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9
- 34
- 31
- 31
- 61
- 7
- 5
- 4
- 4
- 30
- 15
- 10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蒋佳宏 王东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9年36卷9期 1202-1207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表达.LHCⅡ蛋白磷酸化对光响应趋势与TAK1蛋白水平变化相同.此外,低光照促进tak2基因表达,tak2基因转录表达受温度的影响较小.tak1和tak2基因表达调控方式不同,可能与启动子响应元件的不同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秀 冉艳 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7卷6期 1453-1457页
【摘要】 光合生物的状态转换可以调节激发能在2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以响应环境变化,避免光对其产生损伤.状态转换过程中伴随着LHCⅡ蛋白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拟南芥STN7蛋白激酶参与了LHCⅡ蛋白的磷酸化和状态转换过程.借助STN7抗体与磷酸化苏氨酸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悦 许大全 《云南植物研究》 2009年31卷1期 67-7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我们观测了不同光照预处理对拟南芥、小麦和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和低温(77K) 叶绿素荧光参数F685、F735和F685/F735的影响.野生型拟南芥叶片光合作用对饱和光到有限光转变的响应曲线是V型,而缺乏叶绿体蛋白激酶的突变体STN7的这一曲...
【关键词】 拟南芥;光系统II捕光复合体(LHCII);低温(77K)叶绿素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海 阮翔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4期 423-42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光系统Ⅱ(PSⅡ)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叶绿素a荧光和圆二色(CD)光谱.在30℃~40℃热处理过程中,PSⅡ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o′保持稳定不变;当温度大于40℃时,Fo'逐渐升高并在55℃达到最大值.在PSⅡ颗粒和富含捕光色素(LHC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兆玉 贺俊芳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12期 1237-124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叶绿体中捕光色素复合体 (LHCⅡ) 荧光的时间特性和光谱特性.用脉宽为120 fs、波长为400 nm的倍频钛宝石激光激发LHCⅡ样品;原始荧光信号由Boxca...
【关键词】 捕光复合体(LHCⅡ);能量传递;时间常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舒 贺俊芳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8期 795-80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结合近年来对光系统Ⅱ中捕光复合体(LHC Ⅱ)的结构、光谱和动力学研究成果,提出一个四能级模型来模拟能量从LHC Ⅱ向反应中心的传递过程,并根据这个模型建立了一组速率方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植物光系统Ⅱ LHC Ⅱ中的能量传递过程.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旭家 王凌云 等 《植物学报》 2000年42卷12期 1253-125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从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片中分离出只含有一种亚基(27 kD)的LHC-Ⅱ复合物.采用batch方法获得了其二维晶体,大小为0.7 μm×1.0μm,衍射能力达30 A.负染样品的二维投影结果表明,该晶体为p3对称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琪琪 于倩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4期 3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克隆莱茵衣藻的lhcⅡ基因,构建pET-28a-lhcⅡ质粒,在E.coli BL21中进行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LHCⅡ,将其在体外与叶绿素a进行结合,通过调整叶绿素a与LHCⅡ的摩尔比,获得叶绿素a与LHCⅡ结合率的饱和曲线,并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雪 付颖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5年41卷8期 102-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捕光复合体(LHC)是光合作用光系统的重要结构组成,也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C4植物谷子的LHC基因家族,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谷子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谷子基因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冉艳 高秀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7期 1325-13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实验运用多肽抗体、磷酸化抗体和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叶绿体蛋白合成抑制剂--氯霉素(CAP)处理对拟南芥叶片在生长光强下LHCⅡ蛋白与PSⅡ核心蛋白的磷酸化、STN7和STN8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钦 王凌荣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年23卷24期 1105-1107,11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谷胱苷肽S转移酶M1(GSTM1)、谷胱苷肽S转移酶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喉及下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对76例喉、下咽癌患者(患者组)和与之匹配的76例对照组进行GSTM1、GSTT1基因型检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佳宏 王东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5期 610-6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TAK1、TAK2和TAK3属于TAL蛋白激酶家族,由拟南芥核基因编码,其中TAK1参与了主要捕光色素复合物LHCⅡ蛋白磷酸化调控与光系统的状态转移.本文使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TAK1、TAK2和TAK3蛋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发现TAK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振书 赵世杰 等 《植物学通报》 2004年21卷4期 486-4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类囊体腔的酸化可诱导高能态的猝灭.依赖叶黄素循环的能量耗散受到类囊体腔酸化的调控,同时叶黄素循环也可以反馈调控类囊体腔的酸化程度,防止类囊体腔的过度酸化.过度酸化的类囊体腔可导致腔侧一些成分的不稳定,甚至光合器官的破坏,限制蛋白的正常周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贤德 马为民 等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年32卷2期 127-13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植物光合机构的状态转换是一种通过光系统Ⅱ的捕光天线色素蛋白复合体(LHCⅡ)的可逆磷酸化调节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来适应环境中光质等短期变化的机制.一般植物光合机构的LHCⅡ磷酸化主要受电子递体质醌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氧化还原状态的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波 许大全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年29卷6期 487-49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蛋白磷酸化修饰在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中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结合作者研究组的研究工作,概述了光系统II(PS II)蛋白磷酸化的调节及其生理功能.PS II复合体中的核心组分D1、D2、CP43和PsbH蛋白以及外周捕光天线(LHC I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静 李良璧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2年18卷4期 388-39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用去垢剂增溶及高速离心的方法,从菠菜类囊体膜中提取并纯化了光系统Ⅱ的捕光天线LHCⅡ异质三聚体.分析其膜脂组成和脂肪酸含量,发现其中磷脂酰甘油(PG)的含量特别高,是PSⅡ的两倍,而PG中含高达31.1%的反式十六碳一烯酸.采用特异作用于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美玲 侯和胜 《天津农业科学》 2013年19卷2期 19-21页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LHC蛋白的研究成果,从进化角度系统地分析了LHC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澂 李保红 等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年8卷2期 86-88页
【摘要】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抗瘤中药制剂对结直肠癌所致NK免疫功能抑制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川芎嗪(LHC)、黄芪(AMB)、氧化苦参碱(MOX)、猪苓多糖(PUPS)、蒿甲醚(ART)等6种中药制剂作用后的结直肠癌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 贺俊芳 等 《光子学报》 2007年36卷12期 2177-2181页
【摘要】 应用飞秒时间分辨差异吸收光谱技术对PSⅡ的LHCⅡ三聚体中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三组能量传递的时间寿命组分:748 fs、3.28 ps、32.15 ps.其中748 fs的组分为单体内Chl b649分子经Chl b658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菊芳 王水才 等 《光子学报》 2005年34卷3期 395-399页
【摘要】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在室温下用波长为495nm的光激发,研究了假根羽藻LHCⅡ的同质三聚体和异质三聚体这两种不同聚集形式蛋白复合物的光谱特性和传能特性.将实验获得的两样品的荧光光谱分别进行高斯解析,各得到5条亚谱带,并分析得出同质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