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
- 5
- 2
- 54
- 11
- 10
- 4
- 3
- 32
- 10
- 9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董桂晨 孙衍云 《上海护理》 2003年3卷2期 4-4页ISTIC
【摘要】 <篇首> 穴位注射法也称水针疗法,是按照经络腧穴的原理,将药物注入相应的穴位,既能刺激穴位发挥功效,又能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发挥综合效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复方羚羊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复方羚羊液穴位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敏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24期 85-86页
【摘要】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中上腹疼痛,常伴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属于祖国医学中“胃痛”范畴。针灸及经络疗法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在治疗胃溃疡方面的效果肯定,常用的针灸及经络疗法主要有单纯针刺、电针、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英华 邓柏颖 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10卷2期 74-76页
【摘要】 针灸可通过经络系统发挥调节脏腑阴阳、疏通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针灸治疗方法有点刺法、针刺法、艾灸法、针刺加艾灸法、针刺配合口服或雾化吸入中药治疗法、放血疗法(包括点刺溃疡面放血治疗、耳穴放血治疗、远处取穴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卿伦学 陈玺宇 等 《北京中医药》 2024年43卷7期 742-746页ISTIC
【摘要】 臭氧穴位注射治疗疼痛,把臭氧治疗的局部快速高效优势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有机结合,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充分发挥臭氧在人体内的生化多样性功能.臭氧穴位注射产生的刺激量大,无需留针,具有治疗次数少,治疗间隔长的特点,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钊明 导师:刘建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经络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并结合肺功能(FEV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磊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黄山论坛 2019年
【摘要】 风湿痹病在临床上属于慢性病,具有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的特点.患者来就诊的主要原因常常是关节疼痛,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风湿痹证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改善局部关节疼痛等症状.现阶段无论从中医诊疗技术的发展还是风湿骨伤科专科的发展需求,都急切需要穴位注射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青 郭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10期 157-157页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和(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发作,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偏头痛属于“头风”、“脑风”、“偏头风”等范畴,针灸对于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偏头痛的传统疗法大多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昌晋 第七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 2013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蔡氏经络微循环整体疗法,总结了四十年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生涯中的经验,在中医理论整体观指导下,创建了以中医经络学为基础,密切结合以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的穴位和任、督二脉为中心,以经络为通路组成一个新的经络微循环系统.选1...
【关键词】 蔡氏经络微循环整体疗法 ; 穴位注射疗法 ; 疗效评价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昌晋 第二届特色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 2013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蔡氏脏腑经络微循环整体疗法一穴位注射法活血化瘀通经络的疗法是祖国医学苑中一朵年青的奇葩,让它在祖国医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此疗法是医学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其具有新颖性、直接性、综合性、独特性、灵活性、经验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其意义是...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 活血化瘀通经络 ; 脏腑经络微循环整体疗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诸毅晖 陈玉华 《中国针灸》 2005年25卷1期 46-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穴位注射疗法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的成功范例,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该疗法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进行有机结合,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针灸疗法、肌肉或静脉注射.本文重点讨论了穴位注射的总体治疗效应、药效高效性以及穴药整合效应,认为穴位注射产生药效...
