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6
- 3
- 13
- 9
- 5
- 5
- 5
- 5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岗 张云 等 《中草药》 2009年40卷11期 1830-183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是综合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其借助数学方法定量表述浓度(或剂量)、时间和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合理使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针对目前PK-PD结...
【关键词】 药动学; 药效学;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中文期刊】 陈光玮 田彦芳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0年45卷3期 655-66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麻黄汤有效组分配伍给药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与麻黄汤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之间的相关性.制备干酵母致热的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正交配伍的麻黄汤有效组分组方,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体温,眼底静脉丛取血,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
【中文期刊】 潘洁 王昌权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20期 5194-52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黑骨藤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模型.方法 大鼠右后足足垫皮内注射0.1mL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模型,大鼠ig黑骨藤提取物(87 g/kg),2次/d,连续14d.于末次给药后5、15、30、...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黑骨藤提取物; 3-O-咖啡酰基奎宁酸;
【中文期刊】 万嘉洋 张洋洋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1期 135-14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苷、总酚酸)配伍后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体内药物浓度及其药动学与药效学变化.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组成上述主要有效部位用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ig给药,高效液相色...
【中文期刊】 汪小莉 刘晓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4期 941-94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对于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和提高中药质量标准具有关键的作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血清药物化学、谱效相关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等方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为阐...
【中文期刊】 陈璟 吕志阳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4期 885-8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药效学-药动学(PK-PD)结合模型探索银杏总内酯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方法 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后分别以鼻腔、ig和尾iv给予银杏总内酯溶液,于给药后0.25、0.33、0...
【中文期刊】 闫莉萍 孙涛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7年40卷8期 1044-1049页 ISTICPKUCA
【摘要】 全新药物从临床前向临床推进的过程中,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的拟定是一个关键风险控制节点.生物制品与小分子药物存在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和毒性风险,在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的拟定上具有与小分子药物不同的考虑侧重点.重点阐述支持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拟定...
【关键词】 生物制品; 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 临床前研究;
【中文期刊】 汪沉 郑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年22卷4期 428-43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青娥丸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体内的暴露-反应PK-PD模型,探讨植物雌激素对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以及个体因素对给药的影响.方法:基于青娥丸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试验数据,通过药物暴露-反应关系进行PK-PD建模,并估算相关模型参数...
【中文期刊】 罗太敏 李晋奇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5年38卷6期 622-628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肠动力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配伍特点.方法 将实验分为半夏泻心汤组及苦降药组,两组大鼠分别ig给予两组药物水提醇沉液,于给药前(0 h)及给药后0.083、0.167、0.25、0.333、0.5、0.75、1、1...
【中文期刊】 刘史佳 戴国梁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2期 334-33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PK-PD模型观察血清样本及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抗炎作用,并分别对浓度-时间、效应-时间曲线进行相关分析,采用PCR检测各组大鼠的RORγt,IL-17,STAT3,IL-6 mRNA转录水平.甲氨蝶呤、雷公藤红素和高剂量的...
【中文期刊】 张忠亮 李强 等 《中草药》 2013年44卷2期 121-1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动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结合模型是研究药物剂量与药物效应之间定量关系的有效工具,能较客观地阐明“时间-血药浓度-效应”之间三维关系,对于制剂的研发、作用机制研究、临床用...
【中文期刊】 邵继征 田瑶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年33卷19期 1576-158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利用微透析技术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家兔关节腔局部青藤碱的PK-PD结合模型.方法:将微透析探针植入病理模型家兔关节腔中,给药后收集透析液,在同一份透析液中采用HPLC-MS测定药动学指标青藤碱,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HPLC-FLD...
【学位论文】 作者: 冯才 导师:戴仁科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建立三种他汀类药物(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兔血浆中LC-MS/MS分析方法学,对其在高脂血症兔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并考察高脂血症兔服用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后兔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
【会议论文】罗太敏 "新成果·新进展·新突破"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次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 2013年
【摘要】 PK-PD结合模型是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将PK-PD结合模型应用于中药研究,可为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PK-PD结合模型在中...
【中文期刊】 谭兰芳 陈超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12期 2588-259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药效学和药动学的PK-PD相关性模型研究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经验方脑脉通抑制Na2S204和Glu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死亡的物质基础.该实验分别建立Na2S2O4及Glu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模型,以LDH侧漏量、NO含量作为药效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