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
- 2
- 17
- 8
- 6
- 5
- 4
- 38
- 33
- 15
- 11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谭建新 孙玉洁 《遗传》 2009年31卷1期 3-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基因组学则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DNA甲基化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的最终目标是绘制出人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梅 张海兰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年11卷9期 753-7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AC1蛋白表达降低,引起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增高,染色质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是肝脏某些基因转录调控变化的分子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党永辉 李生斌 等 《遗传》 2008年30卷6期 665-6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主要受控于DNA甲基化、染色质结构变化的可遗传和逆转的基因组功能的调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药物成瘾等重性精神障碍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综述了表观遗传现象的分子机制,介绍了表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喜娟 黄辰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08年39卷3期 264-267页ISTICPKUCA
【摘要】 海马区神经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是应用最广的神经突触可塑性研究模型,为学习和记忆脑功能的基础.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CREB)、Ra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Ras /ERK)等信号通路参与了学习和记忆的过程.通过组蛋白乙酰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霞 亓宝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8年6期 14-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表现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并且可以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的学科.表现遗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对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琛 周俊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7年23卷12期 2487-24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表观遗传学是目前遗传学研究的热点.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参与调控染色质构象变化和转录表达过程,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紊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倩 沈佐锐 等 《昆虫学报》 2006年49卷5期 859-8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是有机体在适应生物或非生物环境时呈现不同表型的能力,并且有遗传基础.蚜虫是农林业的重要经济害虫,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表型的可塑性.本文综述了外部环境因素(如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玉玮 侯进慧 等 《生物学杂志》 2005年22卷1期 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并且可以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之学科,就其中的X染色体剂量补偿、DNA甲基化、组蛋白密码、基因组印记、表观基因组学和人类表现基因组计划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瑞 樊红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38卷3期 536-540页ISTICCA
【摘要】 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形式,参与各种生命活动及疾病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对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研究成果的不断涌出,揭示了胃癌中这一修饰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作者就胃癌中常见的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形式、表达模式、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花 李容英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19卷7期 1153-1154页ISTICCA
【摘要】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前驱阶段,据统计数据显示,MCI发展为AD的年发病率可达10%~15%[1]. 国内外对AD的研究证实AD是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中环境因素中重金属对AD的影响,也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雪 臧艺玫 《生物学教学》 2015年4期 2-3,4页PKU
【摘要】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不发生DNA序列变化情况下产生的可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的学科,它从分子水平揭示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对经典的遗传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已成为主流生物学学科之一。本文从表观遗传的发现、特征、机制、效应及意义诸方面进行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捷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5卷2期 277-280页ISTICCA
【摘要】 巨噬细胞作为一种异质性固有免疫细胞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 ,表观遗传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成为学者们改造巨噬细胞来治疗感染与炎症的研究方向.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存在改变 ,而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 ,如DNA甲基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健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30卷1期 90-92页ISTIC
【摘要】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传统遗传学研究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诸如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及DNA甲基化通路的异常变化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仅通过尸检研究人脑组织内表观遗传变化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新近一系列研究试图探寻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 何珍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5年38卷1期 44-47页ISTICCA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影响范围广、患病人数较多的常见精神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研究表明,长期铅暴露可能引起神经退行性变化和不良精神症状.本文从神经可塑性失调、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调、表观遗传学改变及少突胶质细胞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原 陆才德 《新医学》 2016年47卷6期 349-353页ISTICCA
【摘要】 胰腺癌是临床上常见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关于胰腺癌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尚未完全的阐明,这在很大程度阻碍了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发展。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 DNA 甲基化是主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之一。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乐 倪云翔 等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6年43卷5期 547-551,560页ISTICCA
【摘要】 海马是执行大脑认知、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区域,其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与多种行为学异常和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海马的发育受到基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其中胚胎期各种母体和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宫内环境变化均可对胎儿及出生后新生儿的海马组织结构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炎 李锴男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6年21卷8期 748-752页ISTICCA
【摘要】 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伴随着许多基因的表达变化,但其具体调控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对CRC表观遗传学尤其是微小RNA(miRNA)、异常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证实,CRC进展过程中均存在异常...
