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1
- 2
- 38
- 19
- 8
- 7
- 4
- 39
- 27
- 20
- 14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殷兆芳 吴士尧 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9年18卷2期 146-149,1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射血分数<40%)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和长期规律随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长期随访23例不能耐受ACEI的CHF患者...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丛洪良 杜纪兵 等 《天津医药》 2008年36卷6期 454-456,插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冠脉微血栓模型,观察冠脉微血栓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对心功能的影响,并观察替米沙坦对微血栓形成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冠状动脉注射月桂酸钠400 μg后,随机分入微栓组和替米沙坦组(饮水中给药10 mg·kg-1...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冠状血管;血栓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仲崇俊 蒋庚西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7卷5期 401-403,4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兔颈部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基质金屙蛋白酶-2(MMP-2)、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表达的影响,探讨AT;受体拮抗剂干预移植静脉再狭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行颈部自体静脉移植手术,...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移植,自体;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 赖泽仁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4期 5855-58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和富马酸比索洛尔单用及两药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血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富马酸比索洛尔组和联合用药组3组,每组分别用药4周.结果: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8...
【关键词】 联苯化合物/治疗应用;四唑类/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16卷7期 33-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4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mg,1次/d,治疗前后分别用标准的袖带水银柱测量血压两遍,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高血压;肥大,左心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晓 姜海 等 《天津医药》 2008年36卷3期 195-19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规律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为干预因子,观察其对心房重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20例,3组患者均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每例患者在ARB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国添 谢秀梅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23卷4期 314-3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的疗效.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SD大鼠DCM模型.13周后,大鼠分为4组:A组为正常大鼠,B组为DCM大鼠,均不予药物干预;C组、D组均为DCM大鼠,C组予以培哚普利,D组予以培...
【关键词】 心肌病,扩张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华丽 吴伟利 等 《临床荟萃》 2007年22卷19期 1431-143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现在认为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在心肌重构和心功能恶化的恶性循环中起关键作用[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RAAS中最主要...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娟 刘进军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8卷11期 1002-10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压力超负荷性肥大心肌细胞表面AT1和AT2受体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方法:构建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模型,于不同时间点急性分离心肌细胞. 采用RT-PCR法观察肥大心肌细胞中AT1和AT2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结果:随着大...
【关键词】 心肌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2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路芬 李庆祥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26卷2期 90-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多态性与唐山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入选研究对象581例,其中正常对照人群291例,EH患者290例.所有研究对象用常规方法提取白细胞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
【关键词】 高血压,原发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多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玉田 李三祥 等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6年20卷8期 9-1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1型受体(AT1)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整个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饲养8周,筛选出有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把所有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糖尿病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5年12卷1期 21-2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AT1)受体拮抗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AT1受体拮抗剂代文组(口服代文80 mg/d)、ACEI洛丁新组(口服洛丁新...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霞 林朝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5年14卷5期 498-50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o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是一种新型降压药物,具有降压平稳、副作用小、使用方便、耐受性好等优点,且有延缓甚至逆转心室重构、降低血尿酸、改善血管运动功能等降压以外的作...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心血管疾病;肥大,左心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健 方明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年12卷1期 57-60页ISTICCA
【摘要】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不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血压病及其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测定148名高血压病患者和164名正常血压对照者的血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测定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重量指数;聚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则伟 黄元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19卷3期 186-18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在心力衰竭(心衰)的病理生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治疗心衰患者的基石.然而,心衰继续向前发展,可能是由于ACEI不能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生成,使...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彬 左晓琴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23期 3558-3560页
【摘要】 目的 了解蒲江县人民医院被托管1年来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医院托管模式对房颤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托管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该院内科住院、资料相对完整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被拖管前2010年1...
【关键词】 心房颤动;心律失常,心性/治疗;华法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19卷3期 270-273页
【摘要】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活性物质,其受体亚型的作用及信号途径各有特点,不同受体经同一信号途径的作用意义也不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 type 2 receptor,AT2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杰 伍晓靖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16年32卷11期 653-6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瘢痕疙瘩中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与胶原沉积的相关关系. 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9例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和13例游离皮肤移植患者的正...
【关键词】 瘢痕疙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血管紧张素,1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诚 高杰 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5年34卷2期 152-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包括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药(MRA)的应用现状.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2014年3月入住本院心血管...
【关键词】 心肌梗死;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静 杨霞 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3年29卷2期 119-1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将健康成年的雄性S...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纤维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林双 向光大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年27卷10期 833-8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观察3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7名对照者血清β1肾上腺素能(β1)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 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素C(Cys-C)的关系.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β1和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明...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肾上腺素能β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峰 陈旭林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11年27卷2期 88-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途径在介导巨噬细胞促炎因子产生中的作用和初步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 264.7分为4组,每组3个培养皿,均采用含体积分数10%FB...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血管紧张素,1型;巨噬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智 代莉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29卷4期 305-3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Janus激酶-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30周龄WKY大鼠13只,设为WKY对照组;30周龄SHR 26只,随机分为SHR对照...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Janus激酶类;衔接蛋白质类,信号转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华 刘丽丽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29卷8期 683-6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短期过量饮酒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机制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保护作用.方法 2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10只、酒精组10只、低剂量缬沙坦组(LD组)11只和高剂量缬沙坦组(HD组)11只;...
【关键词】 心肌病,酒精性;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超声心动描记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宏光 邢雪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9年18卷2期 190-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及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Ⅰ receptor,AT1R)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关键词】 癌,肝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血管紧张素,1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月红 関常司 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8年24卷10期 751-7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在肾近曲小管Na+-HCO3-转运中的作用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胞质磷脂酶A2α(cPLA2α)通路对其调节的机制.方法 从野生小鼠和血管紧张素1α型受体(AT1aR)基因缺陷小鼠分离新鲜单根肾...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磷脂酶A;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加庆 岩下乃夕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7年23卷2期 110-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治疗延缓糖尿病状态下胰岛功能的进行性衰竭和血糖持续升高的有效性和机制.方法 将8周龄的db/db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6周坎地沙坦酯(1 mg/kg体重)或安慰剂灌胃治疗,同窝出生的8周龄的db/m小鼠作为非糖尿病对照...
【关键词】 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电萨 秦俭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年26卷11期 859-8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酯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效应.方法 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模型,共33只,将术后24 h存活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纯AMI组、奥美沙坦酯1 mg·kg-1·d-1组(奥美沙坦酯Ⅰ组...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内皮,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刘昌慧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6年25卷8期 618-6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探讨伊贝沙坦对SHR肾脏ACE2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20只14周龄雄性SHR分为SHR组和伊贝沙坦组,各10只.伊贝沙坦组每只大鼠予以伊贝沙坦50 m...
【关键词】 大鼠,近交SHR;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肽基二肽酶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远 赵明明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19年21卷4期 603-6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阻断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单用RAS阻断剂.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本院门诊使用单独RAS阻断剂6个月后改用双重RAS阻断剂的IgA肾病患者病例资料,对比患...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IG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