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6
- 4
- 1
- 19
- 18
- 11
- 11
- 10
- 31
- 7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雯 陈文华 等 《现代康复》 2000年4卷8期 1176-117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高压静电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58例高血压病患者均采用NX-9000型静电治疗仪治疗,平均治疗8周,其中11例患者治疗前后查血液流变学、血脂,统计结果采用成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总有效率86.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兰兰 明亮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0年17卷2期 9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改善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应用毛细管微量热沉法和毛细管微量法分别检测血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数值,并将结果输入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得出血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路湘 杨宗城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21卷2期 75-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后心肌细胞膜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心肌细胞培养模型,研究缺氧、烧伤血清对心肌细胞活力、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单纯缺氧、单纯烧伤血清损伤6 h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而缺氧加烧伤血清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志勇 王正国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21卷2期 119-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寻找一种更为简洁有效的描述血液表观粘度的方法.方法:8例正常人和26例肺癌患者及4组用正常人自体血浆配制的不同压积血标本,首先测其表观粘度,然后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筛选拟合方式,并对筛选出的乘幂法进行验证.结果:乘幂函数表示有利于消除血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根强 赵正历 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9年16卷3期 29-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
【关键词】 高粘度骨水泥;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凡启涛 马奎军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37卷8期 61-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 参考.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科室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依达拉奉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高橋智子 ; 大須賀彰子 ; 等 《栄養学雑誌》 2007年65卷3期 113-122页
【关键词】 glass ring method;thickening liquid foods;spreading coefficient hardne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小军 许惠琴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1期 114-115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千金妇炎舒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细性致炎、化学性烧伤致炎、非特异型炎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药理模型.结果 千金妇炎舒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全血及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减少子宫重量系数,改善模型大鼠子宫的病理组织损害,能抑制角叉菜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 张惠静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5期 826-827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CO2气体在临界点(Pc = 7. 374 ×104 kPa ,Tc = 304. 1 K)附近,具有高扩散系数、低粘度和良好的溶解能力的性质,超临界CO2技术就是基于这些性质发展起来的.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德彬 《中外医疗》 2019年38卷8期 167-169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四妙勇安汤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方便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8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四妙勇安汤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杰 《健康必读》 2019年16期 159-160页
【摘要】 目的:关于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塞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本文立项时间选自2017年5月到2018年10月,将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82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偶数组为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芬 崔黎黎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2年29卷2期 3307-3308,332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判定评估旋转粘度计测量剪应力的范围及最低可测剪应力的标准.方法:我们提出了双5%的方法作为“衡量”标准,即粘度测定误差小于5%、变异系数小于5%.我们采用一种匿名的粘度计、几种不同的粘度油,并把蒸馏水作为低粘度牛顿流体,在切变率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妙兴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9年19卷1期 122-1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男性年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关系.方法 检测6个不同年龄组348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系数,血细胞聚集系数,微循环滞留时间,血栓形成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忧 冯静茹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9年19卷3期 338-3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容量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复苏即刻重要器官体系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7只健康实验家兔随机均分3组,颈总动脉放血复制家免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20min后将放出的全血加等倍生理盐水(1:1复苏组)或放出的全血加2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英 徐春琳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08年23卷25期 3519-35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钙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血钙与血液粘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其中包括妊娠期高血压22例、子痫前期68例(子痫前期轻度38例、子痫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玉强 马传喜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08年17卷6期 768-774页ISTICCA
【摘要】 分析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对两年度3个试点13个小麦品种的16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不同小麦品种及不同试点间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硬度、PPO活性、AWRC、稀懈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膨胀势、最终粘度、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显光 宁旭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8年25卷2期 601-60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磁化杯和紫砂杯处理水后,水的表面张力和粘滞系数的变化,从而讨论哪一种杯子装水,被人饮用更有好处.方法:用蒸馏水作为标准液体,矿泉水作实验样品,将矿泉水分别装在普通玻璃杯、磁化杯和紫砂杯中存放相同的时间,最后用奥氏粘度计测量矿泉水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久波 范金波 等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18卷3期 42-4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性变化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银屑病患者多项血液流变性指标以及甲襞微循环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银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旭东 史莉 等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17卷1期 41-43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不同性别健康人(健康对照组)、42例正常HCY脑梗死患者(正常Hcy组)和50例高HCY脑梗死(高HCY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ηb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玲 李永芳 《职业与健康》 2007年23卷21期 1940-19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血清中锌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方法 样品经用0.16 mol/L硝酸5倍稀释后,直接上机测定,采用粘度与稀释了的血清样相近的锌标准溶液(含10%甘油基质).结果 血清锌检出限为0.03 mg/L,取低、中、高3种浓度血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惠毅 杨新玲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06年24卷4期 266-2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流动性改变在糖尿病患者肾病与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健康成人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PMN膜流动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同步荧光法测定细胞膜维生素E及丙二醛(MDA),D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新 《西南国防医药》 2005年15卷3期 256-2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高原,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治疗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9例(L-Arg组),将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混合气治疗的另外8例高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解忠 丁志坚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15卷6期 486-487,4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昼夜节律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Ⅰ~Ⅱ级高血压病人175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组(107例)和非杓型组(6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多孚 任莉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5年15卷3期 456-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并建立血液粘度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计算患者血液Casson屈服应力,并将其引入患者结果均值质控法,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来综合判断每日(批)患者为单位的血液粘度测定的质量.结果 432例患者血液Casson屈服应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建华 王引虎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5年15卷1期 89-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3种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6个月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高原维康片组、乙酰唑胺组、红牛饮料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0名.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10d及停药第10d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云 姒惠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年14卷3期 399,4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北京中勤世帝公司生产的LG-R-80型全自动血流变仪与同公司生产的R-80冲洗型和LowShear40进口多功能流变仪作比较,以判断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一份血标本,分别在LG-R-80、R-80和LowShear40血流变测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博强 蒋桂湘 等 《广西医学》 2004年26卷4期 492-4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早期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方法回顾性统计56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ACI者20例,无ACI者36例)的血脂、空腹血糖(HB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T2DM并ACI组T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显光 蒋洪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4年21卷4期 221-222页ISTICCSCD
【摘要】 本文用自来水和蒸馏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的几种物理辐射源对样品进行处理,用奥氏特瓦尔德粘度计测量其粘度的改变.结果发现有的样品经照射后粘度有明显的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博强 蒋桂湘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年14卷1期 88-90,1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超早期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方法回顾性统计56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ACI者20例,无ACI者36例)的血脂、空腹血糖(FB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 T2DM并ACI组T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建华 张芳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年14卷1期 74-75,1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吸氧组,4L/min)和不吸液氧(对照组)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时,运动后测定红细胞压积(H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