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9
- 1
- 48
- 6
- 4
- 4
- 1
- 25
- 18
- 16
- 12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贤海 柴进华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年22卷8期 532-5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笔者通过经治的三个临床病案论述了运用腹针引气归元处方辨治声带麻痹、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神经性耳鸣等五官科疾病,从整体辨证和气血的调整入手,才是治病求本的好方法,才能取得显著疗效.运用腹针要做到对应取穴,辨证配穴,针刺深浅要适度,取穴...
【关键词】 声带麻痹;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神经性耳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文彬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19期 1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腹针与体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效果.方法①选择2004-07/2005-08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科就诊焦虑性神经症患者84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腹针组和体针组,各42例.腹针组:采用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善凤 《辽宁中医杂志》 2002年29卷4期 21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依据薄智云所著(腹针疗法>,配合TDP磁疗灯治疗风寒湿痹证,疗效显著。 取穴:取腹部穴位,引气归元:中脘、下脘、关元、气海。腹四关:滑肉门(双)、大陵(双)。调脾气:大横(双),上肢关节痛加上风湿点,下肢关节疼加下风湿点,病程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永健 龙舒妮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42卷2期 65-69页ISTIC
【摘要】 赖氏通元针法以督脉及五脏背俞穴为主通督养神和以任脉及腹部募穴为主引气归元,并依据病因病机配合五输穴以调节机体阴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病因尚未明确,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本文通过介绍中医对TAO的认识,简要阐述赖氏通元针法,并深入剖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伏云鹤 王玥 等 《吉林中医药》 2019年39卷9期 1136-1139页ISTIC
【摘要】 陆瑾教授临证尤重病机审查,认为耳鸣病因主要有情志内伤、年老体虚、起居失常和外感风邪.其病性分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精不足,耳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扰乱,清窍失宁.治疗以调理中焦、清肝、补肾为基本法则,运用腹针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璟 李丽娟 等 《吉林中医药》 2018年38卷9期 1095-109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腹针引气归元加灸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在经期口服西药布洛芬缓释片(1片/次,早晚各1次)进行疗效对比.治治疗组用腹针引气归元为主结合艾灸三阴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琪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5期 371页ISTIC
【摘要】 笔者采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3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关于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超 姚畅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2卷10期 771页ISTIC
【摘要】 高宏主任中医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笔者有幸跟师2年余,兹举高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一则,以飨同道.患者陈某,男,30岁,计算机工作者.左侧耳聋2月余.患者自述平时脾气急,2月前因情绪激动后出现左侧耳聋,听力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宁 吴磊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32卷3期 9-12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组与单纯口服药物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腹针“引气归元”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以口服百忧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瑶 杨娇 等 《江苏中医药》 2016年48卷3期 84-85页ISTICCA
【摘要】 腹针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主要可分为:单纯腹针、腹针配合体针、腹针配合走罐、腹针配合康复按摩、腹针配合灸法、腹针配合特殊针刺法、腹针配合中药.取穴以"引气归元"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组(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为主.采用腹针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雅 荐明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24期 14-16页
【摘要】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并伴有肌张力增高的患者30例,均给予引气归元、开四关的腹针治疗方法,每日1次,9 d为1个疗程,9 d后停止1 d,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采用痉挛评分量表(Ashwort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邱秀云 等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5年4期 255-259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索腹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OVCF患者,根据SPSS 11.5软件产生的随机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 贾成文 《陕西中医》 2014年6期 742-7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腹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以腹针、眼针为主,配合体针及电针治疗。眼针取上焦、肝;腹针取引气归元针、上风湿点、阴都;体针取合谷、太冲。结果:总有效率91.2%。结论:本方法有上下兼顾,表里同治,疏通经络的作用。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针灸疗法;眼针;腹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翀 黄玲 《广西中医药》 2018年41卷3期 40-42页
【摘要】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睡眠障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睡眠障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运用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腹针主穴取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穴(双侧滑肉门、外陵),并根据痰热内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三峰 王丽平 等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27卷1期 40-41页
【摘要】 目的:评价腹针结合拔罐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腹针(引气归元、腹四关、商曲),配合背部腧穴(肺俞、脾俞、肾俞)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劳沛良 江洁慈 等 《吉林中医药》 2011年31卷4期 342-343页ISTIC
