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
- 9
- 1
- 21
- 20
- 3
- 1
- 1
- 26
- 12
- 9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秋玲 凌婉婷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1期 2217-222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丛枝菌根(AM)是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的互惠共生体,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植物抗性.自然界中已知的AMF有170多种,分布广泛,且可与大多数植物共生.利用AM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正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AM对多环芳...
【中文期刊】 陈宁 王幼珊 等 《菌物学报》 2006年25卷3期 424-42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宿主植物栽培容器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容积容器的根系密度相对较大,在菌根共生体建立初期,菌根真菌繁殖体与根接触的机会增大,对于菌根真...
【中文期刊】 赵丹丹 李涛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3期 327-33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豆科植物-根瘤菌(Rhizobia)三者形成的共生体,是植物与微生物共生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对这种共生体中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AMF和根瘤菌双接种豆...
【中文期刊】 刘炜 冯虎元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10期 2173-217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中,最广泛的互惠共生体就是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后,菌丝通过根的皮层细胞获取植物提供的碳源,同时将矿物营养和水从土壤转运到皮层细胞,这种共生过程的研究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陆生植物的起源与演化、退化生态系统的修...
【中文期刊】 陈瑞蕊 林先贵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2期 176-18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土壤有机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修复方法存在局限性.菌根是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形成的共生体,能增强植物的逆境抗胁迫能力,对于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农药和酞酸酯等几类典型的有机...
【中文期刊】 黄艺 黄志基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4期 422-42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外生菌根是外生菌根真菌和植物营养根形成的共生体,能够增加植物对污染胁迫的抵抗能力.本文综述了2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外生菌根增加植物抗重金属毒害的成果,指出了外生菌根在植物抗重金属毒害中的积极作用,并概括其抗性的主要机理为:外延菌丝的吸收作用;...
【中文期刊】 王发园 林先贵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6期 149-15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互惠共生体,其中以丛枝菌根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AM真菌遍布各生态系统,不仅大量分布于农田和森林土壤,而且还广泛存在于多种逆境环境中.绝大多数的植物包括苔鲜、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能被AM真菌侵染.我国的AM真...
【中文期刊】 陈静 陈欣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2期 2388-239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根际土壤环境、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植物菌根形成的变化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CO2浓度升高,运转到根系的碳水化合物增加,根际环境、根际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菌根共生体的形成发生变化.提出在CO2浓度升高...
【中文期刊】 张勇 曾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4期 613-61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有利于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协助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自然条件下,大多数植物表现一定的菌根依赖性,在植株根系发育过程中如能与适宜的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菌根结构,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其中丛枝菌根是最普...
【中文期刊】 耿春女 李培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0期 1775-177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盆栽条件下,用沈抚污灌区非灭菌水稻土,研究了柴油浓度为5 000 mg*kg-1时接种3种AM真菌(Glomus mosseae, G.geospora, G.constrictum)和细菌对万寿菊(Tagetes erecta)耐油性的...
【中文期刊】 职桂叶 陈欣 等 《菌物系统》 2003年22卷4期 678-68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引言菌根(mycorrhiza)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菌根的3个主要的类型(即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内生菌根Endomycorrhiza、内外生菌根Ectendomycorrhiza)...
【中文期刊】 李杨 黄国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2期 2321-232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植物-微生物共生体--内生菌根、根瘤及其与农田土壤微生物活动相关因素发生的变化.该方面的研究虽然受实验条件限制,在国内外开展研究的持续时间较短,但现有的研究表明...
【中文期刊】 吴清风 田春杰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2期 22-23,3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Frankia-非豆科树木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固氮生物资源,具有与Rhizobium-豆科植物相似的固氮能力,在自然界能量循环和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形成共生固氮的非豆科植物其抗逆性强,耐干旱、盐碱,抗高寒、瘠薄,能在...
