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3
- 3
- 1
- 1
- 1
- 7
- 7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毕婉君 郑玉成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12期 243-251页
【摘要】 对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肉桂乌龙茶挥发性物质的方法进行优化,并结合化学计量方法分析3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肉桂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应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对全自动热脱附方法中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冷阱温度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
【关键词】 肉桂乌龙茶;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丽 彭群华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4期 215-220页
【摘要】 新工艺九曲红梅茶的风味品质优于传统制法,但其风味化学特征尚未明晰.本研究以不同等级新九曲红梅茶和传统九曲红梅茶为材料,采用国标法评定茶样感官品质,测定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利用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津 王鹏杰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5期 876-8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BRI1-EMS-SUPPRESSOR1,BES1)家族参与调节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信号通路,在植物生长和应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BES1转录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丹 王鹏杰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5期 800-8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在茶树转录组测序基础上,以铁观音品种茶树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茶树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DI)的2个编码基因(CsIDI1和CsIDI2)的cDNA全长序列.CsIDI1的全长为1 378 bp,其开放阅读框(ORF)...
【关键词】 茶树;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茶叶香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子维 刘宝顺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1年40卷1期 100-111页
【摘要】 武夷肉桂是以福建省级茶树良种肉桂(Camellia sinensis cv.Rougui)鲜叶为原料制成的乌龙茶,具有"岩骨花香"的品质特征,深受消费者青睐.除茶树鲜叶外,武夷肉桂的品质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工艺,但生产加工过程中以绿叶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丹 李春苗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年25卷1期 92-95,1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反相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为工具,甲醇-水作为洗脱溶剂,通过C18 (ODS-AQ)填料从茶多酚中一步分离出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四种儿茶素单体.1.0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超 马春雷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6期 1229-12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测定同一生态环境下生长的31份茶树材料春、夏、秋3季1芽2叶时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同时制作烘青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影响绿茶品质季节问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结果表明,有27份材料的茶叶品质呈现出春季高于夏、秋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杰 陈丹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8期 1465-14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在茶树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铁观音’茶树品种的芽叶为供试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茶树的1条单萜合成酶(TPS)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TPS(GenBank登录号为KY829105).CsTPS基因全长2 077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罗娜 陈银翠 等 《茶叶通讯》 2021年48卷2期 247-252页
【摘要】 为明确一株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发酵液对茶树幼苗的促生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稀释倍数木霉菌发酵液对茶树幼苗株高、根长、根重,叶绿素总量,MDA摩尔质量浓度以及PPO、POD、PAL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稀释50倍的木霉菌发酵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向阳 宛晓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15期 4869-4876页
【摘要】 目前已鉴定的茶叶挥发性成分有700种左右,茶叶香气是由挥发性成分以一定的比例和含量组成的混合物,进而呈现出不同的茶叶风味.香气是茶叶的灵魂,关乎茶叶品质的优劣,影响消费者喜好度和选择性.茶叶挥发性成分的有效提取是研究茶叶风味及香气性能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丽 杜正花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10期 255-261页
【摘要】 以铁观音茶鲜叶为材料,采用不同工艺加工成乌龙茶、红茶和绿茶,运用感官审评法评定茶样的香气品质,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分析茶样中挥发性成分,研究铁观音茶香气品质及其主要挥发性组分的工艺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超 陈亮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年11卷3期 309-314,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保存的来源于广西的98份茶树资源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评价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地方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0,平均变异系数达到25.8%.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鹏辉 黄浩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8期 192-197页
【摘要】 以黄金茶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量化评价茶汤甜味强度,检测主要滋味物质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关系.结果 表明:不同厂家的黄金茶工夫红茶甜味强度差异明显;糖类甜味物质中麦芽糖含量最高,氨基酸类甜味物质中丝氨酸含量最高;甜味物质(包括单糖、双糖和甜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盼盼 郑鹏程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8期 198-205页
【摘要】 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ry,GC-MS-O)联用仪,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橘红茶及其原料的主要香气轮廓及挥发性风味...
【关键词】 橘红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嗅闻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小凤 唐茜 等 《食品科学》 2014年35卷7期 33-37页
【摘要】 为了解从浙江省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的绿茶适制性和制茶品质,以四川茶区主栽品种福选9号为对照,研究3个引进品种春梢(1芽1叶)所制绿茶的主要成分含量、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内含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丹 刘新 等 《食品科学》 2014年35卷8期 147-151页
【摘要】 建立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的绿茶全氮量的偏最小二乘定量分析模型.在4 691~3 959、5 126~4 848 cm-1波段区间内,光谱经过一阶导数与平滑处理后,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好,外部验证集样品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预测均方差(RMSEP)为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新凤 邵宛芳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3年41卷1期 12-13,116页
【摘要】 [目的]为了验证普洱茶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选取55只4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降脂药组、模型组、生茶组、熟茶组共5组,用普洱茶汤进行干预性试验90d后,空腹12 h,摘眼球采血...
【关键词】 普洱茶;动脉粥样硬化;apoE基因敲除小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凤 刘政权 等 《食品科学》 2020年41卷4期 214-221页
【摘要】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霍山黄大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子维 游芳宁 等 《食品科学》 2019年40卷13期 52-59页
【摘要】 做青是乌龙茶香气品质形成的核心工艺,为明确做青过程中摇青机械力对茶叶脂肪族类香气形成的影响,以乌龙茶品种毛蟹(Camellia sinensis cv.Maoxie)的鲜叶、摇青叶及未摇青等时间摊放叶(简称摊放叶)为供试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浩 余鹏辉 等 《食品科学》 2020年41卷12期 188-196页
【摘要】 为研究不同季节湖南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的香气品质特点,以春、夏和秋季保靖黄金茶1号一芽一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工夫红茶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3个季节工夫红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官审评考察不同季节对保靖黄金茶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