【摘要】 搜集近3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相关文献32篇,对其取穴规律从中西医角度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时,多数学者采用体针取穴,其中包括十四经选用合谷、曲池、肩髃、外关、阳陵泉、足三里等阳经腧穴,和醒脑开窍针法.部分学者采用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联民 《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21卷1期 46-47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多种疗法轮换治疗重症脑梗塞后遗症.方法:疗法A:每日针刺2次,上午用传统法,下午用"醒脑"法,加水针法(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疗法B:夹脊针法:取华佗夹脊穴加电针30min,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疗法C:腹针疗法:取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文罡 《河南中医》 2004年24卷12期 56-56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持续疲劳、失眠、思维不集中以及身痛、发热等全身衰弱、疲劳表现为特征的疾病.腹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慢性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彬 金瑛 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1315-1316页
【摘要】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腹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用头皮针针刺枕下旁线为主、配以双侧顶颞前斜线下2/5,联合腹针针刺引气归元、腹四关及双侧上风湿外点和双侧下风湿下点.结果: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联民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19卷7期 36-37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多种针法轮换治疗重症脑外伤后遗症.方法:针刺法A:每日针刺2次,上午用传统法;下午用"醒脑"法,加水针法(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针刺法B:夹脊针法:取华佗夹脊穴加电针30min,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针刺法C:腹针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庆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25卷22期 34-36页
【摘要】 “引气归元”是薄智云教授腹针疗法的常用处方之一,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效。薄老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椎源性疼痛及瘫痪等。谢长才教授以“引气归元”为基础方,通过辨证加减化裁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玲媚 何茂松 《光明中医》 2016年31卷12期 1765-176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层腹针剌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寻求一种较为理想的针剌疗法,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确定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一组(引气归元+腹四关穴组30例,取穴:中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雨婷 罗蛟龙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12卷23期 92-94页
【摘要】 阐述“通元针法”结合地西泮埋药线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体会.通元针法是赖新生教授自己创立的一套治疗法则.“通元针法”即通督调神、引气归元,选取的腧穴中,背俞穴以心俞、膈俞(四花)为主,腹部腧穴以天枢为引导阴阳之气的主穴,气海、关元、归来为辅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莉莉 楼国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16期 54-54,56页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艾灸疗法在妇科临床中对更年期脾肾阳虚型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设定腹针引气归元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的协定处方取穴和操作,针对更年期脾肾阳虚型的泄泻案、浮肿案、腰痛案酌情再取配穴,进行治疗。结果:每个案例经过3个疗程治疗,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清 王维明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12期 87-87,89页
【摘要】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变应性鼻炎82例。方法:采用腹针疗法治疗2周。结果:大部分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82例患者中痊愈48例,占58.7%;有效29例,占35.6%;无效5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结论: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 陈小刚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0卷7期 85-86页
【摘要】 目的:观察腹针"调脾气"、"引气归元"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腹泻病人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43例,体针对照组35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腹针"调脾气"、"引气归元"治疗组对患者每日腹泻次数、粪便性状、纳差、腹痛、腹胀、倦怠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利芳 金亚蓓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19卷12期 766-767页
【摘要】 <篇首> 笔者应用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颈椎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56岁,退休职工.初诊日期2009年7月31日.主诉颈部和腰部疼痛不适20年.患者因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项部和腰部疼痛、强直、活动受限,伴有双手指麻木,劳累时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炜 王春雷 等 《中医外治杂志》 2008年17卷4期 38-39页
【摘要】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氏腹针系统中"引气归元"穴位组合配合上、下风湿点针刺治疗.隔天治疗1次,观察周期为4周.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晨僵、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疼痛水平对照表数值等.实验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宇 易玮 等 《中国针灸》 2017年37卷12期 1265-12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腹针与西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1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31例,脱落1例)及西药组(30例,脱落2例),腹针组穴取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穴(双侧滑肉门、外陵)、调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娟娟 赖新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7期 3009-30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元针法是以五脏背俞穴通督养神,并以腹部任脉及腹募穴为主引气归元的治疗大法,同时依据病情可配合开四关或五输穴,参以针灸补泻手法.文章通过剖析通元针法治疗少阴偏头痛的处方及理论依据,总结赖新生教授应用通元针法为主治疗少阴偏头痛的经验,认为通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