【中文期刊】 何兴元 吴清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6期 876-87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盆栽实验条件下通过生物接种技术,对非豆科固氮树木沙棘进行联合共生体的人工构建,定量研究了VA菌根真菌和Frankia对沙棘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对VA菌根菌与Frankia之间的联合增效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双接菌VAH+HR16的促生效果...
【中文期刊】 陈保东 冯固 等 《菌物系统》 2000年19卷2期 212-2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粒径0.8mm~1.2mm的玻璃珠为培养基质,建立用于培养纯净AM真菌的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由三叶草、玉米和两个真菌菌种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在这种培养系统中形成菌根共生体,并获得了相应纯净真菌,...
【中文期刊】 李海鹰 王桂文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0年27卷3期 182-1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红菇与红锥的根共生形成的菌根属外生菌根,分叉形状为单轴状,颜色呈浅黄褐色,菌根表面呈波纹状突起.菌套的外表特征呈绒毛状,厚度26~40μm,具典型的哈蒂氏网、丰富的外延菌丝和菌索,无菌核.外延菌丝长度约45~100μm,直径约1.8~2.3...
【学位论文】 作者: 田春杰 导师:何兴元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研究木本固氮植物的联合共生体,对总结树木与微生物共生生态的基本规律、揭示生物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科学地利用共生资源、发挥共生优势以及促进生态物脆弱地带的生态恢复、提高土地生产力、丰富生态学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木本固氮植物联合共生体人工构...
【中文期刊】 刘思琪 赵明明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19卷5期 735-738页 ISTICCA
【摘要】 菌根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共生现象,它是由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鉴于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菌根研究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归纳总结了主要菌根互作类型丛枝菌根、外生菌根和兰科菌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
【中文期刊】 石兆勇 魏艳丽 等 《生物学通报》 2007年42卷8期 21-22页 ISTICCA
【摘要】 丛枝菌根是地球上一类古老而分布广泛的共生结构,被称之为地球上最广泛的共生体.从丛枝菌根寄主植物的广泛性、分布生态系统的广泛性和功能的广泛性3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中文期刊】 彩花 姚庆智 等 《农产品加工·学刊(中)》 2013年11期 7-10,14页
【摘要】 菌根是生态分布较广的一类植物共生体,其生态功能为大众所认可。一些植物根际微生物对菌根共生体的建立及其功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内蒙古地区优势菌根真菌之一的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7)为研究对象,选择从其菌根际分离得...
【中文期刊】 郝晓红 索培芬 等 《草地学报》 2012年20卷5期 800-804页
【摘要】 土壤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丛枝菌根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菌根真菌一起共同进化的结果.这种共生作用可以引起真菌和其宿主植物发生重要的适应性变化.近年来,丛枝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之间是如何相互发生作用并形成菌根共生体,是人们所...
【中文期刊】 李莉 唐超 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9卷4期 241-246页
【摘要】 菌根围(mycorrhizosphere)是指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与土壤紧密相互作用的微生态区域.菌根围内复杂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即菌根围效应(mycorrhizosphere effect)对植物、土壤、其他生物...
【中文期刊】 袁维风 徐德聪 《广东农业科学》 2011年38卷7期 161-163页
【摘要】 丛枝菌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与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具有多种生态作用.综述了丛枝菌根增强宿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各种抗逆性能的作用,以及对基质改良和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探讨了丛枝菌根在植被生态重建中的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中文期刊】 谢丽源 张勇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17卷6期 1216-1220页
【摘要】 为探讨多胺对共生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及其宿主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丛枝菌根真菌(Gigaspora margarita)为试验材料,通过施用不同浓度的多胺(Polyamine,PA)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Methylglyoxal bis...
【中文期刊】 刘永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9卷1期 54-59页
【摘要】 丛枝菌根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种菌根,它是由专性营养共生的丛枝菌根真菌和大部分陆生植物所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通过对丛枝菌根与植物的营养吸收、抗逆抗病以及丛枝菌根与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关系进行综述,从而说明A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