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0
- 28
- 9
- 4
- 3
- 2
- 60
- 39
- 30
- 23
- 2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齐华英 许俭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年28卷10期 953-9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脑室外引流术可在短时间内将患者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从而减少血液和脑脊液对脑室的刺激,减轻症状,为继续救治赢得时间,是抢救急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或单纯脑室出血和急性脑积水患者迅速有效的手术方法。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脑室外引流量适时调节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国敏 马明远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年8期 700-7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各种导管意外滑脱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出体外,其中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管道脱出[1-2]。非计划性拔管给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医疗护理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使其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秀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年27卷1期 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临床上门诊患者需要采血化验或输液治疗时,通常在医院的采血室或输液室内进行,有些医院是在固定的操作台上给患者进行采血或输液,因固定的操作台不能根据患者身高进行调整,故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体需要.有些医院则使用治疗车来完成采血或输液治疗,但这些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慧 苗桂萍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年27卷12期 1007-10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医学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时选择全麻的患者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手术后患者将进入复苏室进行监护观察,其中80%的患者在复苏室进行术后拔管,待完全苏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然而,在实际临床麻醉工作中,患者拔管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慧 齐华英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年12期 928-9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危重患者常因病情或治疗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和外出检查,而转运过程可增加患者猝死的风险[1]。院内转运主要包括各病区之间的交接、外出功能检查或治疗,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转运途中携带急救药品物品和设备仪器不够,有可能耽误抢救时机,极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祥 郑静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年25卷2期 68-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CPR)的开始,经过50余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虽有提高,但患者的生存率却不理想[1].因此,需要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现代医学的前沿技术,立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成成 王立祥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年25卷2期 96-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心肺复苏法(IAAC-CPR)作为一种新的心肺复苏(CPR)方法,能否改善心搏骤停(CA)兔的复苏效果.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心肺复苏组(STD-CPR,胸外按压)和IAAC-CPR组(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国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年25卷9期 556-5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是临床建立人工气道、实施临床麻醉、急救复苏、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而气管导管固定良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保证[1].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固定气管导管的方法是通过传统的一次性牙垫将气管导管用胶带进行捆绑固定,然后固定在患者的两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满 王立祥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年24卷4期 237-2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C-CPR)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LC-CPR)对窒息性心搏骤停猪复苏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指标的影响,初步评价腹部提压法对窒息性心搏骤停猪的复苏效果.方法 健康家猪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祥 刘亚华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年23卷6期 368-3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虽然现代化医疗条件越来越先进,但院外心搏、呼吸骤停的复苏成功率仍然不容乐观.对于肺源性心搏骤停患者而言,当无条件建立人工气道时,尤其是在经气管插管连接呼吸器通气前,尽早维持有效的肺通气极为重要[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幼良 王臻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年22卷10期 581-5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气管内插管是心肺脑复苏(CPCR)和麻醉时的重要抢救技术.抢救插管时要求中断心脏按压的时间越短越好,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国际复苏联盟在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提出:"作为一个目标,要将气管内插管的时间控制在10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祥 郑静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年22卷8期 449-4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在临床急危重病抢救中,特别是进行心肺复苏(CPR)时,能否及时、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成功与否.如何合理选择快速、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是确保临床药物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循环的一个重要保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媞 陈弟洪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34卷12期 939-940页ISTIC
【摘要】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临床胸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引流装置,由胸腔引流管和水封瓶两部分组成,通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可以引流胸腔内的积液、积气和积血,重建胸膜腔内负压,预防纵隔移位及肺萎陷,促进肺膨胀[1].胸腔闭式引流管是一条有弹性的无菌橡胶管,一端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诸海燕 罗慧群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24卷11期 1279页ISTIC
【摘要】 为了方便住院患者治疗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需要,病区往往根据临床特点设立病区备用药柜,而病区药品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目前医院病区备用药柜里大部分是针剂药品,各病区无统一储存药盒,而是由护士收集药房废弃的塑料药盒或网上购置的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越 王菲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24卷8期 962-963页ISTIC
【摘要】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140 个国家中居女性癌症发病首位,乳腺癌术后早期渗出较多,影响皮瓣血运,容易诱发切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推迟后续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及精神压力[1].因此,有效的引流是护理中的重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殷颖 何炼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24卷4期 463页ISTIC
【摘要】 电动负压吸引器(以下称吸引器)是临床护理常用设备,普通吸引器存在倾倒储液瓶内液体易外溅,增加污染、感染的几率;液体倒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清洗、消毒储液瓶,增加护士工作量;紧急吸痰时,需准备多种用物,耽误抢救等缺点.基于此,笔者对吸引器做了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玉环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24卷22期 2714-2715页ISTIC
【摘要】 外科清创术是常见外科手术,多用于开放性损伤,而意外伤害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同的污染,需要用大量0.9%氯化钠溶液、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以去除伤口内污物、血凝块、异物等,再行清创缝合术.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的创伤进行清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华 吴悠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24卷25期 3015页ISTIC
【摘要】 口腔门诊牙体牙髓器械通常采用单个塑封高压灭菌,保证了灭菌效果,但是却增加了灭菌成本.另外,由于其工作端形态相近,取用时需仔细辨别或发生错取而降低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工作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不仅反映在护理资源的利用方面,也反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利稳 申艳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24卷21期 2506页ISTIC
【摘要】 ICU患者往往需要接受胃管、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等各种操作,患者由于不适感可能会在无意识下拔管.为了防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临床上保护性约束使用普遍.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强制性的护理操作行为.为了保证约束患者的安全及舒适,不少护理工作者也设计了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梅 姚丽娟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827-83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可调压引流装置与负压球引流、引流袋引流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硅胶负压引流球、集尿袋、输液器的调节器,制作可调压引流装置.2015年1-12月,共选择1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手术通知单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