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2
- 1
- 3
- 1
- 1
- 12
- 4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金晓颖 安蓉 等 《天津农业科学》 2014年20卷10期 14-18页
【摘要】 骆驼刺是一种耐旱、耐盐并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效应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物建种群之一.本文对骆驼刺的形态学、光合生理生态、水分生理生态及耐盐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今后在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邦稳 方少文 等 《人民长江》 2013年44卷5期 95-99页
【摘要】 坡面水系工程能有效解决山丘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问题.针对赣北第四纪红壤区气候、地形、土地利用条件以及坡面水土流失特点,选取典型坡面构建坡面水系工程,通过对两场不同降雨条件下径流、泥沙及养分的观测、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坡面水系工程截流拦沙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波 蒋静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28卷31期 1-6页
【摘要】 由于在边坡加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很多优越性,植物固土护坡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固土护坡工程中.植物固土护坡的力学效应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根系上,包括植物浅根将岩土体变成加筋复合材料的加筋作用,以及深根将浅层岩土体风化带锚固到深层稳定岩土上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福科 黄新会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17卷2期 393-398页
【摘要】 针对近年关于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效应的争论,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在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形成3点认识: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通常表现为林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弱和生产力下降,而林地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活动及桉树的化感作用是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健 朱天辉 等 《林业科学》 2007年43卷z1期 110-113页
【摘要】 <篇首>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境内多低山丘陵.由于人们长期过度垦殖,致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现已被四川省列为退耕还林的重点示范区,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在退耕还林模式的立地条件、树种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新晓 吴岚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年5卷2期 110-113页
【摘要】 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与维持着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它已受到当今世界普遍关注.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运用生态服务功能理论可以正确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并为合理的生态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本文在总结Costanza等人理论的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政权 孟春晓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35卷31期 9982-9984页
【摘要】 综述葎草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情况.主要对葎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学分布、营养价值的开发、药用价值的开发,葎草在水土保持、生态绿化效应、葎草作为工业原料、葎草的生态危害和治理以及葎草作为变态反应原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立霞 曾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1卷3期 157-161页
【摘要】 对三峡库区嘉陵江江岸植被的12种优势须根系草本植物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作用,并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各种植物根系的形态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种须根系植物对土壤抗冲性均有显著的增强效应,不同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虹 刘鹏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05年19卷3期 101-104页
【摘要】 采取水培法,研究了铝胁迫下不同水平的钙或硅对养麦真叶期和初花期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在Al3+胁迫下,增加钙或硅的供应可减轻Al3+对植物的毒害,显著削弱因Al3+处理导致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寻阳 李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3卷2期 103-106页
【摘要】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马山弄拉兰电堂泉的降水量、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和Ca2+含量进行了自动监测.结果发现:泉水在夏季降雨期间pH值呈降低趋势,同时电导率和Ca2+含量也降低,该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雨水的稀释作用造成的;在冬季这种干旱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斌 段昌群 等 《土壤学报》 2002年39卷4期 604-608页
【摘要】 <篇首> 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是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充分利用土壤-植物复合系统的功能改善局部环境,促进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不但影响林地本身,也影响周围的环境,进而对区域和全球的生态平衡有所贡献,因此,退化生态系统的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斯佳 王金满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6期 1612-16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井工采煤导致地表沉陷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微地形改造对沉陷地水土流失控制效果明显,但理论研究尚有欠缺,特别是对水土流失的控制机理不明确.为了进一步探索微地形改造的基础理论,研究微地形改造对采煤沉陷地水土流失与植被恢复的影响机理,本文在系统总结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礼煜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7期 1406-14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香根草系统是一种价格低廉、用于水土保持、基础设施保护、污染控制和治理、减轻自然灾害等的有效系统,自1988年引入我国已历经20年.本文回顾了香根草系统在我国农业、边坡防护、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介绍了香根草网络的发展和作用,并提出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700380111 甘肃 S157.1 TV213.5 应用技术 其他水利管理 2006年
【成果简介】 项目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实践,选题正确,技术路线合理,方法科学,并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项目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耦合效应及水土保持学原理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纸坊沟流域水土资源的耦合效应,提出了水土资源的耦合模式和可持续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500170288 甘肃 S157.2 X171.4 X820.3 应用技术 其他水利管理 公共软件服务 2014年
【成果简介】 建立了甘肃省定西市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属性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Geo Database数据库管理。提出了水土保持效应评价信息系统中数据转换的技术与方法,完成了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开发,形成了典型水土保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