【关键词】 水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春敏 佟晓云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15期 2871页ISTICPKUCA
【摘要】 采用头针、体针、穴位注射、经络导平、诱导训练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5例,评价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提示综合疗法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且治疗越早疗效越好,配合适当的心理诱导教育及各方面的护理,尤其是家庭康复护理,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峰 林静瑜 等 《中国针灸》 2003年23卷10期 609-6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经络穴位给药所产生的药效是否有特异性.方法:以正常家兔及病理模型家兔作为研究对象,从肌肉、静脉或心包经"内关"穴注射相同剂量的同种药物,比较3种途径给药所产生的药效差别.结果:药物穴位注射在正常家兔和病理模型家兔机体上所产生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高起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24期 3375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治疗脑性瘫痪 (脑瘫 )的方法和疗效,建立综合康复治疗体系.对 126例脑瘫患儿在功能训练前或后施以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经络导平,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反射姿势、随意运动等运动功能评价和日常生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华 《中国针灸》 2001年21卷3期 186-1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灸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通过上述机制,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面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其方法包括有针刺、温针、刺血、灸法、穴位注射及综合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珍辉 唐丽辉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13期 1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使中枢性协调障碍 (ZKS)患儿达到最佳疗效的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主要是 (Bobath和 Vojta法 )[1],结合针灸,穴位注射,经络导平,高压氧治疗及脑活素等综合康复治疗及身心护理。结果经过 1~ 4个疗程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珍辉 段华林 等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3期 7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在小儿脑性瘫痪病例中,痉挛型双瘫除表现有脑性瘫痪的一般表现如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外,其显著的特点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内收交叉、尖足、不能独站。我们中心自1995年10月~2000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人358例。除常规康复综合治疗外(如针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飞飞 吴燕平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9年26卷2期 239-241页ISTICCA
【摘要】 产后出血为妇产科的危急症,是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在500 mL以上,治疗不当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希恩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1].西医预防产后出血常在第三产程使用宫缩剂,如缩宫素、前列腺素类药物、麦角新碱等,能够促进子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妮 王春雨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19卷8期 1372-1373页ISTICCA
【摘要】 眼肌麻痹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1],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后天性眼肌麻痹常见原因有炎症、外伤、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及中毒等,由于上述因素可引起营养神经纤维的小血管阻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列清 全国第三届继承老中医经验研讨会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中医学术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所谓非药物疗法是指凡不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但不包括手术高压氧及放疗等,本文探讨非药物疗法的经络学说基础和在肝病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政付 李正胜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32卷3期 445-447页
【摘要】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教授以经络学说为指导,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显著,该文对王老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娣 《陕西中医》 2016年37卷7期 909-9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视神经萎缩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1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1例,給予承泣、攒竹、阳白、风池等穴位针灸治疗,在此基础上給予穴位注射疗法。针灸后...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针刺疗法;穴 ,承泣;穴 ,攒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 焦琳 等 《江西中医药》 2019年50卷9期 78-80页CA
【摘要】 目的:对近15年来针灸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文献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对研究针刺经络的选择,以及针灸方法包括电针、针刺、针刺手法、穴位注射等方法进行讨论针灸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结果:通过直接刺激和间接刺激方式联合治疗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雪霖 牟月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38卷6期 151-153页
【摘要】 穴位注射是现代注射液和传统针刺结合的一种新型疗法,它在传统针刺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展,通过临床辨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穴位,将药物注射入穴位内,从而达到药物、穴位和经络的三重治疗作用.目前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有很多,笔者就近几年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东红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13期 78页
【摘要】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等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用药物曲安奈德、VitB12、利多卡因注射于穴位鼻丘、太渊、迎香、合谷、足三里.结果:360例患者1个疗程治疗后,近期疗效:显效196例,有效15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芝婷 杨晶 等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 902-9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根据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穴位注射治疗本病80例。结果:总有效率91.2%,治疗后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 P棓0.05)。结论:本方法简单、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志功 武平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45期 82-83,86页
【摘要】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针灸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其方法包括针刺、温针、刺血、灸法、穴位注射等及综合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调节皮质醇分泌,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悦芳 《陕西中医》 2011年32卷4期 471-4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脑生素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脑生素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面神经炎患者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调节经络气血,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凤梅 《陕西中医》 2011年32卷1期 116-1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物上,适量注射液体药物,以防治各类疾病的方法[1].它是针刺疗法之一,因所注射用的药物大多数为液体,故亦称"水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是针灸学的重要分支,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费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连波 陈云飞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30卷6期 423-426页ISTICCSCD
【摘要】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针灸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其方法包括针刺、温针、刺血、灸法、穴位注射等及综合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抑制自由基等作用机制.该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越 谢胜 《环球中医药》 2011年04卷5期 396-399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痛"、"胃痞"等范畴,通过辨证治疗常可以逆转或稳定其病理异常表现.近年来中医应用非药物疗法治疗本病的研究渐多,本文从针刺调理脾胃功能、穴位埋线疏通经络、穴位注射培脾土化瘀滞、温敷以固后天之本等方面,对近5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