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9
- 11
- 1
- 63
- 18
- 14
- 12
- 11
- 98
- 49
- 40
- 37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园园 施伟领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34卷10期 6758-6767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猪粪便微生物移植对受体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动态演替变化.选择金华猪和长白猪作为粪便移植供体,通过灌胃将猪粪便微生物移植于经广谱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体内,连续灌胃7 d,在灌胃第1、2、4和7天以及在停止灌胃后第7、14、21和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霞 邱敏莲 等 《中外医疗》 2022年41卷13期 1-5,6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粪便细菌移植在改善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福州市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仓山院区收治的轻度非酒精性肝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均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劼 李宏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31卷21期 4023-4028页CA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疾病.它的发生发展涉及多方面因素,但是目前机制并不明确.微生物组研究的最新进展使人们发现微生物群的改变与COPD间的关系.连接肺部和肠道的代谢和免疫轴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蕾 李地艳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9年27卷1期 124-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机体健康息息相关.粪便微生物移植(又称为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通过将健康供体粪便中的完整肠道菌群移入肠道微生态失衡的患者胃肠道内,经肠道菌群重构、恢复至正常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平 林建光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19年46卷24期 1292-12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中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是当前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可通过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塑造肿瘤免疫环境,并且可能关联其他免疫生物标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佳铭 高翔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1期 33-38页ISTICPKUCA
【摘要】 糖脂代谢病是影响和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糖脂代谢病和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但是,临床研究很难在人群进行干预试验揭示肠道菌群改变与疾病核心机理的因果关系.因此,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成为揭示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圣子 王杰 等 《山东医药》 2021年61卷2期 88-91页ISTICCA
【摘要】 肠道屏障包括肠黏膜的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它们通过识别致病信号、做出免疫应答、控制炎症反应、容纳协调菌群来达到肠道的稳态.化疗是恶性肿瘤术后的辅助疗法之一,但是化疗药物同时容易引起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的消化道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英辉 袁勇贵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0卷2期 250-255页ISTICCA
【摘要】 微生物肠脑轴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从微生物肠脑轴的概念、应激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有关抑郁症的肠道菌群研究、益生菌干预及粪便移植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肠道菌群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以便探索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金兰 黄绦璧 等 《医学综述》 2021年27卷12期 2384-2390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UC的治疗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对部分UC无明显疗效.UC患者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与健康人群存在较大差异.粪便微生物移植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器官排斥反应的器官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张磊 王瑞珩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30卷35期 3909-39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移植菌液pH值对粪便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及芳香烃受体(AHR)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①将50只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粪便菌群低pH值组、粪便菌群中pH值组和粪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佳琦 余志红 《浙江医学》 2021年43卷12期 1360-1363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调节宿主对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以及手术等多种肿瘤治疗方式的反应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肠道微生物通过与上述肿瘤治疗方式的直接相互作用或通过免疫调节间接刺激宿主产生反应等途径,影响肿瘤治疗效果.本文就肠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恒敏 赵琦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年35卷5期 468-471页ISTICCA
【摘要】 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衡与人类癌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肠道菌群不仅在维持肠道屏障和代谢营养方面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微生物有助于调节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进而参与机体癌症的发病机制.粪便菌群移植(FMT)是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它的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晗晗 江学良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19卷2期 199-20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粪便菌群移植(FMT)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危重性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5月.按照PIC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晓丹 张俊伶(综述)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16年43卷22期 1017-10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落,维持着宿主肠道微生态的稳态,肠道微生态失调促进肿瘤的发生,但特异的肠道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能抑制肿瘤的发生。肠道菌群对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成熟与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其可增强烷化剂、To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泽琦 张文君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5期 376-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归纳整理现代临床常用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挖掘分析其在古代方剂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粪便”并含“中药”为关键词,全面检索CNKI、万方、重庆维普、CBM数据库自建库至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涉及的粪便类中药,对临床常用粪便类中药进行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焕焕 周长丽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4期 1005-1008页ISTICPKUCA
