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4
- 9
- 4
- 102
- 28
- 2
- 2
- 2
- 24
- 23
- 18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史艳平 严道南 《山东中医杂志》 2012年31卷1期 57-58页ISTIC
【摘要】 严道南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耳鼻喉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变应性鼻炎(AR)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玉燕 《陕西中医》 2010年31卷11期 1498-15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本文从肺脾肾虚的角度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病理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根据临床经验提出理论假设,并引用文献支持假设结论的成立.结论:本病是一种虚实夹杂证,肺脾肾虚是产生致病因素及疾病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主张治疗上采用消补兼施,以补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欣欣 朱有明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44卷5期 73-74页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探讨从痰饮论治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应用思路和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琳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18卷12期 2074-2075页ISTIC
【摘要】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其有急、慢性之分,本文所述之"鼻炎"是疾病病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不特指病名,且为后天所致,多有外感病史.历代医家治疗"鼻炎"尤重肺脏,并有"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之说.关于鼻与肺关系的论述,虽早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嗣周 尤敏 《河北中医》 2001年23卷7期 522-523页ISTIC
【摘要】 <篇首> 1994~2000年,我们对数例鼻衄患者(女性)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其鼻衄的时间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鼻衄患者在月经期间均可见鼻出血,且出血量多、色鲜红,检查可见鼻腔黏膜肿胀、充血.鉴于此类女性鼻衄的周期性变化,临床上我们采用局部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毋桂花 南志勇 《山西中医》 2013年29卷6期 38页
【摘要】 鼻鼽相当于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脏腑虚损,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邪气乘虚侵袭,使肺失通调,津液停聚,壅塞鼻窍,邪正相搏于鼻窍所致.本病虽表现在肺系,其病机变化与脾、肾也有一定关系.笔者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宝宽 周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3卷2期 32-33页
【摘要】 <篇首> 肺实者,宜疏邪祛痰利气.偏于寒者宜温宣,偏于热者宜清肃.肺虚者,应辨其阴虚、气虚而培补之.阴虚者,滋阴养肺;气虚者,补益肺气;气阴并虚者,治当兼顾.本文所述之面部皮肤病证多为肺经风热,肺失宣降,湿热浸淫,痰湿蕴结.治宜疏风清肺,化湿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振华 陈协云 《光明中医》 2010年25卷9期 1575-1577页
【摘要】 王行宽教授是中医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第二、第三批传授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教授精通中医学,对内科疑难杂症及危重症最为擅长,对杂症治疗另辟蹊径,常获奇效.尤以从肝论治杂病诸症方面有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占敏 《光明中医》 2009年24卷8期 1554-1555页
【摘要】 <篇首> 鼻衄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几年来,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从肝论治的方法治疗本病,颇获效验.现举例于下.1 木火刑金而衄刘某某,男,18岁,学生,2007年2月3日初诊.流鼻血6天,每日3~5次,每次10~60毫升左右.伴有急躁烦闷、口苦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晓东 《国医论坛》 2006年21卷6期 12页
【摘要】 <篇首> 笔者在临床上,观察鼻出血病人的全身症状,并进行辨证分析,认为其多因肝之病变而致, 故从肝论治,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从肝论治4法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蔚 陈震宇 等 《特别健康》 2024年21期 55-56页
【摘要】 耳鼻咽喉科在传统的辨证论治上,主要受《灵枢·五阅五使》的影响,将耳、鼻、咽喉分属肾、肺、脾等进行脏腑辩证.但在中医理论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各脏腑功能,而反应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上,则应在辩证用药时从心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疏欣杨 李得民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8期 4492-44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从风论治呼吸病的学术思想在业界影响很大.晁老根据60余年临床观察变应性鼻炎(中医称"鼻鼽")的中医病因证治特点,提出"风鼽"理论.晁老认为"风邪"是鼻鼽的重要病因,尽管临床上鼻鼽或见偏寒、偏热之不同,但总不离风邪为患.晁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梦乾 于小林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3期 1469-14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变应性鼻炎(AR)属于中医“鼻鼽”范畴,症状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为主,近年来AR发病率逐年上升,症状加重,病程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免疫、脱敏疗法具有局限性,中医药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胡定邦教授临证50余载,治疗AR经验丰富,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狄冠麟 朱振刚 等 《河南中医》 2022年42卷2期 314-318页ISTIC
【摘要】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方法主要有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内治法包括分脏腑论治和分证型论治,分脏腑论治有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肾论治等;分证型论治分为外感风寒型、风热郁肺型、脾气虚弱型、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12期 3702-37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晁恩祥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呼吸内科专家,对呼吸系统的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提出了独特的“从风论治”的理论,认为肺道实为鼻道之延续,治鼻治肺侧重点不同,但同有治风之理,常用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认为阵咳、顿咳、呛咳为风咳,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桐 张巍 等 《特别健康》 2020年36期 171-172页
