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2
- 7
- 8
- 6
- 6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小银 周启星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1期 3010-30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越来越多地用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决策,尤其是在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和评价方面.目前世界上有许多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不同的生态分区与分级体系使用不同的生态分区方法和各种指标.如何正确评价和选择这些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佳亮 殷贺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1期 3018-30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划,已成为世界各国走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生态功能区划针对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分异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均衡性的现状,结合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文铎 何兴元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1期 1853-18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被生态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植被资源和生态管理的基础.在综合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植被特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植被生态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指标体系,建立了东北地区植被生态区划的分区系统,并划分了4个植被生态区、11个植被生态亚区和34个植被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仝川 董艳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10期 1616-16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与自然土壤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土壤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化过程不仅改变了城市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规模,而且也改变着城市土壤有机质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碳的特性,而这些特征在城市区域内随着功能区、土地利用类型和历史、绿地管理措施以及原背景自然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文泽 徐建华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5期 1450-14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土壤、水面以及植被等土地覆被类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由沥青、水泥以及金属等组成的不透水表面,这个过程导致地表水分蒸腾减少、径流加速、显热的存储和传输增加以及水质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其中最明显的两个特征就是土地覆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利超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2期 36-41页
【摘要】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域水土保持科学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原则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7个水土保持三级分区的产业布局和水土流失特点,立足各三级分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有针对性地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安平 罗言云 等 《北方园艺》 2012年19期 86-89页
【摘要】 以金堂公园东区方案设计为例,分析了当今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从植物种类选择、植物分区配置、生物多样性、养护管理等方面探讨了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 节约型生态园林;金堂公园东区方案设计;植物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军 郭微 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27卷2期 238-243页
【摘要】 在充分掌握深圳市南山公园的生境特点、植物种类组成与植被类型的基础上,把南山公园主体景观划分为荔枝林景区和森林生态景区两个景观区.还对两个景观区进行了敏感性评价,认为两个景区的敏感水平都为B级,属于中度敏感区,要以规划管理为主,可进行适度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晔 韩添丁 等 《中国沙漠》 2005年25卷3期 442-447页
【摘要】 水土流失分区是水土流失研究和水土保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云南省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首先分析对比了1987年和1999年全省和六大流域水土流失的演变态势及其各侵蚀强度面积所占百分比,再以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地理尤其是地貌、植被覆盖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学灵 陈光清 等 《世界林业研究》 2005年18卷5期 32-36页
【摘要】 论述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我国生物圈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开发标准.根据宝天曼生物圈保护区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在功能分区、开发程序、设施建设、机构设置、社区参与和可持续管理等方面的生态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吉喆 徐梦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12期 3271-32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被覆盖及其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探究其时空变化以及对生态因子的响应,对区域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辽宁省分为3个生态地理区(西北农牧交错区、中部农业区、东部农林区),基于遥感、植被、气候、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建平 申云逸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1期 5-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功能分区是统一协调国家公园不同保护管理目标的主要措施,对于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有重要意义.钱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被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4个部分,对应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本研究分析了钱江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冬青 张金茜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4期 1258-12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山区流域土地资源紧缺,合理的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功能分区可综合反映空间差异,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管理.本研究基于“三生”功能视角,定量评估了甘肃白龙江流域三生功能适宜性,并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运用三生功能簇划分流域生态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慧 郝孟曦 等 《生态科学》 2012年31卷3期 225-2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对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采用方差分析、多元比较、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分布格局、各类型保护区各功能区划面积比例及功能区面积与物种的关系等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顺益 唐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7期 1798-18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区边界的确定是生态分区的重要步骤,但目前多数水生态分区的边界确定以定性分析、专家判断为主.本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建立了一套两级分区体系.该体系基于GIS技术,用子流域作为分区基本单元,并用相关分析法,定量筛选一、二级分区指标.其中,一级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艳芳 赵文吉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824-8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非使用价值是生态系统的内在属性,科学合理地评价该价值对生态资源管理和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条件价值法(CVM法),通过调查北京市居民的支付意愿,定量评估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非使用价值.采用分区方式,根据分区的人口数确定发放调查问卷的...
【关键词】 条件价值法;分区模型;修正的单纯随机抽样统计分析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娜娜 战金艳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9期 1909-19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区划系统(SIZES)是自动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区划边界识别的软件工具,能够辨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指导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管理.SIZES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通过分层输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划;因子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