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6
- 228
- 26
- 9
- 2
- 98
- 67
- 64
- 56
- 19
- 145
- 64
- 44
- 41
- 3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鲁卫平 周元国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2期 50-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纳米金颗粒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示踪技术.将该技术与DNA传感器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和提高检测通量,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谯康全 吴永强 等 《压电与声光》 2012年34卷2期 249-252页
【摘要】 在压电石英金电极上自组装半胱胺膜,通过1-乙基-3-(3-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的羧基化碳纳米管交联半胱胺和DNA探针,构建新的压电DNA传感器,实现对肺癌特征DNA的压电检测.该传感器检测灵敏度为27.617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红梅 翁少煌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1年30卷8期 872-876页
【摘要】 以氯化六氨合钌( [Ru (NH3)6]3+)为杂交指示剂,通过Au -S键的共价结合,将DNA探针固定在电极表面与互补靶序列杂交,构建了计时电量法(CC)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并...
【关键词】 DNA电化学杂交传感器;计时电量法;六氨合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红艳 陈圣根 等 《分析科学学报》 2009年25卷1期 71-74页
【摘要】 利用共价键合法,将氨基修饰的具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特异性的单链DNA探针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构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NA传感器 (急粒DNA传感器).以电活性的芦荟大黄素(AE)为杂交指示剂,考察了杂交温度及传感...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DNA传感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小林 吴春生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09年22卷1期 1-5页
【摘要】 对比甲醇-盐酸混合物及硫酸处理对场效应器件(Field-effect device,FED)电化学测试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D表面经过两种方式处理,其电化学阻抗测试特性发生变化,表现在阻抗的虚部值(用Zq表示)随加在FED器件与参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雅玲 郑洋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1年38卷12期 1099-1105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机体天然免疫系统拥有一系列可以探测和抵制微生物侵袭的机制.目前,关于病原RNA的细胞内识别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相关报道,但细胞内病原DNA的识别和相应的天然免疫应答机制仍未完全被揭示.阐明上述机制有助于了解和治疗一系列微生物感染相关的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秀兰 蒋栋磊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年23卷11期 1040-1042,10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形成起来的高新微量分析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的特点.本文根据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将生物传感器分为DNA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李君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18期 3588-3590页ISTICCA
【摘要】 DNA传感器是基于DNA分子相互作用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等优点,在基因分析及其他应用领域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分子信标是一种具有发卡式结构的寡核苷酸,由于其能够很好地识别单碱基错配序列,基于发卡式DNA的传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林芝 何林欣 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20卷2期 192-196,2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MOF-74@AuAg纳米花(NF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循环肿瘤DNA(ctDNA).方法 采用还原法制备AuAg NFs;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74;利用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喆 陈志国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46卷17期 2062-2068页ISTICCA
【摘要】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早期检测手段,因其微创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而被广泛研究.然而,仍有诸多问题限制了液体活检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四面体框架核酸(tFNAs)因其结构稳定性、可编程性、优异的细胞内吞和组织穿透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娟 李姝亭 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61卷2期 231-237,245页
【摘要】 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免疫检测新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ctDNA)的PIK3CA基因E542k甲基化的表达量进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制备线性阵列结构的微芯片,在其表面孵育功能化的肽核酸金纳米探针(PNA-A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天 孙佳一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16卷15期 101-109页
【摘要】 目的 基于MXene纳米材料,利用X型DNA和适配体构建了一种新型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食品中的Pb2+和Cd2+.方法 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制备X型DNA结构,在Pb2+和Cd2+存在的情况下,X型DNA结构中的适配体与目标物特异性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瑚玥 李杜娟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4年43卷2期 183-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作为一种实用的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少层MoS2纳米片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症标志物ct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悦 李安一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4年35卷2期 73-7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活性氧基团(ROS)水平升高会引起生物体的DNA氧化损伤,监测DNA的氧化损伤程度,能够实现ROS损伤效应的有效评价.基于微生物传感器监测DNA损伤效应可以定量评价氧化损伤程度,但微生物本身具有的ROS清除机制,会影响监测灵敏度.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倩 杨宁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9期 181-187页
【摘要】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与DNA长距自组装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 在磁珠表面修饰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识别OTA,并释放引物链.通过磁性分离将引物链分离出来,并利用电极界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佳璘 吴源益 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5期 384-388页
【摘要】 目的 基于磁性层状双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LDH)对修饰在单链和双链DNA上的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FAM)的高效淬灭,以及核酸外切酶Ⅰ(exon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函笑 代晓春 等 《分析化学》 2023年51卷2期 184-193页
【摘要】 构建了一种以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MB)为信号探针的CRISPR/Cas12a生物传感器,用于循环肿瘤DNA(Circular tumor DNA,ctDNA)的快速放大检测.MB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颈部末端分别标记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昕 贺荣荣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3年42卷11期 1495-1502页
【摘要】 d(GGA)重复序列形成的H(G-A七分体):T(G-四分体)型"非常规"G-四链体(G4)及其二聚体是其调控c-myb原癌基因表达的关键.该类序列也在很多其他基因中存在,被认为可能具有与其折叠相关的功能,因此判别其折叠结构是其功能研究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夏萌 张蕴哲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5期 202-208页
【摘要】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其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基质中,在食品加工运输过程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人们摄入受污染食品会引发各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近年来,基于功能核酸的DNA酶生物传感器凭借其高稳定性、易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束永勇 那立欣 《化学研究》 2023年34卷2期 165-178页
【摘要】 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是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的羟基化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它的形成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