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2
- 1
- 1
- 11
- 7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乐相 柴波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684-16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探讨基于多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并明晰其特点,创新多方法耦合的工作体系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济宁市为例,以济宁市自然保护地为生态源地,以陆生生物迁移特点为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旖瑶 郭青海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1期 200-2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准确识别重点修复区域是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的前提,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识别和量化土地利用冲突严重区域有助于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识别、诊断和修复单元的划分.以长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桐 雷冬梅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0期 9135-91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最小生态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整的关键性生态用地,量化最小生态用地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最小生态用地的内涵解析出发,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为切入点,提出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与情景模拟法的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亮洁 张玲玲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2期 10471-104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网络韧性是生态系统面对不确定性扰动的抵抗、恢复及适应能力,是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构建"水资源-水土保持-沙漠化-生态系统质量"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体系,识别生态源地,应用MCR模型提取廊道,分析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格局特征;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瑾 赵超超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期 603-6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森林景观破碎化、连通性下降,严重威胁区域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服务能力的维持.生态网络构建是提高景观连接度,维持物种扩散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以福建省为例,借助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探讨2000...
【关键词】 生态网络;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最小阻力模型(M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爱盟 赵筱青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5期 6143-6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原湖泊流域是高原地区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兼具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的特点.随着高原湖泊流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加速,湖泊面积萎缩,污染加剧,流域生态环境受损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水污染、湿地退化、生境质量下降等.亟需开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婧文 余坤勇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665-36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风电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够有效助力电力系统脱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但风电规模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风电项目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区域生态廊道及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急需厘清.以福建平潭陆上风电项目所在区域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琳 郭莎莎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500-95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多以静态生态指示因子为基础指标,对重要物种的迁徙过程考虑较少,容易忽略生态服务和物种丰富度较低、但对物种迁徙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造成栖息地功能性丧失.因此,以日喀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萍 李新宇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0期 8321-8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市化直接导致生境日益破碎化,景观连通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环境不断恶化.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能够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基于2019 年 6-8月高分...
【关键词】 生态网络;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景观连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睿 窦超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486-94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面向"绿色城市圈"发展理念,构建武汉城市圈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研究采用的多指标叠加分析丢失了各因子蕴含的原始信息,仅可以识别同质化生态源地.将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模型(SOM)融入"重要性-敏感性-连...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多分类源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军 刘嘉晖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1期 56-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风景道作为一种拥有多种游憩和观赏价值的景观道路,同时兼具串联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的功能,是当前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溧阳为研究对象,选取区域内各自然风景资源点和人文历史资源点作为源,以交通便捷性、资源点可达性、生态适宜性作为阻力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然 万荣荣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5期 1968-19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生态安全网络是在快速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以典型跨界的太湖流域为地理研究单元,使用多源空间数据,采用空间形态学方法(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形态学(MSPA);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陇强 郭泽呈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4期 5799-5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的识别与构建是保障半干旱区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西北内陆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结合RS和GIS技术,在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基础上,识别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建华 潘越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1期 3590-36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湿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湿地景观破碎化,威胁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生态网络通过廊道连接重要生境斑块,基于生态网络分析城市湿地生态格局,不仅可了解湿地的空间分布情况,还可反映湿地系统的结构与连通性特征.以武汉市为研究区...
【关键词】 城市湿地;生态网络;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鹏飞 李爽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2期 41-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以沈抚新城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得到基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侵蚀敏感性、地质灾害敏感性四种单一生态过程评价的生态用地,将评价结果叠加重分类为一般重要生态用地、重要生态用地、极重要生态用地,并以面积>1 km2的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继平 乔青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9期 6313-63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用地规划强调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保护,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从保障首都基本生态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北京市生态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北京市重要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最...
【关键词】 生态用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土地利用规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梦娣 朱彦鹏 等 《生物多样性》 2025年33卷3期 119-1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线性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张已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大尺度的野生动物通道优化路径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新疆代表性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熵模型预测其潜在栖息地,并对栖息地重要性进行评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筱青 王海波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9期 4892-4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防治水土流失和维护景观整体生态优化为目标,选择我国滇西南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典型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和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利用格局整体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和生态格局组...
【关键词】 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鸿飞 吴建召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2期 385-3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我国西南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区域景观格局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区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探究受干扰区域的景观时空变化并进行生态安全分析,可为维护流域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龙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2005-2015年4期遥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广 蒋志云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0期 3367-33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构建生态网络对改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MSPA)和景观指数法,提取景观连通性较好的核心区作为生态源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广州市生态廊道网络,通过重力...
【关键词】 生态廊道;生态阻力面;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