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4
- 23
- 11
- 2
- 158
- 30
- 23
- 2
- 2
- 63
- 56
- 56
- 26
- 2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长明 谢尚举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36卷3期 343-35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芒针对急性脊髓损伤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PI3K/Akt和MAPK/ERK信号转导途径是否参与芒针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芒针促脊髓损伤修复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将1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鸿康 傅云其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35卷3期 314-316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长针深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长针(75 mm)深刺刺激脊神经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仲大奎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35卷9期 1059-106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巨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 House-B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斐 周令尧 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17卷6期 5-7,11页
【摘要】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属中医"肩痹"范畴,亦称"冻结肩""五十肩".大多数患者在当地医院只针刺患侧肩关节局部穴位,效果一般,甚至会加重.临床上,笔者通过巨刺运动疗法配合皮内针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玉凤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15期 29-30页
【摘要】 目的:观察巨刺配合燎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巨刺犊鼻配合局部燎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4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阳 张淼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9期 839-84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7.9%,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慧敏 冉明山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31卷10期 46-48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巨刺运动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差异. 方法:选取78例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常规组)和巨刺运动疗法(治疗组)治疗,同时配合肩部功能锻炼. 于首次治疗前后、2个疗程后、末次治疗后( 4个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冉明山 赵臣来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23卷19期 2056-20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巨刺运动疗法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疼痛及关节功能活动的即刻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巨刺运动组30例和常规针刺组30例.巨刺运动组选取阿是穴的健侧对应点,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常规针刺组取肩贞、肩髃、臂臑、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荣 谢远见 《中医药导报》 2013年19卷12期 92页ISTIC
【摘要】 落枕又称“失枕”,临床发病率较高,多发于青中年,常表现为突感一侧颈项部僵硬,颈部活动明显受限,转侧、屈伸动作困难,严重者疼痛可向同侧肩及上肢扩散.笔者采用巨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艾 李里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12期 26-27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巨刺法对丘脑卒中后感觉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伴有感觉异常的丘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患侧治疗,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针刺治疗,针刺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麻木感、板滞感、疼痛两组感觉异常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 刘国成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31卷9期 631-63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巨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醒脑开窍组穴基础上采用巨刺治疗,对照组在醒脑开窍组穴基础上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越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46卷4期 60,6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巨刺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而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药结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巨刺法.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中亚 胡奋强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31卷11期 826-82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巨刺、短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巨刺、短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红 谭远飞 《吉林中医药》 2012年32卷11期 1159-116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巨刺一针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落枕的临床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针刺外关穴并配合刺络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相应穴位治疗.观察2组的疗程与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而对照组为9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明柱 洪珏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2年1期 58-61页ISTICCSCD
【摘要】 Contralateral Needling is an ancient needling method recorded in Nei Jing (Inner Canon).It said in the Guan Zhen chapt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术峰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28卷5期 18-2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循经远端选穴配合运动疗法在缓解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疼痛、肿胀的作用,并观察对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整体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120例患者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疼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伏升文 雒荣东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37卷11期 79-80页
【摘要】 方法:探讨和分析巨刺法结合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参考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参考组实施巨刺法治疗,对研究组实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国 朱玉林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27卷9期 40-41页ISTIC
【摘要】 <篇首> 麦粒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名睑腺炎,中医称"针眼"、"土疳"等,笔者2005年3月至今以患侧近处刺血加健侧透穴巨刺治疗麦粒肿7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娇 李波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30卷3期 160-16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与常规针法的比较,观察巨刺导引复合针法促进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治疗组采用巨刺导引复合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蓉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29卷2期 73-73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面肌痉挛是针灸科常见病.笔者将<内经>中毛刺和巨刺法结合,治疗面肌痉挛3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3 d,最长10年.所有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怡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年17卷11期 81,101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巨刺、缪刺为古代传统针刺方法,均为机体一侧有病,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交错而刺的刺法,其中巨刺者刺其经,缪刺者刺其络,近年来,临床混用两种刺法者较为普遍.为此,笔者通过重温<内经>相关理论及针灸临证,加深了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阳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27卷6期 33-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观察巨刺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巨刺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0例.对照组取足三里、合谷、阳白、颧髎等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刺对侧相应穴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宝键 《北京中医药》 2008年27卷7期 542-543页ISTIC
【摘要】 <篇首>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的邻近组织受累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出现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甚至瘫痪、或出现眩晕等的综合证候群.此病发病率高,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容易复发.笔者采用巨刺液门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向丽 《吉林中医药》 2007年27卷7期 49-49页ISTIC
【摘要】 巨刺法即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源于《黄帝内经》,是以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为取穴依据的,是针灸配穴方法中左右配穴法的特殊应用.巨刺法在针灸临床上可治疗各部位软组织的闪挫伤、关节扭伤、偏头痛、落枕、耳聋、牙痛、咽喉肿痛、面瘫、半身不遂及各种痛症等多...
【关键词】 巨刺法/治疗应用;针灸疗法;左右配穴法/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翠芳 孙亚曼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21卷11期 26-26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肩周炎临床常见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笔者近5年根据<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变."巨刺是古代九针之一,以左右交叉经脉取穴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兹简述于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光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3卷6期 538-53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巨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30例与毫针常规针刺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及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作用,但巨针组明显优于毫针组(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光涛 杨翊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23卷2期 15-16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远道辨经巨刺法配合TDP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4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辨经组76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给予远道辨经巨刺配合TDP治疗和局部取穴针刺配合TDP治疗两种方法.结果辨经组愈显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秀媛 高焕民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19卷6期 560-561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在缺血性脑损害的预防和治疗中,"预防性脑保护"概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它是指应用某些药物或非药物疗法,使缺血损害程度减轻,增强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存活能力,从而使预后得以改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培锋 刘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6期 142-144页
【摘要】 巨刺法为《黄帝内经》记载的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一种治疗方法,指在针灸经络理论指导下取病变对侧相应的穴位行针刺、艾灸等治疗疾病的方法.人体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有左右交叉支配特性,神经科疾病,应用巨刺法治疗,疗效肯定.近7年巨刺法在面神经炎、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光亭 马元 《山东中医杂志》 2003年22卷10期 609-61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的效果与机制.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和毫针巨刺组对比观察.结果:巨针组与毫针组均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但巨针组明显好于毫针组(P<0.05或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