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879
- 230
- 118
- 79
- 1478
- 1412
- 881
- 747
- 567
- 984
- 723
- 357
- 354
- 3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思思 陆继伟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年7卷7期 2575-2586页
【摘要】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小分子有毒代谢产物,通常以痕量形式存在于基质中,不表现为急性毒性,但具有蓄积性,长期摄入易引发癌症、突变及畸形,从而对人类安全造成威胁.本文着重介绍了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单端孢霉烯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博奇 《科技资讯》 2016年14卷22期 54-55页
【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在湿热环境中出现的一种曲霉次代谢产物,由于毒性较大,因此对于人体产生的危害也比其他毒素要显著。随着20世纪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于黄曲霉毒素的研究也日益加深。由于黄曲霉毒素极易产生在一些食品中,因此国际上对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国良 彭大鹏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6年47卷9期 1757-1767页
【摘要】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可污染动物饲料及畜禽产品,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作者介绍了饲料与畜禽产品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对动物和人类的危害,总结了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在霉菌毒素检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续颖 陈金体 等 《现代食品》 2016年3期 56-57页
【摘要】 食品是民生大计,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各阶层的重视,食品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随着食品安全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随之提高,黄曲霉毒素是影响发酵调味品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因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杰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10期 96页
【摘要】 目的:探究食物中毒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方法及价值.方法:随机的选取30种可疑食物中毒同样品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致病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冻鱼片、盐溃鱼片具有较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出率,其检出率分别为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少晖 任丹丹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年4期 1107-1115页
【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自然界中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分泌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容易污染粮食作物及其制品,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大米、玉米等作物及与其相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强的天然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芳 李雪梅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36卷23期 184-186页
【摘要】 主要针对腹泻性贝毒(DSP)、麻痹性贝毒(PSP)、神经性贝毒(NSP)、记忆缺损性贝毒(ASP)和蓝藻毒素5类主要贝类毒素,着重介绍分析检测方法和仪器分析技术,同时介绍这5类毒素的相关概况及限量要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8期 72-72,73页
【摘要】 探究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黄曲霉素有很强的致癌性,其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光度法、柱后碘衍生法、柱后光衍生法。为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检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凯麒 邹玲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14年3期 283-288页
【摘要】 x针对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检测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细胞阻抗传感器( ECIS)的毒素快速检测分析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毒素检测方法,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高一致性和高通量等特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通过对系统整体性能测试以及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芳 《中国酿造》 2014年33卷1期 23-26页
【摘要】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文中论述了不同物质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同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方法及成果,并对黄曲霉毒素检测及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海 张丽丽 等 《农产品加工·学刊(下)》 2013年6期 43-46页
【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所有真菌毒素中在食品中出现频率最大的高危毒素之一,对黄曲霉毒素检测不但需要准确、简便、快速的方法,更需要实现在其将要产生毒素前就能够检测,以避免产毒后造成食品的浪费.黄曲霉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组学的研究使得此类检测方法的建立成为了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山 贺稚非 等 《食品科学》 2013年34卷15期 349-354页
【摘要】 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产生的一种A类单端孢霉烯族倍半萜烯类霉菌毒素,其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易在谷物及其制品等残留,具有一定隐蔽性,并可通过生物体和食物链中的富集作用,进而直接或间接污染植物源与动物源食物,严重威胁畜禽以及人体健康.本文对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皮卫平 刘桂华 《医学信息》 2013年26卷30期 526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食物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食物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标本进行临床检测,对食物中毒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检验方法.结果 所有标本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命科学仪器》 2012年10卷4期 51-51页
【摘要】 前不久某乳品企业生产的一批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由于黄曲霉毒素的高致癌性,该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关注。传统的黄曲霉毒素检测需要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飞 杨美华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4期 102-106页
【摘要】 为建立简便易行、快速准确检测中药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对107个中药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在5~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LOD)为25.7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 陈溪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2年3卷5期 495-501页
【摘要】 目的 采用传统小鼠生物法(MB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贝类样品中四类毒素进行检测,为不同要求下建立或选择准确的贝类毒素检测快速筛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MBA和ELISA检测腹泻性贝毒(DSP)和麻痹性贝毒(PSP),并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今日畜牧兽医》 2012年12期 68-68页
【摘要】 笔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知,该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的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完成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研究获得重要突破.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产品的垄断和制约。该技术可提升我国农产品与食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琴 李刘冬 等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7期 295-298页
【摘要】 贝类毒素是继病原菌、弧菌和病毒之后,又一威胁海洋水产品质量的重要问题.随着水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在水产品贝类毒素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文中简单介绍了贝类毒素和生物传感器及它们的特点,重点回顾了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飞 岳延涛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09年37卷12期 109-114页
【摘要】 真菌毒素是一类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污染食品、农产品及药用植物等.由于真菌毒素含量较低,普通方法难以准确测定,色谱-质谱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前处理相对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在检测真菌毒素方面前景广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小兵 蒋玉文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09年43卷3期 53-57页
【摘要】 肉毒中毒症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瘫痪疾病,快速准确的诊断对该病的治疗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综述了肉毒中毒症毒素检测、细菌培养、分子检测、遗传鉴定等实验室诊断的进展情况,以期对本病的快速诊断有所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琳 黄金海 等 《食品科学》 2008年29卷7期 340-344页
【摘要】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了不同基因型肠毒素检测引物;应用含溶菌酶的碱裂解法提取葡萄球菌DNA及梯度PCR方法提高了肠毒素检出率和特异性.从国内28株葡萄球菌分离株中共检测出14种不同型的肠毒素基因(sea-see、tsst-1、seg-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紫兰 罗超 等 《饲料博览》 2008年12期 23-24页
【摘要】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真菌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对人畜健康、畜牧生产危害极大,并引起世界各地及相关组织的高度重视,并纷纷规定了饲料中最高残留限量作为强制性标准使用.文章对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了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娜 徐玲 《食品科学》 2007年28卷8期 563-565页
【摘要】 随着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真菌毒素几乎广泛存在于所有的食品和饲料中,所以,食品中的真菌污染尤其应引起重视.本文简述了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重点介绍了目前检测真菌毒素的各种有效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秀娣 雷钧涛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现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5年26卷2期 113-116页
【摘要】 黄曲霉毒素污染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问题,找到适宜的检测方法以减少肝癌的发病率,运用薄层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荧光法等方法可以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几种方法中,TLC法迄今仍在真菌毒素检测方面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芳 廖晓芳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17期 3431-34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材、食品、农产品等基质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和贮藏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极易污染产毒真菌而导致真菌毒素残留,可直接影响基质的质量与安全性和有效性,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可快速检测中药材等基质中真菌毒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竹 闫中强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年28卷8期 1121-1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不同老年人群粪便中艰难梭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分子型别特征研究,分析其规律特征,为积极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老年人群艰难梭菌感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不同老年人群的粪便样本,厌氧培养艰难梭菌,并使用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芳 黄雪玲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年29卷3期 378-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对真菌毒素的监测与防控是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以快速、免标记、高通量、高灵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药物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晓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年22卷6期 567-569页ISTICPKUCA
【摘要】 概述谷物中A类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描述目前最常见的A类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HT-2和T-2毒素)的筛选和定量方法.其中包括各种现行的提取、纯化措施和色谱方法(HPLC、GC),及免疫化学方法,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
【关键词】 A类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检测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云盛 索晓敏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卷19期 3756-3758页ISTICCA
【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ls aureu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产生的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可通过污染食物而导致食物中毒.目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