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7
- 6
- 3
- 2
- 2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廖君 导师:沈才明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末次冰盛期的环境研究一直是古环境变化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对滇西北末次冰盛期内部气候变化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泸沽湖LGH-2钻孔681cm-780cm段沉积物进行高分辨率孢粉和炭屑分析,基于AMS14C年代学数据,结合TOC(总有机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尹斌 导师:沈才明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滇西北地区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的交替影响,具有干湿季分明、年温差较小的气候特点,是利用孢粉数据重建晚第四纪古植被从而研究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变化的理想地区.研究现代孢粉组合与植被环境的关系是对化石孢粉谱作古植被与古气候解释的基础,为此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施海彬 导师:陈光杰 刘晓海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近几十年来,云南部分流域内人类活动日益频繁且持续增强,如富营养化的加剧、工业污染、水生植被的退化、外来鱼类引入等多重环境压力,从而导致了湖泊环境与生态功能出现明显变化.浮游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处于湖泊食物链的中间环节,是指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甘国其 导师:张文翔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湖泊生物及其壳体对湖泊环境变化具有响应敏感、快速等特征,包含年际或季节性的气候变化信息,已成为古环境学与古湖泊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生物壳体同位素组成特征作为识别古环境、古气候的有效指标,已在众多湖泊研究中的得到了应用.选择同一种生物壳体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武 导师:周跃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活动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地球景观以及生态环境变化,野生动物的生境质量及其生态系统安全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导致珍稀濒危物种的数量明显下降甚至灭绝,加快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最终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系统失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园园 导师:陈光杰 刘晓海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近几十年来,云南部分湖泊经历了多重环境压力(如水体富营养化、人为调水、极端气候)的胁迫影响.近年来相关管理部门围绕污染湖泊的修复与治理实施了一系列工程修复措施,但由于缺乏对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与响应模式的系统了解,湖泊治理效果不明显,云南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范晓红 导师:沈才明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末次冰消期是末次盛冰期向全新世的过渡阶段,末次冰消期气候的研究对认识地球气候系统如何从一个状态快速的转化到另一个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测.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受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双重影响,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是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贵平 导师:王凤兰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大气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然而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大气的保护,甚至还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人类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其中最为严重恶性疾病是肺癌.20世纪末,各种癌症中肺癌死亡率最高.云南省宣威是我国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姗姗 导师:谢曼平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介形类在湖泊沉积环境研究中作为有效指标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对一些区域性或地方性属种的生活环境的不太熟知,以及对一些能够忍受周遭环境发生很大范围变化的广适种的不了解,使得利用介形类的分布与组合还原其环境信息的工作很难完成.本文针对这一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惠 导师:王凤兰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洱源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20世纪80年代前温泉水是牛街乡、三营镇、右所镇及茈碧湖镇等饮水的主要来源.由于温泉水氟含量高,导致氟中毒流行.该现象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陆续实施改水,各乡镇统一安装自来水,饮用水平均氟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梦竹 导师:张虎才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扎赉诺尔东露天矿区第四纪沉积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关于晚更新世河湖发育演化地层剖面.由于长期的露天开采,使得地层出露清楚并可进行较大范围的追踪对比,同时,地层相变清晰,保存有丰富的文化遗迹(被称为"扎赉诺尔文化层")和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覃顺萍 导师:周跃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是现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生态响应不仅会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还会造成不同层面的生态效应.气候变化导致植被分布范围的变化,所引起自然生境的改变是当前野生动物保护所面临的最直接的威胁,尤其是山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致使当地物种栖息地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敏 导师:陈光杰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人类活动引发的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很多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位于滇中地区的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泊,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和过度开发,使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湖泊营养盐大量富集、水生植被大面积消失、蓝藻持续爆发,湖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秀勤 导师:范弢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石林溶丘洼地的植被上世纪受人类严重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经人为保护和自然恢复,出现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本论文试图通过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和个体对环境演变梯度的响应,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和植物生理生态学方法,针对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严武 导师:史正涛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本文以昆明松华坝水库5种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采用多重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分形理论、模糊数学方法等方法,构建评价体系,得出5种植被群落水源涵养能力强弱的排序,以期为该区域的植被水文功能的科学认识和水源地保护策略提供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向丹凤 导师:王金亮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奇特的湿地景观、丰饶的生物多样性、I级重点保护物种黑颈鹤、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大峡谷及特色民居,被昭通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旅游精品点建设项目之一.自2009年7月以来,来自省内外的游客明显增多,这给保护区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茜 导师:张虎才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泸沽湖是云贵高原第二大深水湖.取自水深44.5m处长度880cm的连续岩芯显示,泸沽湖沉积岩芯物理特征变化不明显,色调单一,物质构成均匀,植物残体(古树叶)丰富.本文对该岩芯上部474cm进行了孢粉分析和TOC(总有机碳)、CaCO3(碳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姚 导师:王金亮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羚牛(Budorcastaxicolor)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现存4个亚种,即指明亚种(B.taxicolor.taxicolor)、秦岭亚种(B.taxicolorbedfordi)、四川亚种(B.taxicolortibetana)和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