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4
- 5
- 3
- 35
- 22
- 13
- 12
- 11
- 20
- 16
- 12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凌韬 袁元辉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1期 135-140页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肺-肠轴"研究成果和基于该理论在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近年来研究肺与大肠关系的微生物、病理生理、免疫等以及基于"肺-肠轴"的哮喘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探讨"肺-肠轴"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哮喘中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 《中国食品学报》 2025年25卷7期 455-467页
【摘要】 近年来,益生菌复配技术因多靶点协同效应而成为食品、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梳理益生菌菌株复配的研究现状、生态学理论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形成共识.复配益生菌通过交叉喂养、功能互补及生态位竞争等生态学机制,显著提升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增强及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阳藻 导师:焦念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技术(硕士) 2011年
【摘要】 以往认为古菌仅分布于极端环境(如深海、热液口等)。但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古菌广泛存在于海洋生态系统中,如开阔大洋、沉积物等各种海洋环境。泉古菌Marine GroupⅠ(MGI)是目前已知分布最广、数量最丰富(最高可达原核生物总量的3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彭俊生 2010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评估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和胰腺的影响。 方法:64只SPF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SAP普通肠内营养组(EEN组)和SAP生态免疫肠内营养组(EIN组),分别于造模后第4天和第7天检测各组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开良 导师:张树义 华东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蝙蝠(翼手目,Chiroptera)作为哺乳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真正具有飞行能力的兽类,行夜行性生活,这种进化上的优势使它们利用了兽类中一个全新的生态位。蝙蝠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对蝙蝠的保护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兰娟 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 2005年
【摘要】 肠道在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又能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菌膜屏障抑制于肠道内,在此过程中肠道屏障起重要作用.肠道屏障包括肠道正常菌群、黏液层、肠上皮细胞层、肠道免疫系统、肠-肝轴、防御素(defensins)等,其功能主要在于防止肠道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原庆 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2004年
【摘要】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肠道免疫屏障的特点;免疫屏障的损害与肠道内细菌易位与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观察微生态制在治疗肠道细菌过度生长,改善肠道细菌易位及肠道免疫屏障方面的作用.结论:肝硬化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细菌易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肝硬化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晓雷 导师:彭俊生 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拟建立SIRS大鼠模型,并给予生态免疫营养剂,探讨生态免疫营养剂对肠屏障功能损伤和SIRS的防治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1.4mg/kg剂量的LPS静脉注射是制作SIRS大鼠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模型的较为理想可行的方法,该剂量下,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宗刚 导师:詹文华 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普通外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该项研究中,首先用静脉注射内毒素法建立了SIRS大鼠细菌易位的疾病模型.然后联合应用免疫营养和益生菌,以研究生态免疫营养(ecoimmunonutrition)对SIRS和细菌易位的影响.第一部分静脉注射内毒素法SIRS大鼠细菌易位模型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辉 王赞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8期 44-47页ISTICCA
【摘要】 先天性巨结肠是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肠神经节细胞缺如引起功能性肠动力紊乱的疾病,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病变肠管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的缺乏引起病变肠管的痉挛.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管.针对先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忠芸 崔凡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21卷4期 168-172页ISTIC
【摘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肠道CD4+T细胞被大量破坏,黏膜屏障损伤、免疫功能障碍.这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肠道上皮细胞和肠道黏膜免疫组成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从而微生物易位、免疫激活.肠黏膜损伤和微生物易位的水平与非艾滋病合并症的风险...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肠道微生态;肠黏膜屏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智慧 符立发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4卷6期 1300-13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期以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被认为是一种胞外菌.最近研究表明,H. pylori能进入到宿主细胞内,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和药物的杀伤,形成稳定的胞内生态位,并可以重新释放到细胞外导致反复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湉 于兴志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25卷8期 2743-27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为了探究补土雅解方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大鼠的肠道屏障调节作用.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 g·kg-1),补土雅解方高、中、低剂量组(40.5、20.25、10.125 g·kg-1).采用盐酸林可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海伦 刘星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1卷8期 11-14页ISTIC
【摘要】 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s,TDLNs)是肿瘤抗原首先进入的二级淋巴器官,其作为机体免疫监视的枢纽,是决定肿瘤免疫的关键初始部位.研究表明,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会通过多种途径驯化淋巴结中的基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鎏佳 吴佳慧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年44卷9期 999-10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测序技术和独立培养鉴定方法的出现,人们发现许多细菌相关感染都表现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同时,人体原驻微生物群与感染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病程.相较于单一微生物感染,混合感染通常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和患者预后较差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多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文 刘江凯 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26卷9期 1170-1174页ISTIC
