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16
- 1
- 10
- 8
- 4
- 3
- 3
- 13
- 11
- 8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张舒羽 导师:卢大儒 复旦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第一部分: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肺癌的发生与环境暴露引起DNA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密切相关,而细胞周期检控点是维持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机制,其中DNA损伤检控点能检测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旸 导师:胡汛 郑树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肿瘤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试图阐明polκ的转录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pol κ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polκ在肿瘤中的表达研究;2.5′侧翼区的克隆;3.启动子活性的检测;4.转录调控机制的验证;结论1.polκ是跨损伤合成相关的DN...
【关键词】 DNA聚合酶kappa ; 基因转录调控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林 田辉 《中国肿瘤临床》 2007年34卷22期 1313-13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OLι(Pol iota)基因是一种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基因,其编码产物是DNA聚合酶Y家族的成员,即DNA聚合酶ι,在DNA跨损伤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POLι基因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本文对DNA聚合酶ι的基因定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谷亮 余应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年18卷4期 427-4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有关真核细胞中DNA聚合酶的研究迅速增多.1985年前,确认的DNA聚合酶只有3种:聚合酶α、β以及线粒体聚合酶γ.时至今日已至少发现了14种DNA聚合酶,包括聚合酶α、β、γ、δ、ε、ζ、η、θ、ι、κ、λ、μ、REV1及M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菊华 汪良芝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8年38卷5期 727-730页ISTICCA
【摘要】 跨损伤DNA合成(TLS)属于一种复制后修复过程,主要涉及DNA聚合酶κ、η和ζ等.跨损伤修复是细胞内一种DNA损伤耐受机制,DNA聚合酶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NA聚合酶ζ主要由亚基Rev7和Rev3构成,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磊 贾程皓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2年49卷12期 5342-5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众多人兽共患病原菌可通过食品产业链传播给人,同时耐药性使得感染更难治疗,增加了疾病传播和死亡的风险.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及其致病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研制新的药物.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艳霞 张学军 等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31卷4期 241-243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DNA损伤修复缺陷所致.目前发现着色性干皮病共有7个互补组和1个变异型,其中7个互补组与核苷酸切除修复缺陷有关,1个变异型与跨损伤合成缺陷有关.文中仅对着色性干皮病的各型基因定位及其各自所编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