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9
- 1
- 7
- 6
- 5
- 5
- 3
- 35
- 10
- 10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晨霞 韩琬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10期 2269-22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1977年Sanger发明的双末端终止法开启了测序之旅,而测序技术在30多年内不断革新.每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有超过前代产品的独特之处,但也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自身局限性,关键在于掌握每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加以合理应用.第三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集高通量、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得芳 马秋月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年33卷5期 125-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第二代测序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其缺陷逐渐显现,而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二代测序技术在应用方面的缺点.就目前正在发展的5种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比较了这几种测序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三代测序技术在基因组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冬燕 《卫生研究》 2013年42卷6期 1060-10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DNA测序技术是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自发明以来的30年,DNA测序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其数据产出能力呈指数增长,而且这一技术本身也演变成为一个面向工程学和物理学的新技术领域.本文分 析了近几年问世的第三代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丹 袁文亮 等 《生命科学》 2018年30卷8期 896-905页ISTICCSCD
【摘要】 由于很多微生物无法单独分离培养,研究微生物群落整体的宏基因组学是目前揭示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长读长测序技术可以覆盖重复序列和复杂结构,获得短读长无法检测的基因组信息.现着重介绍了两类长读长测序技术,即基于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单分子长读长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浩 赵明 等 《生命的化学》 2015年35卷6期 811-816页ISTIC
【摘要】 DNA测序技术发明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最常用的DNA研究方法之一.本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的DNA测序技术进行介绍,着重阐述其原理和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的主要领域.在此基础上对第三代DNA测序技术进行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贵将 邹秉杰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卷19期 3789-3793页ISTICCA
【摘要】 大规模DNA测序技术是揭秘人类和其它生物遗传密码的重要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基础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DNA测序的通量大幅提高,测序的成本大幅下降,原来只有在大型测序中心才能完成的测序任务现在已经可以在更多的实验室展开.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萍 张萱 等 《江苏农业学报》 2025年41卷7期 1412-1421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楼全长转录组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为系统挖掘重楼皂苷合成基因奠定基础.采用PacBio Sequel平台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对皂苷含量差异显著的 3 种重楼属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彦君 导师:徐志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通过描述性分析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与常规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结果,了解四川德阳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检出及分布情况,了解罕见基因型血液学表型,丰富本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谱,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力中 陈浩然 等 《传染病信息》 2024年37卷1期 70-75页ISTIC
【摘要】 伴随着第二代、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测序深度不断增加,并且在现今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互作转录组测序技术(dual host-pathogen ribonucleic acid sequencing,Du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英 覃再隆 《广西医学》 2024年46卷12期 1935-1940页ISTICCA
【摘要】 测序技术是了解基因组信息,解析遗传密码的重要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DNA测序已由第一代测序技术发展到第三代测序技术,为揭示人类基因组序列,探究生命的奥秘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代测序技术,即单分子测序技术,主要包括Helicosco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吟琴 导师:刘艳秋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第三代测序技术与常规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评估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与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对研究过程中检出的罕见变异进行血液学表型分析,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江芬 导师:黄盛文 贵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了解贵州省黔南州地区布依族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携带率、突变类型及构成比,构建出较详细的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人群珠蛋白基因突变图谱,为黔南州地区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彦霖 导师:李东至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背景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重型地贫目前有效的的治疗措施是骨髓移植但日常治疗费用较高。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给国家、社会与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出重型地贫胎儿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金花 黄佩 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3期 237-245页
【摘要】 目的 应用第三代测序技术(三代测序)检测地中海贫血(地贫),了解地贫基因类型、构成比等,为地贫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例就诊于我院门诊可疑地贫的患者,行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查进行地贫初筛,再进一步行三代测序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佩雅 陈钰焓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4年55卷4期 1356-1369页
【摘要】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是基因组上50 bp~5 Mb的DNA片段发生拷贝数目变化的结构变异.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CNV的检测方法从广泛使用的CGH、SNP和NGS技术延展到新兴的第三代测序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虎翔 梁超越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14卷12期 188-191页
