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4
- 3
- 36
- 11
- 5
- 2
- 1
- 12
- 10
- 8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捷 管立人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年25卷1期 77-7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在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南坪县对歌乐山司蛉的生态进行调查时发现,该蛉于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均可查见,以8月中旬为密度高峰,季节全长逾4.5个月.该蛉为野柄型,垂直分布,最高为1 640m.白天的栖息场所主要是山洞及河岸的巨石基部,居民点内难以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蓝玉清 黄金波 《浙江预防医学》 2013年25卷1期 36-36,5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淡色库蚊、白纹伊蚊是两种完全不同习性的但均喜吸人血的蚊种,在丽水市为优势蚊种.由于淡色库蚊在夜间吸血而白纹伊蚊在白天吸血,人们灭蚊防蚊的措施有所不同,可能产生的抗药性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化学杀虫剂用于防制蚊子等卫生害虫是最常用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叶群 朱佳贤 《浙江预防医学》 2013年25卷5期 32-34页ISTIC
【摘要】 淡色库蚊是湖州市的优势蚊种,它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尤其是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其吸血的习性,既对人造成了危害,又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在蚊类的防治方面,杀虫剂是现在的常用手段,在控制蚊媒传播的疾病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大量和不合理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振洲 储宸一 等 《军事医学》 2012年36卷8期 613-61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西藏林芝、墨脱一线山地蚂蟥生态习性及危害状况,为研究和制定防治方法提供数据.方法 沿G318国道,采取"线路法"、"点线结合法"及"访问法",同时记录调查时的地理经纬度和实时环境温度和湿度.结果 与结论西藏林芝、墨脱的山地蚂蟥的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立人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10年37卷2期 65-67页ISTICCA
【摘要】 该文记述了作者以往在自蛉生物学的调查研究工作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涉及自蛉的季节消长、栖息习性、吸血、寿命、生殖和白蛉体内外的寄生物等内容,可作为以往的调查研究工作的补充,并对今后有关白蛉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令要 谭梁飞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9年16卷4期 219-223页ISTICCABP
【摘要】 采用孕蚊粘捕器和诱卵器研究白纹伊蚊的产卵习性,结果显示白纹伊蚊的产卵行为具有明显的白昼性特点.室内白天的产卵量占整个产卵量的95.94%;现场白天的产卵量占全部产卵量的91.90%.白纹伊蚊的生殖营养周期平均为4.22天.吸血后第3天5.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张继军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8年14卷5期 357-3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查明青海省蠓虫本底,为平战时控制蠓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帐诱法、网捕法、诱蠓灯诱捕法,人诱法和畜诱法.结果 调查获得青海省双翅目蠓科7属43种,即细蠓属14种,库蠓属14种,毛蠓属8种,须蠓属3种,短蠓属2种,贝蠓属和铗蠓各1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宫占威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7年14卷4期 218-224页ISTICCABP
【摘要】 本文以人帐诱、畜诱、灯诱和网捕等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原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铁路沿线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分布与活动规律.结果共发现吸血双翅目昆虫4科8属52种,其中蚊科3属9种,蠓科2属24种,虻科4属10种和蚋科1属9种.优势种在沱沱河地区为沱沱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龙 董言德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年18卷4期 272-27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动物及动物血液对蚊虫的引诱作用,探讨蚊虫对动物宿主的嗜血习性.方法 以不同动物血液引诱实验室饲养的蚊虫,以不同动物进行野外现场引诱蚊虫实验.结果 实验室内淡色库蚊对猪血的吸血率最高,为51%,其他依次为人血、狗血、绵羊血和牛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泰 刘作功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年12卷3期 230-2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和分析山东不同地区蚊类的嗜血习性,并对常见蚊种选择吸血宿主的嗜好作出判断.方法用人帐诱捕法、人体诱捕法、网捕法、人工小时法等采集不同场所的蚊虫,鉴定蚊种后,将其杀死作胃血沉淀试验,对血源相近的宿主在不易鉴别时,采用凝集抑制试验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军 梁青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年17卷4期 329-33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沂河沿岸淡色库蚊生态习性,为有效控制蚊虫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帐诱捕法观察淡色库蚊吸血高峰及规律;采用挥网法调查淡色库蚊密度、季节消长、群舞交配等情况.结果 淡色库蚊幼虫于5月份出现,11月份消失.越冬成蚊4月份开始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旭 刘国平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年12卷2期 130-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吉林省东部5县(市)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昆虫网捕法采集吸血蠓.结果在吉林省东部5县(市)采获吸血蠓25 131只,计2属22种,其中珲春市分布14种,图们市分布11种,安图县和敦化市分布均为9种,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彬 汤林华 等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6年33卷4期 171-1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云南省勐腊县微小按蚊A、C种群密度高峰及其与当地疟疾发病的相关性,并比较微小按蚊A、C的嗜血习性.方法 在云南省勐腊县选取人房,逐月收集微小按蚊,以复合PCR方法分子鉴别其为微小按蚊A或C,观察密度高峰;收集当地疟疾发病情况,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波 朱泰华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04年4卷5期 528-5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的生态习性. 方法蚊媒调查方法. 结果横琴岛嗜人按蚊主要孳生于水质清凉、遮阴良好的淡水沟溪及有丰富水体的香蕉地和甘蔗地等.属人、牛血兼吸品种,趋吸人血比例为 76.34%,吸血后外逸比例为 92.77%,夜间吸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继军 石淑珍 等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19卷11期 668-670页ISTIC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地区蠓类的活动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网捕法.结果:调查发现蠓科4属28种,即吸血蠓2属22种,非吸血蠓2属6种;其中细蠓属14种,库蠓属8种,毛蠓属5种和铗蠓属1种.