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4
- 8
- 2
- 63
- 48
- 25
- 17
- 12
- 74
- 58
- 28
- 22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苗岩 欧春怡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年21卷4期 828-8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苍白密螺旋体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金标法作为初筛试验,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为确诊试验及疗效观察,根据不同检验目的 选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素芬 胥碧芬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年21卷2期 328-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感染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度,探讨改进和加强HIV/AIDS感染的职业防护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72例HIV/AIDS感染患者的诊断、合并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琴 肖琛月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年20卷19期 3072-30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以了解住院患者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方法 对无锡市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8630例住院患者,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TR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俊华 林东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年20卷13期 1847-18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受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状况,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 法对1932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5项(HBsAg、H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美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年20卷1期 134-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衣原体、加德纳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滴虫、淋菌、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情况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867例门诊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置于超高倍显微镜下以盐水涂片法直接镜检.结果 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双全 汪世平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年19卷20期 2693-26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表达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黏附蛋白Tp0751,纯化表达产物并进行免疫反应性分析,为探索Tp0751重组蛋白在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去除Tp0751信号肽序列,构建原核表达体进行诱导表达;Ni亲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善求 谢智光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年19卷15期 2061-20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高危人群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 对性病和妇科门诊有不洁性接触史、疑诊梅毒的高危患者采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同步筛查,并对所有阳性结果进一步作苍白密螺旋体颗粒...
【关键词】 梅毒;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英 袁玲玲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年19卷9期 1042-1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多重PCR用于同时检测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和杜氏嗜血菌.方法 根据各病原体特异性基因序列,即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HSV Ⅰ和HSVⅡ)的DNA聚合酶基因、苍白密螺旋体47×103膜蛋白基因及杜氏嗜血菌16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 王海燕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年18卷11期 1642-16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梅毒阳性血清抗TP15、17、47单组分抗体的检出情况并探讨其与梅毒心磷脂反应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建立抗TP15、17、47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梅毒阳性血清,再用苍白密螺旋体颗粒(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确定,同时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树云 《护理研究》 2008年22卷3期 233-23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感染率不断增加,妊娠合并梅毒的病人数及先天梅毒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因此,梅毒感染者分娩期的护理具有很多特殊性.我科于2005年1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丽 杨宏亮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5卷1期 33-35,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预测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的趋化信号传导途径,并深入分析趋化相关基因.方法使用ProtParamtool,NCBI/Blastp进行蛋白参数分析和结构域分析,使用Clustalw软件进行多序列对比,与大肠埃希菌K-12趋化相关基因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毅 杨勇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年21卷5期 386-388,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莱姆病螺旋体与梅毒、钩端螺旋体较常出现的交叉反应抗原,明确产生交叉反应的蛋白抗原成分,为精确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莱姆病的阳性判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PD91作抗原,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梅毒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年21卷2期 176-1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螺旋体作为一种在进化和形态上均比较独特的微生物,人们对其代谢、生理、遗传及进化的了解都非常有限.与这苍白密螺旋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相比较,钩端螺旋体基因组较大,且能够在环境中独立生存,因此,对钩体基因组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由致病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芳 李文俊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年20卷12期 1028-1031,10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鞭毛蛋白相关基因,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信息和线索.方法使用在线数据库和分析软件NCBI/Blast,ProDom/Blast等对问号钩体全基因组ORF基因进行诠释,对编码蛋白进行在线分析,并将问号钩体的鞭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布珍 黄维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年19卷12期 707-7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的感染率也成倍增长,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数及先天梅毒(又叫胎传梅毒)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研究表明,上海、海南、广东地区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分别为3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文 梁浩 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26卷2期 243-244页ISTIC
【摘要】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是梅毒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 apallidum,TP)侵袭神经系统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及血液、母婴途径传播而感染.神经梅毒被称为"伟大的模仿者",可侵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毅 雷鸣 等 《山东医药》 2019年59卷23期 99-104页ISTICCA
【摘要】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性传播疾病,其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基因重组蛋白技术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广泛,推进了实验室梅毒临床诊断的快速发展,但仍无法突破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的瓶颈.近年来,许多新的梅毒重组蛋白,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续雅娟 穆生财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19卷12期 1984-1986页ISTICCA
【摘要】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性.监测显示,近年来梅毒流行已成为全球和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 山西省从1982年首次报告梅毒病例以后,梅毒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疫情呈上升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可玲 于艳妮 等 《医学信息》 2020年33卷6期 27-30页
【摘要】 梅毒是被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P)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在患病早期,TP可通过黏膜或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和组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不同时期梅毒的临床...
【关键词】 梅毒;结构特征;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生财 薛子东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年18卷10期 1692-1695页ISTICCA
【摘要】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若发生流行不仅危害患者和下一代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且容易引发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及时、准确开展监测数据分析,全面掌握疾病流行特征,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山西省从1982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圆 彭国平 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13卷5期 269-275页ISTICCA
【摘要】 梅毒(syphilis)是梅毒螺旋体(也称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可侵及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组织和器官.梅毒以性传播为主,母婴传播和输血等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径.梅毒螺旋体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姗 欧阳春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年18卷6期 562-5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和分析,了解患者感染情况以避免医疗纠纷,并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必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术前及输血前患者15959例,所有患者样本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镇(综述) 曾丹(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年3期 420-421,422页ISTICCA
【摘要】 梅毒是一种典型的性传播疾病,别名杨梅疮,其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现习惯称梅毒螺旋体(TP)。 TP 可侵袭宿主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可引起孕妇流产,还可通过胎盘导致死胎和胎传先天梅毒。 TP 侵袭力极强,可破坏患者表皮或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使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倩 欧阳春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26卷7期 839-842页
【摘要】 目的 对输血前患者进行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和分析,了解感染性指标检测对患者感染情况的影响,为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4844例输血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丽艳 晏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1卷31期 95-97页
【摘要】 目的 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假阳性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2018年4月—10月本院患者31036例,阳性标本再用TPPA进行确认.结果 TP-ELISA男性假阳性率4.88%,女性假阳性率3.9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5卷24期 39,41页
【摘要】 目的:探究在输血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对患者输血感染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1-12月收治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200例,在输血治疗前均先采集手臂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5项标志物(包括HBeAg、HBeAb、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文莉 刘兵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年6期 815-817,818页ISTICCA
【摘要】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的苍白亚种即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1],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传染性强。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破坏性强。人是梅毒唯一的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郧 陶百平 等 《浙江医学》 2015年37卷14期 1251-1252页ISTICCA
【摘要】 麻痹性痴呆是梅毒苍白密螺旋体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多见于梅毒螺旋体初期感染后的10~20年,临床以进行性的记忆力下降和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2].近年来梅毒和神经梅毒发病率增加,由于该病危害性大,已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国谦 王贤军 等 《浙江医学》 2015年37卷14期 1253-1254页ISTICCA
【摘要】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威胁着人类健康[1].检测梅毒IgM抗体技术已逐渐在医院中开展,且IgM抗体是梅毒传染性的指标,只要有活的梅毒螺旋体存在,IgM抗体就会维持在一定水平.笔者为进一步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婷(摘) 江丽君(校)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年1期 30-30页ISTICCA
【摘要】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虽然青霉素可以有效地治疗这种疾病,但其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部分原因是由于目前诊断检测的不足。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三种新型诊断候选蛋白的可溶性重组型变体Tp0326、Tp0453和Tp045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