【摘要】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是同时发生于上、下气道的过敏性疾病,是同一种疾病在两个部位的不同表现.张洪春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当从...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风邪;肺鼻同治,从风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刚 《新中医》 2016年48卷2期 185-187页ISTICCA
【摘要】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涕、鼻塞、鼻腔黏膜苍白肿胀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往往迁延难愈,临床医生深感棘手.该病属于中医学鼻鼽的范畴,其名出自《素问·脉解篇》,又名“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帅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8期 1564页ISTIC
【摘要】 “肺开窍于鼻”的中医理论提示鼻炎应从中医肺脏进行调理,“培土生金”进一步提示从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鼻炎可达到增强肺卫的作用,实现治病求本的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丹丹 焦聚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25年21卷4期 55-58页
【摘要】 小儿鼻鼽以鼻塞、流清涕、鼻痒、打喷嚏为主要表现,病因为卫闭阳郁、清阳不升、湿热蒸腾、瘀血阻络.水液代谢失常为流清涕的重要病因,内外风扰是引起鼻痒、打喷嚏的主要因素.据此制定祛邪开塞,以通为用治鼻塞;通调水道,引液归经止流涕;内外兼顾,祛风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晓婷 导师:张卫东 山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从鼻部症状、生活质量及情感部分三方面来评价从肝论治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从肝论治过敏性鼻炎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办法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文晶 导师:张卫东 山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从神论治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安全性的高低和临床治疗效果,来阐述从神论治AR对AR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评价从神论治AR和普通针刺治疗AR的异同。
方法:门诊纳入符合本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昭倩 高畅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5年33卷3期 217-219页ISTIC
【摘要】 小儿鼻衄发病多与脾胃有关,结合小儿体质禀赋及后天生活因素影响,我们认为小儿鼻衄主要在于脾胃纳运失常及升降失宜.治疗时胃热者以泻胃降火止血为主,脾虚者注重健脾益气养血,恢复脾胃之升降.配合外用药物可有效改善鼻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汪芗 2019中医针灸北京论坛 2019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从肝论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针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体征评分,鼻部总体症状和分类症状VA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关山 陕西省第三届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交流大会 2019年
【摘要】 过敏性鼻炎大多归属于中医学的"鼻鼽"、"风证"范畴,咳嗽变异性哮喘大多归属于"咳嗽"的范畴,二者常常同时伴发而存在,洪霞老师将本病的病因病机归纳为正虚、邪风、气壅、痰阻、血瘀五个方面,五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理论贯穿于整个病程,指导着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聪 张建英 等 《中医康复》 2025年2卷3期 60-63页
【摘要】 过敏性鼻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西医多以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药物治疗为主,虽能缓解一时症状但极易复发.中医治疗本病多从肺论治,张建英教授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过敏性鼻炎的核心病机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鼻窍失养,土不生金,卫外失司;并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黎 郭倩茹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15卷1期 100-103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肺-肠"轴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逐渐发现肠与变应性鼻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是中医相关研究较少,具体机制尚未阐述清楚.本文以变应性鼻炎鼻窍不利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着力点,基于"肺合大肠"及"肺开窍于鼻"理论,通过研究相关中医古籍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勾月 刘源 等 《山西中医》 2025年41卷5期 9-10页
【摘要】 黄春江教授系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名中医,入选"兴滇英才"计划,从事临床及教学近40年,尤擅长鼻病的中医诊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
【关键词】 黄春江;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鼻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欢 班斌斌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7期 111-116页
【摘要】 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五脏关系密切,脏腑之间相互为用、生克制化的关系,以及气机调畅的状态是该病治疗的关键,体现了"五脏元真通畅"防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结合该理论,认为该病病位在肺鼻,而相关的证、因、脉、治却与五脏功能失调关系密...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儿童;五脏相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中美 2017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2017年
【摘要】 从血论治是中医内治法的基本大法之一,笔者根据血的濡养、化神功能及耳鼻咽喉专科的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津血同源以及治风先治血等理论,结合二十余年临床经验,笔者认为血为五官智窍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血的化生、运行失常失常致使血不能濡养耳鼻咽喉之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