对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增强体质、调整机体不足以及改善机体的阴虚状态均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立坚 罗春燕 《海峡药学》 2017年29卷9期 231-233页
【摘要】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与食物结合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为目的 的一门实用科学.数千年来对保障人的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药膳起源与发展;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子豪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29期 361-362页
【摘要】 养生是我国的古老传统,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其中通过饮食调理脾胃进行养生的方式应用较为广泛,也较为有效.基于此,本文以冬季与脾胃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分析养生的误区以及冬季饮食调理脾胃的养生方法,包括养生原则、可选食物以及相关禁忌等,最后通过结合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律伸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24期 347-348页
【摘要】 中医食疗养生理论以为中医药理论基础.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体质学说,分形经络说等.遵循五味调,饮食有节,寒温中适,因人而宜的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