观察阐述了当地蠓类的一日活动规律与季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峰 陈晓光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年13卷13期 68-70,73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横琴岛嗜人按蚊生态学特性以及与陆地嗜人按蚊基因组DNA的差异.方法:生态学调查以及统计学方法研究嗜人按蚊生态学习性;用RAPD-PCR的方法,比较横琴岛嗜人按蚊与陆地嗜人按蚊基因组DNA的差异.结果:横琴岛嗜人按蚊吸人血又吸牛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立新 韩俊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2年2卷4期 237-2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昆虫生长调节剂S-31183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淡色库蚊成虫吸血和产卵及卵的孵化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中,用S-31183作用于雌、雄成虫后,观察其对成虫吸血、产卵和卵孵化的影响.结果成虫以分子质量数低于0.1×10-9浓度的S-31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平 王春梅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1年12卷3期 205-20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种群的生态习性。方法: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挥网法。结果:在6个市县采获吸血蠓412 989只,计2属35种,刺螫库蠓(36.5%)和不显库蠓(36%)为优势种群。不同生境、场所和月份的蠓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晓光 陶琳 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4期 309-30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凡是有人的地方,几乎都有蚊虫活动,有些蚊种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除骚扰及吸食人血外,有的是传播疾病的媒介.人们进行从事蚊虫生态习性、防治蚊虫及对其传播疾病等研究,均需饲养大量蚊虫以供实验用.而蚊虫的饲养,饲血器至关重要.1 材料和方法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涛忠 蒙全标 《贵州医药》 2001年25卷1期 74-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都柳江河谷地区嗜人按蚊成蚊的生态习性.方法应用按蚊成蚊调查方法,对嗜人按蚊成蚊的生态习性进行研究.结果该地区嗜人按蚊成蚊的季节消长呈双峰形,5月有一小峰,10月达密度高峰;6~9月栖性以室外吸血,室外栖息为主要;6~9月叮入率室外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媛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0期 117页
【摘要】 宠物犬的饲养者,经常带着宠物犬到草坪上溜达,有时会发现宠物犬的嘴部、眼皮、耳朵、前后肢内侧等部位有大小不一的球形突起,不知是何物,向笔者询问.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病的防治作一介绍,让宠物饲养者有所了解.1 有关蜱的生活习性蜱一般蛰伏在草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雯丽 李丽 等 《新疆农业科学》 2012年49卷11期 2140-2145页
【摘要】 [目的]调查新疆疫区感染牛(牦牛)的体外寄生虫璃眼蜱优势分布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内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及危害.[方法]采用人工饲养蜱虫、寄生虫病病原(粪便)常规检查技术,进行疫区璃眼蜱优势分布种生活习性及牛(牦牛)体内寄生虫病调查.[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能雄 林云钦 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9卷2期 8-11页CA
【摘要】 [目的]-研究本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种群的生态习性,为控制登革热流行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监测点,观察白纹伊蚊幼虫的生态习性,调查与记录其生活史、季节消长和孳生场所.[结果]-白纹伊蚊生活史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蚊期,其中卵、幼虫和蛹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娜 程睿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18年18卷2期 182-187页ISTICPKUCA
【摘要】 蠓虫是重要的吸血昆虫,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由于蠓虫可以通过吸血而传播多种人或动物性疾病,因此蠓虫也是重要的医学昆虫.本文重点叙述了蠓虫的生活习性,国内外蠓虫的种类,特别介绍了国内外吸血蠓虫及其传播的病毒,由蠓传病毒所引起的人类和动物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仰青 柳小青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年29卷3期 267-27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不同生境蠓科昆虫的分布及其季节消长等生态习性,为预防和控制蠓及蠓传疾病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2009-2012年在南昌市城区5种生境内采用灯诱法对蠓科昆虫进行监测,每月监测2次,上、下旬各1次.利用SPSS 19.0和Ex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少森 周水森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年28卷3期 216-219,25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云南省中国-缅甸(中缅)边境地区微小按蚊种群密度及其生态习性,为该地区疟疾输入继发传播风险评估及制定有针对性的媒介控制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选择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腾冲市的5个乡作为调查点,每个乡选取2个自然村,于2015年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建 王怀位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年23卷2期 152-1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下中华按蚊的吸血情况及其吸血后生殖营养周期和寿命等生物学性状,为判断温度对吸血中华按蚊生态习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温度为19、22、25、28、31℃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室常规饲养中华按蚊的吸血率、生殖营养周期和吸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璐 谭梁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年22卷4期 366-367页ISTICCSCDCA
【摘要】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我国大陆地区登革热病毒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分布纬度广,从我国南方向北至沈阳市,西北至陇县、宝鸡市,西南至西藏自治区都有分布[1].为了防止登革热的发生,各地疾病控制机构对白纹伊蚊开展了大量的饲养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崇星 2013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不同蚊种表现不同的吸血习性,而近年来随着杀虫剂的广泛应用和环境改变又将导致蚊虫吸血习性的改变,使原来有效的防制效果降低或消失,同时,淡色库蚊是山东班氏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然而对淡色库蚊的昼夜活动规律尚不了解,因此了解山东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崇星 2013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不同蚊种表现不同的吸血习性,而近年来随着杀虫剂的广泛应用和环境改变又将导致蚊虫吸血习性的改变,虫种转换等问题,使原来有效的防制方法效果降低或消失,因此了解当地蚊虫吸血习性及吸血趋性的变化对选择有效防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于2012年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