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
- 60
- 3
- 1
- 1
- 1
- 29
- 14
- 11
- 11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杜晓泉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较真实地反映了患者机体内气血阴阳功能变化,对准确辨证有重要意义。中医脉诊认为右手肺脾命,左手心肝肾。在临床中,根据双手寸关尺所对应之脏腑的不同,结合脉之形态不同。左关为肝,脉弦为气滞之理论,在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熊旻利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清·黄元御著《四圣心源》,清末民初的中医学家彭子益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现代医家李玉宾著《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三书,均强调人体脏腑气机运行遵循“左升右降”之理,被称为“圆运动学派”,其理贯通温病、伤寒及历代各大医派。同时三位医家均提出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效霞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脉枕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熠熠生辉。本文就脉枕文化作一浅谈,对脉枕的起源功用和文化寓意等进行浅述,使现代人更能全面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鲁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拟从诊脉部位,脉学诊断试验内容,试验设计方法以及研究评价三方面,探讨脉诊量化和标准化的临床试验研究和评价,以资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鲁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传统中医脉学的局限性下发展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的金氏脉学。从宏观上、微观上、整体性和具体性论证疾病,走出中医和西医真正的融合的一条新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也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简述了传统中医脉诊与闻诊,概述当代脉诊仪与闻诊仪的研究,提出当前脉诊仪与闻诊仪临床使用推广需要改善与提高,必须注意标准化、准确性与适用性三个方面。最后建议,由于脉诊与闻诊都与人体内部的振动相关,如果可以把脉诊与闻诊结合研究,或许可以为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该文拟从全景视野角度出发,着重探讨经方寸口脉及其变化,以古代经方脉学结合现代脉学知识对经方寸口脉的指感做出细致阐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京民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李时珍是我国十六世纪最伟大的医药学家,被称为"医中之圣"。《濒湖脉学》是他的最重要的脉学研究成果,本书通俗易懂,便于背诵,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学术成就,为脉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晗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现阶段,由于各种压力的增加,心身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所起的作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医心理脉象可以真实反映人体的机体形体结构及功能状态的相关信息,直接、准确的认识人体心理生理和心理病理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琪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弦脉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脉象,对诊治疾病有重要的意义。在临证时要辨别清楚生理性弦脉和病理性弦脉,才能更好地指导治疗。本文从文献、主病和现代研究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古今医家对弦脉的论述,望能有所启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京民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内经》将四时五脏脉分为平脉、病脉、死脉三种脉象,其对应于四时、五脏有各自的脉象形态、形成原理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内经》经文和注家注释的整理,深化对四时五脏脉的理解。以期对临床脉诊有所裨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阚文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通过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失眠的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从药物出现频次、药对组合、药物配伍进行综合分析,在总结古方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的治疗失眠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杜娟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中医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于个体的精神心理活动及部分行为活动的一种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医“形神统一”的理论。在明确中医五神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中医五神与精神心理活动的相关性,基于此,通过对五神病变的临床表现进行概括总结,阐明中医五神学说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阚文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脉诊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结合临床以及经络系统而产生,以解剖学和经络系统为指导,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本文通过对脉诊原理的浅析,探索脉象与疾病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文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以《伤寒论》条文为例,通过对脉证合参辨六经病机,脉证合参辨寒热真假,脉证合参指导治法的选择,判断疾病的传变、转归、预后。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脉证合参辨证思想在《伤寒论》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卢锦彬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的最后一诊,探究发掘切脉的真谛。笔者已在《道统中医》第一集和第二集里,有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阐述,可作为本文的铺垫。这里提纲掣领、重点放在“真理脉传”和“脉理传真”的发掘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鑫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系统总结分析了张仲景《伤寒论》中微脉的特征及主治病机,从而阐明了微脉作为一种独特的脉象,反映了各种不同的病理变化,对以后临床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阎兆君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志意辨证是多动、抽动、癫痫、躁狂、焦虑、抑郁、孤独、攻击、强迫、恐惧、癔症、排泄障碍、睡眠障碍等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相宜辨证体系的可能选择之一。志意脉诊诊法原理,重在诊脉象的统合、行动、态势、应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文倩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脉象是判断机体健康状况的依据之一,医学之要,贵于切脉。脉诊对于诊断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具有望、闻、问三诊所不具备的优势。每种脉象都有导致其形成的心理因素,将脉诊作为探释心理活动及思维状态的首选,必将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