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31
- 2
- 1
- 1
- 1
- 13
- 7
- 5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骆挺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被子植物作为地球上种类最多的植物群体,进化出了非常复杂的受精机制。其两个精细胞不能自发运动,它们需要作为“货物”,在雄配子体花粉中随着营养细胞生长出的花粉管运送至雌配子体一胚囊。花粉管与胚囊的助细胞经过相互识别后,其尖端爆裂,释放出两个精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姜果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在被子植物中,雌雄配子体之间的受精方式极为特别,由于精细胞自身并不具备移动能力,所以需要花粉管的运载才能送达雌配子体,以实现受精。花粉管和母体组织之间一直存在信息交流,母体组织分泌多种信号调控花粉管的生长和导向,花粉管也有相应的机制响应来自...
【关键词】 花粉管 ; Ca2+通道蛋白CNGC18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澍燕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在被子植物中,雌、雄配子体是在空间上相互分离的花器官中发育产生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细胞必须通过花粉管运输到胚珠的雌配子体处。精细胞被包裹在花粉管细胞质中,其具有很薄且不完整的细胞壁,这是配子膜融合的必要条件。精细胞是梭形的,具有一个很大...
【关键词】 植物受精 ; 单价阳离子/质子反向转运蛋白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俊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转录后修饰广泛存在于非编码RNA和编码RNA上,对RNA正确折叠、结构维持、可变剪接以及翻译调控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tRNA第58位腺嘌呤1位的甲基化修饰(N1-methyladenosine,m1A)是一种在古细菌、真细菌以及真核生物中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东江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来源和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研究水稻生殖隔离机制,促进优良性状在种间和亚种间的利用尤为重要。生殖隔离分为合子前生殖隔离和合子后生殖隔离。现有的水稻生殖隔离研究,主要是对杂种后代出现的生殖障碍进行研究,对相关的位点和基因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伟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在被子植物的进化过程中,精细胞丧失了运动能力,因而必须由花粉管将其准确地运输到胚囊中。两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实现双受精,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管粉受精。花粉管是单细胞结构,长期以来被用作研究细胞极性生长的理想模型。然而,花粉管是如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郁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组蛋白乙酰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它对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主要受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调控。我们通过研究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Iftikhar Ali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高等植物雌、雄配子体发育,授粉,受精,胚胎发育等过程受到严格的遗传调控。鉴定控制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功能基因和构建遗传调控网络,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内容。长期以来,植物花粉细胞如何从花粉粒向花粉管、以及在花粉管中的迁移机制,是人们感兴趣但仍知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梦夏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发育一直是植物生殖领域研究的热点。拟南芥的雌配子体——胚囊的发育起始于大孢子母细胞,随后又经过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以及细胞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最终发育为成熟的雌配子体。成熟的胚囊里有四种类型的细胞,分别是位于珠孔端的两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良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雌雄配子体之间的信号交流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起始于花粉在柱头上黏附并吸水萌发。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首先穿越柱头和花柱道,进入引导组织之后,在来自胚珠的信号的引导下从引导组织穿出,到达胎座表面。最后在胚囊信号的引导下,沿着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光辉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种子是植物有性生殖的产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深入研究植物的有性生殖对于理解植物生殖的机理,改造作物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associa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童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在被子植物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精子逐渐丧失自主运动能力,而是依靠管粉受精(Siphonogamy)-花粉管导向(Pollen Tube Guidance,PTG)的机制来送达雌配子体并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完成双受精。管粉受精是被子植物独有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佳莹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与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方式不同,植物的生殖细胞是由位于生殖器官特殊部位的分生细胞重新分化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控制体细胞向生殖细胞转化的基因起着决定作用。之前研究发现在突变体spl(sporocyteless)中,拟南芥雌、雄生殖细胞均无法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龙艳萍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包含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配子体的发生和受精的完成使世代交替得以实现。拟南芥雄配子体(花粉)的发育起始于花粉母细胞。二倍体的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单倍体的小孢子(称为四分体)。小孢子经过一次不对称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杉杉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被子植物双受精的前提是卵细胞和精细胞能够靠近和融合。植物的精细胞不能运动,需要靠花粉营养细胞形成的花粉管传递到胚囊。同时,胚囊通过分泌信号分子来吸引花粉管,使花粉管能够准确地进入胚囊并完成受精。花粉在柱头萌发,花粉管定向生长并到达胚囊完成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欣然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配子体发生是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研究雄配子体发生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前期工作中,我们筛选鉴定了一个拟南芥雄配子体突变体dayu(dau),该突变通过雄配子体的传递效率显著降低。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DAU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立余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是植物生活的重要环节,与农作物产量形成密切相关。双受精过程的完成需要借助花粉管将精细胞运送到由珠被所包被的胚囊里面去,因此花粉管在体内的生长状况决定了最终的受精效率。花粉管在体内生长时,需要穿越雌蕊传导组织的细胞,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天英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高等开花植物,通过双受精产生二倍体的合子和三倍体的胚乳细胞,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为了研究受精后胚和胚乳发育的启动、初期发育过程的调节、以及胚和胚乳的发育调控网络的协调性,我们进行了拟南芥遗传突变体库的筛选,发现了一个胚胎发育受阻的突变体z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