【摘要】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细菌易位是肝硬化SBP发病的重要机制.本文查阅了近年来相关文献,阐述了肠道菌群紊乱、胆汁酸代谢失调、肠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在S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婷婷 赖东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38卷8期 967-9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机体中肠道菌群的总细菌数约为100万亿,远超人体细胞总数,在人类的进化、发育、代谢和免疫防御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甚至还可进一步影响各种疾病的转归.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生态系统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转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发现,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雨 李梦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8年38卷6期 107-1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中主要的一大分类, 在食品、医药和饲料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乳酸菌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如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消化、抗高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黏附或降解有害物质等.近年来研究表明, 乳酸菌能够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雨 王堃锟 等 《疾病监测》 2025年40卷5期 594-6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13株病例来源霍乱弧菌Ⅵ型分泌系统(T6SS)功能表达与毒力因子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菌株的序列型(ST)分型、弧菌致病岛、CTXΦ与T6SS组成.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细菌竞争实验检测T6SS功能活性及其介导的种间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占国清 谭华炳 等 《医药导报》 2014年12期 1602-16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究胸腺肽α1联合微生态制剂预防肝衰竭并发感染的效果。方法125例肝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胸腺肽α1及培菲康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感染严重程度、感染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2期 125-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肿瘤的转移和复发通常导致靶向肿瘤的局部治疗(手术、放化疗等)显得苍白无力。正常的机体可以看作是一个进化演进的生态系统,每个组织器官则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生态位,正常的组织细胞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该生态位,形成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肿瘤细胞可以看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夏飞 连娜琦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年29卷12期 1644-16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慢性肝脏疾病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在肝脏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的产生能够激活体内免疫系统,导致促炎症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志发 谢勇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6卷18期 2067-2070页ISTICPKUCA
【摘要】 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相关,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胃癌等.目前随着传统三联方案及其他方案的广泛使用,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根除率日益下降.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同幽门螺杆菌竞争结合位点、抑制幽门螺杆菌所致炎症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静 樊均德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2年36卷1期 143-1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5-羟色胺(5-Hydroxytryp tamine,5-HT)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参与各种精神活动的调节如学习、记忆、痛觉传导、睡眠、摄食、行为等,同时还调控动物的生长及性腺的发育[1-4].1953,Twarog和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贺梅 刘运秋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年20卷9期 1337-13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恶性肿瘤患者肺部、泌尿道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外来因素作用,使机体微生态失衡,会引发真菌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8.72%是主要病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 宋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年8卷2期 150-151,14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乳酸杆菌是在人及动物的阴道、胃肠道、口腔等湿润黏膜表面生长的厌氧菌,近年已确定的从阴道内分离出的乳酸杆菌有16 种,其中能产生H2O2的乳酸杆菌在维持阴道自净及抗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1].正常阴道菌群是以乳酸杆菌占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静 何敏 《水生生物学报》 2007年31卷5期 744-7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俗称"雅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主要分布于大渡河、青衣江水系上游,以动物性食性为主.因其生长缓慢,肉质鲜嫩,深受人们喜爱.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其资源量急剧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勇 朱伟云 《生物技术通报》 2006年4期 73-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哺乳动物胃肠道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它们在营养、生理、免疫等方面对宿主起着有益作用.传统上,胃肠道菌群研究主要依靠培养技术.近来,一些基于16S rRNA(D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菌群的研究,这些技术主要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 梁庆红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06年24卷4期 333-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肠道是人体巨大的细菌库,健康状态下因其完善的微生态平衡、完整的肠粘膜屏障和成熟的免疫功能,这些细菌被有效地限制于肠道内,但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正常居住在肠道中的原籍菌可穿过相对完整的肠粘膜上皮进入组织,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器官和血流,可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俭 王琳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5年17卷2期 102-102,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肝脏细菌易位的影响,探讨神经-内分泌-代谢-微生态-免疫网络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氢化可的松制备小鼠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造成肝脏细菌易位;观察四君子汤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和细菌易位的控制,同时设自然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