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3
- 1
- 17
- 3
- 1
- 8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英侠 王静 等 《中国针灸》 2007年27卷7期 521-5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学机制.方法:40只12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分别在造模术后的3 d、3个月开始针刺.取"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自新生SD大鼠四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志苇 黎健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6年12卷4期 381-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乐力组和埋线乐力组进行临床治疗6个月,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腰2-4、左髋部骨密度值,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亚莉 金建军 等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2期 87-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按计算器随机数字发生法,随机分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盖天力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疼痛积分的变化.结果:针刺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霞 周琳瑛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18期 3546-354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强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进行骨密度、骨强度及超微结构的检测.结果:与同期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骨丢失率为13.7%,雌二醇组为5.2%,针刺组为6.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仪 郭元琦 等 《中国针灸》 2004年24卷11期 744-7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温针和钙剂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大椎、足三里、肾俞、关元俞,隔日温针并服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仅服钙尔奇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
【关键词】 骨质疏松,绝经后/针灸疗法;温针疗法;骨密度/针灸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红 《中国针灸》 2003年23卷1期 15-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影响针灸疗效时间因素之一的不同间隔时间进行比较.方法:将4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针灸疗法,分别每周治疗1次,2次,3次,共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腰椎和股骨骨密度,比较3组之间对骨密度的改善程度.结果:每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霞 昊炳煌 等 《中国针灸》 2002年22卷5期 334-3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12月龄雌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艾灸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的模型,造模3个月后治疗3个月,观察艾灸对骨代谢生化、性激素水平、骨小梁等指标...
【关键词】 骨质疏松,绝经后/针灸疗法;艾条灸;骨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志苇 黎健 《中国针灸》 2002年22卷11期 783-7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当今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针灸医学在该病防治方面有很大潜力,总结国内针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30篇,反映针灸在提高骨质疏松症内分泌性激素水平、调节骨代谢、增...
【关键词】 骨质疏松/针灸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广霞 张道宗 《中国针灸》 2000年20卷9期 529-5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针灸督脉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8例,对大部分患者治疗前后摄X线片,采用SD-1000型光子骨密度仪检测,观察尺、桡骨(或脊椎及骨盆平片)骨密度改善情况.结果:大部分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尺、桡骨骨密度有不同程度增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华 赵翠霞 等 《陕西中医》 2018年39卷1期 128-1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对骨质疏松腰腿痛的影响.方法:收集126例骨质疏松腰腿痛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抗骨质疏松处理,研究组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不同方法处理后在疗效、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性.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嘉士健 《陕西中医》 2014年1期 81-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补脾肾,刺血拔罐祛瘀血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结果。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艾灸加刺血拔罐组)和对照组(肌肉注射降钙素及口服钙尔奇D片)各5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乃权 周志华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年20卷1期 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结合组、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组样本各50例.针药结合组予电针刺激结合罗盖全胶丸口服治疗;电针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药物对照组给予罗盖全胶丸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芳芳 周志华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年19卷5期 392-3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和药物结合治疗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和电针加药物组,采用去势法复制骨质疏松模型,各组给与相应处理90天后,采用双能骨密度诊断仪检...
【关键词】 骨质疏松;绝经后/中西医结合疗法;骨质疏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存志 张雪竹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6年13卷3期 137-1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SAMP6小鼠随机分为针刺组、非穴组及SAMP6对照组;并设正常老化小鼠SAMR1作对照.观察针刺对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最大挠度和弹性挠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经针刺治疗后,股骨的最大载荷较P6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珊玺 谢菊英 等 《中医研究》 2017年30卷3期 57-58页
【摘要】 通过整理近10年的有关文献资料,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选取的穴位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及总结,总结出常用穴位按使用频次依次为:肾俞、脾俞、足三里、命门、关元等.常用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任脉、足阳明胃经等.这些腧穴、经...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针灸疗法;取穴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丰 何忠锅 等 《中国针灸》 2011年31卷3期 223-2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热敏点灸与口服盖天力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差异,探讨其相关治疗机制.方法: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盖天力组,每组30例.热敏灸组在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穴上及附近寻找热敏化点,施热敏灸治疗;盖天力组口服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文霞 导师: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绝经后生殖内分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在50~7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针灸选穴:三阴交双、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志苇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12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2004年
【摘要】 目的:探讨肾俞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埋线加乐力组进行临床疼痛治疗观察,以疼痛评分方法评定临床疗效,经t检验(x±s)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而两组间采用方差不齐t检验比较.结果:埋线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纪峰 导师:李沛 福建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绝经后生殖内分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的角度探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环节.方法:选择年龄在50~7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
【关键词】 骨质疏松,绝经后/中医药疗法 ; 骨质疏松,绝经后/针灸疗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献祥 导师:张安桢 福建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探讨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环节,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1)针刺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S-E<'2>水平,有效调节IL-6的分泌,使IL-6 mRNA表达下降,减少了破骨细胞的形成.(2)针刺和艾灸均能调节骨质疏松大鼠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