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16
- 3
- 17
- 13
- 3
- 1
- 1
- 38
- 32
- 13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蔡自由 李永冲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1年31卷8期 1492-14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盐酸吗啉胍片中盐酸吗啉胍含量.方法:在高电场强度条件下利用微流控芯片上特殊的微通道实现组分快速、高效的分离,以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探讨了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自由 李永冲 等 《中国药房》 2011年22卷28期 2668-267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溴吡斯的明片中溴吡斯的明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在高电场强度条件下利用微流控芯片上特殊的微通道实现组分快速、高效的分离,以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充 李永冲 等 《中药材》 2010年33卷7期 1171-117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苦参碱注射液中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探讨了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优化选择2 mmol/L HAc+2 mmol/L NaAc(pH 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娟 陈缵光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5年26卷6期 1327-1329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法测定槟榔饮片中槟榔碱含量.方法 在高电场强度下,利用芯片上微通道实现待测组分的分离,以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研究电泳介质、进样时间和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 优化条件为:缓冲溶液2 mm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羽 陈安丽 等 《今日药学》 2016年26卷1期 33-35页CA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阿咖酚散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色谱系统采用ODS反相柱,流动相:甲醇-水-乙酸(35:60:5),流速: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 μL,用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对阿司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廖承悦 导师:赵建龙 周洪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用于DNA复制的技术,其操作可以在生物体外进行。这种技术可以使得目标DNA模板在对应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特异性合成。通过PCR技术所获得的产物可用于下游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静 导师:王兆彦 兰州大学 药学 药学·药物分析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毛细管电泳因其高效、快速、所需分析样本量少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广泛利用的分析技术之一,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在分析没有紫外吸收基团的物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样品无需衍生化,操作简单,分析成本低。生物样品基质复杂,通常样品来源不易,而检测生物样...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 ; 前列腺癌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方新心 导师:赵建龙 金庆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监测核酸和免疫生物分子反应过程对生物反应机理特性的研究十分重要,可为新药品开发,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术后恢复监测提供有力的依据。常规的实验室检测核酸的方法为荧光定量PCR,需要复杂的光学设备,应用环境有限,耗时长,成本高,难以实现小型化、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攀豪 导师:陈缵光 中山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毛细管电泳(CE)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s)是分析科学中前沿的分离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是带电粒子在毛细管内的溶液中,在外加电场的驱动下,因其淌度和分配系数的不同,产生差速迁移而获得分离的一种分析技术。因其分离效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芳红 导师:王兆彦 兰州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一种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液相分离技术,因其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所需分析样本量少、分离模式多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广泛利用的绿色分析技术之一。非接触电导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可以用来检测带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博 导师:王兆彦 兰州大学 药学 药学·药物分析(硕士) 2019年
【摘要】 无机离子是食品、化工、医药、和环境检测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检测指标,给这些行业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离子的浓度不仅可以反映产品的质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品的生产工艺。因此,离子的有效检测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挺钧 导师:徐中其 东华大学 化学 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连翘(Forsythiae Fructus),是木犀科(Oleaceae)连翘属(Forsythia)植物的果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根据采摘季节的不同,连翘又可以被分为青翘和老翘,二者都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凯鹏 第六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 2016年
【摘要】 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最早应用于毛细管电泳,随后在微流控芯片中得到广泛使用,近年来开始用于高效液相色谱 [1,2]。本文研制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只需将色谱柱后原有的连接管穿过本检测器的电极套管,非常简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童艳丽 2015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4年
【摘要】 笔者研制了一种适合普通厚度盖片的分析芯片的差示式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在芯片上制作分离通道和参比通道,并在独立的电极板上对应于两通道末端位置设置两对电极,分析芯片置于电极板上.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信号分成两路,分别加至分离通道和参比通道对应的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晓丽 导师:楚清脆 叶建农 华东师范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第一章绪论氯化和臭氧化等饮用水消毒技术,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卤乙酸(Haloacetic acids, HAAs)、溴酸盐等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DBPs因其具有环境毒性及潜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小林 广东省药学会2008学术年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中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缓冲液种类与浓度,添加剂、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 方法: 优化选择20 mmol/L H3803-20 mmol/LTris缓冲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全文 导师:陈缵光 中山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20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峻梅 导师:陈缵光 中山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简介和应用现状,重点评述了毛细管电泳在天然药物分析中应用的进展。 本文建立了益母草药材中水苏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探讨了缓冲液的种类与浓度、pH值、分离电压、进样时间、进样高度及毛细管有效长度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庆华 温金莲 等 《中药材》 2005年28卷4期 296-29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以2 mmol/L磷酸盐缓冲体系(pH=6.0)为分离介质,分离电压18.0 KV,利用高频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苦参碱的线性范围20~1000 μg/ml(r=0.9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伟丰 康信煌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5年30卷12期 756-758,7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建立制剂中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分析法,并用于片剂、滴眼液中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对电泳介质的种类、浓度以及操作电压和进样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采用5mmol/L乳酸为缓冲溶液,分离电压20.0kV,可在7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玉涛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0卷6期 85-86页
【摘要】 目的 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可以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的高效液相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方法 用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采用C18色谱柱(4.6×250 m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俊 秦明新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3年20卷1期 55-58页ISTICCSCD
【摘要】 针对脑组织电阻抗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工作频率在10 MHz的单通道硬件电路和试验台,可以分辨电导率介于0.001 s/m到6 s/m的四种不同浓度的NaCl盐溶液,并对模拟正常人脑组织(0.375 s/m)的0.195%NaCl盐溶液目标,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亮 姜文聪 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34卷6期 72-76页
【摘要】 为了验证磁声电非接触式电导率成像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种基于电磁场和声场耦合效应的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论述了电磁场和超声波耦合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针对激励脉冲干扰强、信号微弱的特点,研制了微弱电磁信号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妍 葛淑丽 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4年5期 525-528,529页
【摘要】 用带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的毛细管电泳法(CE)分离并测定了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即缺少较强紫外吸收发色团或荧光发射基团的庆大霉素(GE)、卡那霉素(KA)和链霉素(ST)。对影响 CE 分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以下几项优化的参数:①电泳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水锋 王立世 等 《分析化学》 2006年34卷10期 1501-1506页
【摘要】 报道了基于边缘加固的PDMS-玻璃芯片制作新方法.在给定条件下,测得芯片的剪切强度为20.4 N/cm2,电渗流为2.9×10-4 cm2/Vs(RSD 5.6%,n=5),方向指向阴极.研制了一套新型高压非接触式电导(HV-CCD)检测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海丹 翟海云 等 《中药材》 2012年35卷6期 992-99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法同时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大黄酸和大黄素的方法.方法:探讨了缓冲溶液、分离电压和进样条件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在电泳介质为15.0 mmol/L Tris-5.0 mmol/L H3BO3(pH=8.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范卫华 导师:赵建龙 葛玉卿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近年来,液滴微流体技术已成为生物学分析的有力工具,这些技术在包括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分选和分离,酶分析,药物筛选,细胞毒性和基因/蛋白质表达等方面取得令人可喜的成果。液滴微流控技术不但可以检测个体细胞的特征,还可以检测遗传内容与单个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江梅 导师:翟海云 广东药学院 药学 药物分析(硕士) 2014年
【摘要】 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μ-T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分析仪器的微型化和集成化,即在几厘米大小的芯片上最大限度的实现化学分析的全过程。目前微流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