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37
- 4
- 2
- 1
- 1
- 7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廖晓明 廖进宝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18卷2期 150-1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病例资料[例1] 男,39岁.2日前晚餐饱食,当晚睡前感双下肢麻木疼痛,半夜乏力不能下床排尿,伴背部肌肉疼痛,次日清晨上肢无力.2周前有感冒史.当地卫生院疑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给予地塞米松10 mg及10%葡萄糖1 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明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33卷6期 32-33页ISTIC
【摘要】 <篇首> 自1989年Wenckebach借助颈部血管搏动的观察,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房室传导阻滞即文氏传导.其后他和Hay同时发现了房室传导阻滞的第二种类型,在房室传导"漏博"前房室传导时间无进行性延长.1924年Mobitz结合这些早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燕红 何方田 等 《心电与循环》 2017年36卷3期 188-190页
【摘要】 选取3例不同情况下双腔起搏器开启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心电图表现,其中例1是在4个心动周期有2个起搏P′波顺传受阻;例2是起搏P′波顺传文氏型房室阻滞;例3是窦性P波顺传二度阻滞伴室性逸搏干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友元 邱惠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18卷3期 135-13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例1 女,25岁.发热、关节疼痛2周.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膝及右肘关节有压痛,无红肿.血沉65 mm/h,ASO>1.099 U/L,C反应蛋白76 mg/L.临床诊断:风湿热.心电图Ⅱ导联(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德心 《四川医学》 2001年22卷4期 38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现将我院1992~1998年10月甲亢伴周期性麻痹(简称甲亢周麻,下同)11例13次住院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24~57岁,平均36.7岁.其中农民4例,工人5例,干部2例.仅2例无明显甲亢症状,其余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秀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3卷4期 421页ISTIC
【摘要】 <篇首> 1病历报告患者,男,24岁.病毒性心肌炎.附图为Ⅲ导联连续记录,窦性心律的频率约75~97/min,夹有QRS的P-P短于不夹有QRS的P-P.QRS慢而较为匀齐,除几次提前发生的QRS外,频率均约42次/min,其与P波无关,为交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沈锋 《心电与循环》 2016年35卷2期 146-147页
【摘要】 如梯形图所示,本例心电图P波规律出现,R1、R3、R5、R7、R9、R11、R12、R13、R15、R17、R19 QRS时间140ms,终末粗顿,在MaVF呈rS型,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R2、R6、R8、R14、R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铁英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3期 296页
【摘要】 心脏传导阻滞是由解剖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窦性冲动不能沿房室传导系统或心室内传导系统正常下传兴奋心室,表现为传导减慢或完全中断而出现程度不同的房室或心室内传导阻滞,可为暂时或永久性,常伴有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按传导阻滞发生部位分为:①窦房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艳丽 杨林森 等 《心电与循环》 2015年4期 284-286页
【摘要】 患者男性,41岁,因反复心悸、胸闷、气短5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后查动态心电图(图1)A、B、C、D为一段连续记录的动态心电图,P波形态一致,P波频率由快变慢过程中,P-R间期是逐渐延长的,并伴有 QRS-T波群的脱落。P-R 间期在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巢淑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13卷9期 104-105页
【摘要】 <篇首>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叫文氏型阻滞,它的心电图特点是一系列P波下传心室时,P-R间期依次逐渐延长,直到1个P波被阻滞,发生1次心搏脱落(P波后无QRS波群).这称为一个文氏周期.心搏脱落后的第一个搏动的P-R间期缩短,嗣后,P-R间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忠杰 王慧 《心电学杂志》 2009年28卷1期 55-57页
【摘要】 <篇首>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是一种易伴发不典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反复搏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等多种心律失常的心脏电生理现象.现已明确,形成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区域不仅仅局限在房室结内,而是包括了房室结及其周围的组织,故不宜称为房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红 尹琼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13卷25期 824页
【摘要】 <篇首> 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较常见,新生儿出现快频率依赖性文氏型房室阻滞则较少见,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患儿,男,足月顺产,出生1周,高热3 d,呼吸困难入院.查体:急性重病容,体温39℃,唇中度发绀,三凹征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梅英 周从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6期 468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7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窦性QRS波Ⅰ呈rS型,S波钝,Ⅲ、aVF、V1呈R型,V2、V3呈RS型,波顶端错综,V4~V6呈RS,S波钝,QRS时限0.12s,电轴右偏+116.,TⅠ、aVL直立,Ⅱ、Ⅲ、V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从义 罗玉兰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5期 390-391页
【摘要】 <篇首> 例1 患者男性,6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窦性P-P间距0.85s,频率71次/分.呈长P-R间期型文氏阻滞(即文氏周期的第1个P-R间期则延长),呈4∶3下传,为交接区双层传导阻滞的一种类型.应用阿托品后(图1下行)文氏现象消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珍 李积昌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4期 290-291页
