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18
- 10
- 18
- 8
- 6
- 4
- 3
- 12
- 11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秀兰 蒋栋磊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年23卷11期 1040-1042,10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形成起来的高新微量分析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的特点.本文根据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将生物传感器分为DNA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李君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18期 3588-3590页ISTICCA
【摘要】 DNA传感器是基于DNA分子相互作用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等优点,在基因分析及其他应用领域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分子信标是一种具有发卡式结构的寡核苷酸,由于其能够很好地识别单碱基错配序列,基于发卡式DNA的传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王平 徐斌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年38卷2期 168-174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联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及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技术,建立一种敏感、特异且简单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核酸检测方法. 方法 提取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以SjR2基因片段为靶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卉欣 孔丹丹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0年45卷22期 5530-55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胸腺嘧啶(thymine,T碱基)和Hg2+可进行特异性识别形成的T-Hgz+-T结构,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初步构建了一种可用于复杂动物药基质溶液中Hg2*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当溶液中存在Hg2+时,可与修饰在金电极表面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媛 田晶晶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期 151-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S1核酸酶是一种高度单链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在最适的酶催化反应条件下,降解单链DNA或RNA,产生带5'-磷酸的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对双链DNA、双链RNA和DNA-RNA杂交体相对不敏感.目前,基于S1核酸酶内切酶的活性,搭载不同的信号输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铭珂 韩佳伦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9期 163-1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快速准确的检测出体系中单碱基错配,利用氧化石墨烯优异的荧光淬灭能力、对单双链DNA吸附能力的差异,搭配与之相配合出现较高的核酸伴侣活性的梳型阳离子共聚物PLL-g-Dex,构建了一个无酶、准确且高效的分析体系.通过荧光检测手段,首先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国粦 刘银环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2年29卷11期 2286-22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DNA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快速检测结核杆菌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互补序列一段设计捕获探针,另一段设计信号探针,两段探针与互补链结合构建“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结合酶的催化作用放大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高灵敏检测.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飞燕 张浩力 等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6年29卷6期 333-336,368页ISTICCA
【摘要】 金纳米粒子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性质以及结构特性,鉴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以及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在快速免疫诊断方面、免疫组化、DNA检测等方面可以发挥其快速、准确的功效.由于金纳米粒子可以和胶原蛋白的特异性结合,它可以被用来作为药物的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晋 王珏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32卷4期 346-3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纳米金颗粒质量放大压电DNA传感器频移信号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方法 将巯基化的单链DNA探针固定于压电DNA传感器石英晶体金膜表面,封闭后加入合成的生物素化的互补靶DNA与之进行杂交反应,最后用5 nm粒径的链亲和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君富 夏涵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1卷13期 1275-12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一种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酸外切酶-压电石英DNA传感器新方法,同时对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λ核酸外切酶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PCR产物,EB染色、电泳后于紫外灯下进行观察,对杂交温度、杂交时间和杂交响应性能等因素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樊春海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金纳米粒子是生物分析中常用的纳米材料,己经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应用.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特异性识别过程来实现检测的传感器件.生物敏感元件包括生物体、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膜、酶、抗体、核酸等,而生物传感器则是利用这些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刚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2-羟基芴是多换芳烃芴的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毒性.本文以电化学阻抗谱法为研究手段,构建了高灵敏性的G-DNA酶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2-羟基芴检测,并采用比色法、荧光光谱法等对检测机理进行了证明.通过Au-硫键作用将富G碱基的DNA序列修饰到电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陈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 I)是一种很重要的DNA内切酶,它能够切断单链和双链DNA的磷酸骨架,同时它也是一类很有用的生物标记物.之前有研究报道前列腺癌和全身性红斑狼疮病人抑制了体内DNase I的活性,而心肌梗死病人增强了体内DNa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淑玲 导师:周楠迪 江南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对特定DNA序列的痕量检测在临床诊断、基因治疗、疾病预防、法医鉴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关注.对比传统的DNA检测技术,电化学DNA传感器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易于微型化等优点,在DNA检测方面展现出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晓琴 导师:高楼军 李晓霞 延安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癌症是人类如今无法抗衡的严重疾病之一,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极大威胁,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患恶性肿瘤疾病,其中约三分之二死于癌症.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各种疾病愈加熟悉,进而对其肆虐人类进行有效的控制.自从人类基因组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晓静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2015年
【摘要】 MicroRNA(miRNA)是内生的非编码RNA,能够有效的调控基因的表达,一般长约22个核苷酸分子.很多的研究已经表明miRNA对人类生命活动起到很大的影响.特殊类型的miRNA的异常表达会导致人类心血管疾病,神经发育的失常,甚至癌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一辰 导师:蒲巧生 兰州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在近一个世纪内全球爆发过四次大型流行性病毒,其中最严重的一次造成了大约700万人死亡.近几年在我国爆发的禽流感病毒,由于传播速度快、治愈率不高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基于PCR的荧光定量检测技术、RT-PCR检测方...
【关键词】 金电极 ;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孔慧芳 导师:郭志慧 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命体中的主要遗传物质,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的许多遗传疾病都与DNA序列中个别碱基的突变有关系.因此,对某特定序列的DNA和DNA链中的碱基突变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坤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碳纳米管在生物分子固定化与促进生物分子和基底电极之间电子转移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碳纳米管这一优良性能,我们提出了一种简便的电化学传感信号增强机制.引入的单壁碳纳米管可与单链DNA探针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并进一步作为信号放大平台,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后禹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基于不同SERS基底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在生化分析检测上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研究进展[1].其中金/银纳米颗粒(AuNPs/AgNPs)由于在可见光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是目前用的较多的SERS基底材料.但是金/银纳米颗粒拉曼增强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