【摘要】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是一种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所致的肺炎.采用传统病原菌培养法检测,阳性率低,假阴性率高、周期长,病原学证据短期内无法正确获得,影响预后.本文探讨一种较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纳米孔测序(NTS)是一种第三代测序技术,相比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斯昂 导师:张孝兵 周圆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了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人员需要对CIRPSR-Cas9系统基因编辑的预期结果和非预期后果进行全面评估。目前,大多数基因编辑结果检测流程多是基于第二代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宏宇 导师:罗军伟 河南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结构变异作为一种主要的基因变异其广泛的存在于人类基因中。相比于其它类型的基因变异,结构变异影响的基因区域更大且许多变异被认为和疾病相关。如何完整并且准确的检测结构变异对于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神经网络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勇 导师:阮珏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基因组组装是基因组学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代测序技术让基因组组装质量进一步提高,在追求更高的基因组组装质量的同时也对基因组质量的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常用的组装评估流程或工具通常只针对基因组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细妹 梁莹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3年25卷7期 1505-151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获得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Mant.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为深入挖掘其全长基因信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acino Sequel平台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对九里香的根、茎、叶、花、果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对原始转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安 导师:柳润辉 陆一鸣 海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研究背景: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其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使海洋生物成为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这其中包括一类栖息在沿岸浅海中的剧毒眼镜蛇类——海蛇。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是我国主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彩云 导师:罗军伟 河南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人类基因中普遍存在结构变异,一些结构变异的发生会产生重大的基因型疾病,这对人类的健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为了有效治疗这些基因型疾病,最关键的一步是准确检测相应的结构变异类型和位置。常见的结构变异有插入、缺失、倒位和串联重复。其中倒位和缺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龙 李珂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3年50卷10期 4085-4095页
【摘要】 第一、二代测序技术曾广泛应用于物种基因组组装,但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已无法满足全面检测基因组变异和完整解析基因组未知区域的需求.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基因组测序迈入了长读长时代,基于三代测序数据的基因组组装已经成为各物种基因组学研究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袁杰 第四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但第二代短reads测序方法对于较多重复片段的基因组测序结果处理能力有限.近期本实验室对一株产生重要药物的细菌进行基因组测序,该细菌基因组大小4Mb,GC含量67.9%。首先采用第二代中的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晗 李凡 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6期 176-183页
【摘要】 为探究可变剪接影响下更为复杂的脂肪沉积调控网络,明晰可变剪接事件的发生对脂肪沉积调控机制的影响,本研究基于PacBio测序平台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对夷陵黄牛腹腔脂肪、皮下脂肪、肌间脂肪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共发现15445个基因检测到5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娜 余秀蓉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5年41卷2期 148-1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本院肿瘤患者类孟买血型进行精准鉴定,促进本实验室的疑难血型鉴定体系的建立,为实现患者精准输血提供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01-01/2023-12-31的91 874例肿瘤患者血型结果,采用常规血清学检测血型,检出疑似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寅收 杜康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52卷8期 3508-35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光合自养生物,蓝藻通过CO2浓缩机制(CO2-concentrating mechanism,CCM)提高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固碳效率,在生物固碳和农作物改良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羧酶体是蓝藻CCM的核心组分,由外壳...
【关键词】 蓝细菌;假鱼腥藻Chao 2107;基因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琳萍 王琳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5年24卷2期 267-2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HACEK组微生物(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伴放线聚集杆菌、心杆菌属、侵蚀艾肯菌和金格杆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是正常口咽菌群的组成成员,可在宿主免疫屏障受损时引起侵袭机会性感染,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病程隐匿,存在较长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煜 马达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4年40卷10期 3395-34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能够在植物体内度过部分生命周期而不会引起宿主病害的微生物,是种类和功能十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在微生物领域中关于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愈发深入.Sanger测序的定向验证性以及较低的测序成本使得该测序技术沿用至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智辉 李茹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4年22卷6期 529-5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离及鉴定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来源的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sputigena),从基因组水平分析其耐药和毒力特征.方法:对TSCC患者的癌组织黏膜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
【关键词】 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舌鳞状细胞癌;基因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