【摘要】 <篇首> 心脏任何一个部位不应期病理性延长,使激动传导延迟或中断,称为心脏传导阻滞.根据部位可分为窦房、房内、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上以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较为多见.按阻滞程度又可分为三度,一度心脏传导阻滞:表现为传导延迟,传导时间延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万红 熊望琼 等 《心电学杂志》 2005年24卷4期 198-20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表现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的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表现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的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1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心电图改变为伴长P-R间期文氏现象(A型)及伴长P-R间期高度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万俊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年32卷8期 365页CA
【摘要】 <篇首> 传统观点认为,文氏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即莫氏I型或Mobitz I型AVB是良性的.本文旨在分析Mobitz I型AVB患者的存活率,并评价年龄、症状、心脏病、迷走神经张力等危险因素对M0bitz I型AVB的影响以及安装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丽芳 王岩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14卷4期 312-313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37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图1为V2导联连续记录.有12个窦性P波,但形态略有不同,考虑有窦房结内游走或受呼吸影响,更可能为房内传导阻滞所致.除P9、P10为2个相邻的窦性P波外,其余P-P间均有1个或2个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芝 张良洁 《心电学杂志》 2004年23卷1期 27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30岁.因胸闷、心悸3月来院就诊.曾有一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4~5年.体检:神清,BP120/80mmHg.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平均心率60次/min,A2=P2,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宁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13卷1期 52-52页
【摘要】 <篇首> 一般认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交接性心律多数是由于心脏受到器质性损伤所致.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卧位心电图出现这些情况时,应用某些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进行实验,如取直立位描记心电图或活动后心率加快时再卧位描记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秋娟 郑小红 等 《心电学杂志》 2001年20卷3期 149-150页
【摘要】 <篇首> 由于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应期和传导性不一致,且存在隐匿性传导,在适合的条件下会出现各种类型房室传导阻滞,造成诊断困难.现将我院在食管调搏电生理检查中发现的12例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分析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珂静 李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6期 464-4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儿男,11岁,因"胸闷、胸痛20余天"就诊.体格检查及各项生化检查均正常.查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规律性出现PP间距逐渐缩短和PR间期相应逐渐延长.诊断:二度窦房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双文氏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谈剑诚 张天贶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14年2期 287-287页ISTICCA
【摘要】 患者,女,87岁。因“胸闷1周加重1 d”于2012年3月24日入本院心脏内科门诊就诊。冠心病史12年,高血压病史22年,以往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口唇无紫绀,BP 155/95 mmHg(1 mmHg=0.133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学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26卷1期 94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65岁,发生双束支非同步传导阻滞伴右束支传导文氏现象.当一侧束支完全阻滞时,另一侧束支发生文氏型传导,心电图上仅见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一侧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图形.双束支传导阻滞可以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出现阿-斯综合征,应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彬彬 秦伟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25期 6146-614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儿童口服氨茶碱致房室交接性心动过速伴顺传文氏型传导阻滞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岁.因咳喘严重,在无医生指导下,家长让其口服氨茶碱片200 mg.服药0.5 h患儿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急来我院就诊.12导同步心电图示:PⅡ、Ⅲ...
【关键词】 氨茶碱/副作用;心动过速/化学诱导;房室传导阻滞/化学诱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素群 吴为群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20卷3期 280页ISTIC
【摘要】 报道一例酸中毒、低血钾症女婴,因循环衰竭而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出现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传出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双重文氏现象,20 min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文氏型阻滞随之消失,考虑此心电变化与酸中毒及低血钾时使用肾上腺素有关.结论:建议此时使用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