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1
- 1
- 6
- 3
- 2
- 2
- 1
- 4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俊平 游一中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年21卷5期 580-583页ISTIC
【摘要】 高原反应是人类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因为以缺氧为主的一系列气候特点而引发的适应不全症状.本文主要从强光照射的损伤和缺氧损伤的药物预防与治疗,来阐述如何正确处理旅行者的高原反应.前往高海拔地区的旅行者在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下,通过做好强光照射防护,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拥巴 常春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14年19卷6期 51-56页
【摘要】 目的 西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对旅行者有着较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到高原旅行者的生命.方法 1、在不同海拔中各项指标的检测;2、对82名旅行者进行了与高原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3、对105名导游人员高原知识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4、口岸设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娟 拥巴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13年18卷6期 38-40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1例西藏高原旅行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高原旅游主要的死因及危险因素,为做好高原旅行防护,提高高原旅行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从拉萨机场、樟木口岸及普兰口岸出境所登记的尸体棺柩材料,时间从2000年4月到2011年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 《旅行医学科学》 2006年12卷3期 24页
【摘要】 <篇首> 西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这里有最湛蓝的天、最纯净的水、最热情的人民.绮丽的高原风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环境使这里成为全世界旅游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YANG Yun-hua 高振华 等 《旅行医学科学》 2006年12卷2期 19-21页
【摘要】 <篇首>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经过10多万名建设者连续5年的艰苦奋斗,终将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这条铁路是在世界屋脊上建成的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创造了高海拔地区大规模工程建设"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的记录.这也在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拥巴 曾维艳 等 《旅行医学科学》 2005年11卷3期 15-20页
【摘要】 目的通过在西藏高原的入境旅行者死亡原因分析,为减少和避免高原环境或气候对高原旅行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分析2000年-2004年11月从拉萨口岸、樟木口岸及普兰口岸出境尸体申报的资料.结果5年中,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者死亡人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以新 张祖昌 《旅行医学科学》 1999年5卷1期 7-11页
【摘要】 本文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独特性、高原气候特征及其影响、高原生态环境中生物种群的区系特征、西藏社会生态与医学地理的特征等多方面介绍"世界屋脊"的特点,认为高原旅游是生态智慧的高水平检验,为向往者提供适应高原旅游的思想准备与卫生保健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娟 鲁毅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0期 188-19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跟踪监测心肺功能多项指标,评估健康成人短期高海拔休息与运动状态下的心肺功能及随时间和海拔高度变化特点.方法:以2003-09/10深圳至西藏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20名雅江行队员为观察对象,男14人,女6人,高原旅行1个月,海拔高度从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柏 黄佳礼 《疾病控制杂志》 2001年5卷3期 286-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旅行伤害一直威胁着旅行者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其伤害因素及预防措施作一探讨.1 旅游伤害因素1.1 环境因素①海拔高度:气压随着海拔高度而变化,在海拔高的地方旅行,由于气压低,氧气稀薄,常常会造成缺氧,易出...
【关键词】 旅行;创伤和损伤/预防和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荣 《疾病控制杂志》 2001年5卷3期 288-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本文结合旅行伤害的研究现状,将旅行中的伤害因素分为4类: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1 环境因素 包括:①炎热和太阳辐射环境:夏季气温较高,易发中暑、失水、失盐、长痱子和疹子等.在高山地区,由于云层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计海婴 导师:蔡映云 顾宇彤 复旦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呼吸内科)(硕士) 2007年
【摘要】 第一部分低氧激发试验安全性评估 目的:验证低氧激发试验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评估此试验方法在不同年龄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 方法:受试者佩戴口鼻面罩通过单向吸气阀吸入15.1%的预混氧氮混合气。测定5名志愿者低氧激发全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如陵 《疾病控制杂志》 1999年3卷4期 309-3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影响高原旅行者健康的环境危险因素包括:①高寒;②低气压、低氧分压;③太阳辐射;④大风、干燥和寒冷;⑤"低原反应"和"脱适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拥巴 纪念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创建10周年暨中国卫生检疫创建130周年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在西藏高原的入境旅行者死亡原因,为减少和避免高原环境或气候对高原旅行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整理分析2000年一2004年11月从拉萨口岸、樟木口岸及普兰口岸出境尸体申报资料的。 结果:5年中,来自17个国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园 王文龙 等 《实用预防医学》 2019年26卷8期 975-9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湖北籍进藏游客发生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赴拉萨等西藏地区旅行的640名湖北籍游客为研究对象,入藏前进行健康体检,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旅行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16期 36-37页
【摘要】 “你品尝了夜的巴黎,你踏过下雪的北京,你拥抱热情的岛屿,你埋葬记忆的土耳其……”台湾歌手陈绮贞的一首《旅行的意义》,让不少人满怀旅游的憧憬,在这个暑假想要在“那么大的世界”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去热情的菲律宾薄荷岛屿,容易患上登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至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5期 1页
【摘要】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一辈子没走出她的房子多远.原以为,她对这个世界踟蹰不前,对未来、对前方充满恐惧,仿佛一道小溪,自绝于江河.她死后,人们从她的抽屉找出了一叠叠的诗稿,这才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女诗人.这个在地理意义上从未走远的人,她的心灵之旅远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仁增卓嘎 央宗 《西藏科技》 2014年10期 48-48,67页
【摘要】 随着旅游业发展,高原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高原病是高原旅行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急性高原反应是高原病最常见且最轻的类型。赴藏旅游的游客行程安排较紧凑,特别小朋友对旅游的好奇性和好动的行为,不及成人能自控,同时发生高原反应时的不适感,会增加患儿和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肃畜牧兽医》 2013年43卷1期 57页
【摘要】 我们通常称西藏獒犬为藏獒,又名藏狗、蕃狗、龙狗、羌狗,古称苍猊犬,在民间还有其他称谓,藏区不同地区的藏族人有不同的称谓,多为"多启"、"启格",国外叫西藏马士提夫犬,据中国有趣的民间传说,二郎神的哮天犬即为"四眼"藏獒.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海春 姚京辉 等 《蜜蜂杂志》 2011年8期 7-8页
【摘要】 人们从低海拔地区初到高原地区旅游或工作的前几天内,由于气候等方面的急剧变化,超过了正常人机体自动调节的限度,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均会发生急性缺氧反应或者疾病.党参蜂四宝膏用于赴西藏旅行团的36人中防治高原缺氧反应疗效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筱荣 《高原医学杂志》 2009年19卷4期 50-52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对正常人群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指数(BMI)无统计学差异的两组人群,高原组和平原组,分别在旅行前后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