【关键词】 微小RNA(miRNA);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鹤鸣 《智慧健康》 2019年5卷5期 44-45页
【摘要】 根据生物学现象的新发现和新生学科表观遗传学的内容,如基因表达的多个水平的调控、曾经的观点胎儿只受母体子宫羊水等环境的影响、现今的新发现推论胎儿可通过母体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致使其做出适应环境影响的变化.本人通过总结拉马克、达尔文以及达尔文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滢滢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年29卷5期 471-475页ISTICCA
【摘要】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大部分肠癌都是非遗传性的"散发性肠癌",散发性肠癌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相继改变并累积,最终导致体细胞突变而发生的复杂的异质性疾病. 其中最主要的三类基因变化是:染色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艳 赵洪良 等 《感染、炎症、修复》 2014年2期 76-7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热休克汗腺细胞(SGCs)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共培养体系中 BM-MSCs的形态和表型变化,为进一步表观遗传学表达谱的检测及汗腺诱导关键转录因子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BM-MSCs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浩 张还添 等 《广东医学》 2014年35卷2期 305-30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骨关节炎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除了生活习惯、自身体质外,它还受很多基因及环境因子的影响.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关节软骨的退变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改变.软骨细胞正常基因调控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它的改变促进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园 冯定庆 等 《山东医药》 2013年53卷37期 91-93页ISTICCA
【摘要】 肿瘤的发生通常认为与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各种调控蛋白的上调或者下调有关,然而最近观点认为,表观遗传学在肿瘤的发生及分化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认为,在细胞生命活动的选择性基因沉默或基因表达过程中,包裹于染色质中的基因组DNA序列一般不发生改变;...
【关键词】 肿瘤;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晓丽 米志宽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41卷7期 900-90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受遗传与环境双重因素影响,是多基因参与和多阶段演进的复杂过程,不仅受肿瘤细胞自身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调控,还受着微环境变化的影响,慢性感染和炎症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约25%的肿瘤由炎症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婧 涂艳阳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5卷12期 85-89页
【摘要】 DNA中的m6A(6-甲基腺嘌呤)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m6A是真核生物mRNA内部序列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录后修饰形式.最新研究发现肥胖相关蛋白FTO可以脱掉m6A上的甲基,表明该甲基化过程是可逆的.抑制或敲除m6A甲基转移酶会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树坤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2期 50-55页
【摘要】 精准医疗是指针对每个病人的遗传特征量体裁衣式地制定医学治疗方案,这是以全基因组测序为基础的,通过分层将个体归入疾病的不同亚组,而后有的放矢地采取预防性或治疗性干预措施.表观遗传学对个体的影响、生物信息学人才的培养、表型资料的作用、生物样本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建军 胡世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年05卷1期 174-17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现在已成为肿瘤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肿瘤的形成都伴随着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异常.Waddington[1] 在1939 年首先提出了表观遗传改变的现象.目前比较流行的表观遗传学定义是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焕臣 马军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4卷1期 72-7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的改变不涉及DNA序列变化.但又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增殖而稳定遗传的现象.主要包括基因组印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表观遗传学认识的深入,尤其是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瑜 黄荷凤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09年28卷1期 16-19,30页ISTICCA
【摘要】 卵子发育是复杂的生理过程.卵子发育过程中染色质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经历由非环绕核仁型向环绕核仁型卵子的转变,并伴随基因转录活性的改变.表观遗传修饰在染色质重构和基因转录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通过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的平衡实现.颗粒细胞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咏秋 李欣志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35卷2期 108-111页ISTIC
【摘要】 本文阐述了心血管疾病表观遗传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外环境变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表型可塑性改变有关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重塑等表观遗传变化,以及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琰婷 尹丽君 等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8年35卷6期 405-409页ISTICCA
【摘要】 基因组印迹是表观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父母源等位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对胚胎发育和个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印迹的机制主要是等位基因差异性甲基化,由DNA甲基转移酶控制.基因组印迹建立于配子发生时期,经历了擦除-建立-维持的重要过程,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