【摘要】 肠道内存在多种细菌,主要包括拟杆菌、厚壁菌门、变形菌、放线菌、梭杆菌门等,约1000~1150种,数量可达1014左右〔1〕。肠道菌群对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机体免疫功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2〕。正常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鑫 吴飞飞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8卷14期 184-188页CA
【摘要】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常见疾病,随着患病率不断上升,其慢性并发症也给患者的生活、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而且缺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婷婷 高明利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10卷8期 76-80页
【摘要】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肠道菌群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逐渐成为当下研究热点.肠道菌群不仅参与代谢和营养吸收,也影响着人体的免疫.现就肠道菌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机制的影响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机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君 孟淑娟 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7卷12期 1-5,1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粪便移植对铅暴露肥胖孕鼠子代肠道微生态及其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和16S rRNA测序方法分析SD肥胖孕鼠子代PND60大鼠肠道菌群和神经行为学的变化.结果 粪便移植能够改变铅暴露组、高脂组Chao1及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虹 刘维新 《医学综述》 2020年26卷17期 3386-3393页ISTICCA
【摘要】 肥胖是一种脂肪组织过度积累导致的多因素疾病,由能量摄入/支出平衡改变引起,但促进能量不平衡的因素尚未完全了解.近年来,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肠道菌群被认为是肥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肠道菌群由数万亿个细菌组成,正常情况下它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田田 宋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25卷12期 1695-1698页ISTIC
【摘要】 一个健康的肠道环境是由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和宿主免疫系统的微妙平衡所调节的.基因易感人群的这些因素不平衡可能促进一种疾病状态.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便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平衡性降低.尽管UC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宿主免疫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陶 刘雁冰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38卷11期 101-103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遗传因素、肠道菌群、环境因素和宿主免疫等多因素参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和功能改变可导致IBD的发生发展.益生菌、益生元、非吸收性抗生素、粪便菌群移植均可改变肠道微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梅 于泓 《医学综述》 2019年25卷4期 711-715,721页ISTICCA
【摘要】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与人体各个疾病的关系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肠道菌群失调与类风湿关节炎(RA)、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恢复正常肠道菌群可能阻止RA进展,甚至改善其症状.传统抗风湿药因其可能存在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艳艳 刘建华 等 《医学综述》 2019年25卷8期 1566-1570,1576页ISTICCA
【摘要】 人类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众多,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相关.肠道被认为是一个独立器官,在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和代谢平衡等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就有应用粪便菌群移植(FMT)治疗疾病的记载.近年来,FMT成为研究热点,大量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书锦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39卷8期 1825-1830页ISTICCA
【摘要】 肠道菌群改变对多种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已成为时下研究热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改变现象,通过调整和恢复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正逐步开展.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洁 袁建玲 等 《医学综述》 2019年25卷8期 1501-1505页ISTICCA
【摘要】 肠道菌群在肠道与大脑间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影响肠上皮屏障和肠道神经免疫系统,还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参与维持脑内稳态.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系统,也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前驱性非运动症状.其病理标志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堃 温伟强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9卷12期 72-76页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高.目前研究证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均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很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肠道触发因素.肠道菌群通过引起肠道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抗原-B27的分子模拟和肠黏膜免疫等机制促进强直性脊柱炎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雄 张森 《山东医药》 2018年58卷41期 82-85页ISTICCA
【摘要】 生理条件下,结构和功能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可阻挡肠道内各种有害物质侵入机体,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一旦该屏障功能发生障碍,可引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进入循环系统,引起远隔组织器官损伤,进而导致肠源性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通过调节肠道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胡久叶 《海南医学》 2018年29卷20期 2933-2936页ISTICCA
【摘要】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多种严重并发症而死亡.随着肠—肝轴理论的建立,笔者发现肠—肝轴与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 管剑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7卷31期 3520-3523页ISTICCA
【摘要】 对多种疾病如癌症[1]、心脑血管疾病[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糖尿病[4]、风湿性疾病[5-6],以及过敏[7]等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均发现了Treg(调节性T细胞)/Th17 轴的紊乱,尤其是Treg 水平下降或相对下降而Th17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