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8
- 7
- 6
- 246
- 204
- 140
- 52
- 14
- 191
- 182
- 103
- 98
- 7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红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31卷4期 256-25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1.2g),3次/d,疗程均为6个月.每3个月,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炯波 秦学军 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8年30卷3期 271-27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阿斯匹林、他汀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贺 吴圣贤 等 《中医杂志》 2022年63卷19期 1853-185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内消软脉汤2号及其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纳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痰瘀互结证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内消软脉汤2号颗粒剂,每日1剂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菁 耿文静 等 《中草药》 2016年47卷15期 2707-27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伴有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月于天津医院收治的伴有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50例,经颈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义明 何健玲 等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0年43卷2期 97-101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及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波检查等方法筛选出自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间进行体格检查的中老年男性脑卒中高危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静 王晓春 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1卷6期 987-9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1A)患者的疗效.方法 96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口服辛伐他汀、倍他乐克和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倍他乐克和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
【关键词】 辛伐他汀;脑缺血发作,短暂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软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辜小旅 导师:苏凯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其他 中医内科学(心脑血管)(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评价软脉化斑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肾虚血瘀型)稳定性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省第二中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病人,年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莹 导师:何华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软化丸干预痰瘀阻络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03月~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传统医学诊疗中心门诊和脑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冯杭 导师:张海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口腔颌面外科)(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在酸性条件下与胆汁发生的软化溶解反应,分析测定反应前后斑块成分的改变。
方法:
第一部分,验证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与胆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溶解现象: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晓乾 导师:王连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软坚解毒祛瘀法对颈动脉斑块、C反应蛋白表达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探讨软坚解毒祛瘀法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材料与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年龄在51-65岁,平均年龄在60.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琪 导师:邓又斌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研究能否通过新兴技术实时剪切波成像技术测量感兴趣区的剪切波平均速度来评价颈动脉斑块的软硬度。
方法:选取的35例患者以常规灰阶超声检出斑块共54处,将其分为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及强回声斑块,同时,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凤菊 导师:勇强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探讨斑块内部不同组织成分的超声弹性图表现。评价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判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软硬度及易损斑块的准确性和符合率,比较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易损斑块的优劣。
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加贺 导师:郭启勇 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引起脑缺血性事件的重要因素,动脉斑块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与管腔狭窄程度、部位有关,更取决于斑块内部成分、表面形态及斑块的负荷等特征,目前研究的重点正逐步向判断斑块的稳定性转移。所谓的不稳定性斑块(易损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晓松 第六次国际络病学大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50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患者,探讨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能否降低脑梗死复发。 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关键词】 脑梗死 ; 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 ; 通心络胶囊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沈敏海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低回声及等回声斑块被称为不稳定性斑块,往往是导致脑梗塞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本院自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200例存在颈动脉软性硬化斑的脑梗塞、TIA患者进行经皮超声消融治疗,试图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晓松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1.14g),每日3次,疗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晓松 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1.14g),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晓松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能否降低脑梗死复发。 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晓松 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能否降低脑梗死复发.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脑梗死 ; 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 ; 通心络胶囊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和静 房中则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56卷4期 722-7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血浆中脂质代谢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可能的膳食相关因素.方法:从参加2012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队列10年随访研究"的北京市石景山区1 312名社区人群中,按照入排标准(年龄<70岁、无临床心血管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娜 王小刚 等 《中国医刊》 2024年59卷1期 105-1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特征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经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确诊的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ACI患者100例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重阳 张林波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34卷1期 14-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取 6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CTA图像分析,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识别并测量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密度(PFD),比较颈动脉斑块PFD与对侧正常颈动脉PFD及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35卷1期 57-60页
【摘要】 目的 探析超声造影技术应用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定于2020年07月至2021年07月开展,纳入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42例配合研究,均进行病理诊断,行超声、CEUS方法诊断,比较两种技术的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迎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19卷19期 65-6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造影、血清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66 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6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对两组进行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造影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冰 李琪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43卷23期 5636-56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IVUSE)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就诊的60 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所选对象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与IVUSE检查,金标准为病理检...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立冬 周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7卷3期 116-118页
【摘要】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疑似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进行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佳慧 李洁华 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25卷5期 656-6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分析筛选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Hub基因及相关通路.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O)下载GSE43292和GSE28829这2个数据集.应用R语言软件合并两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筛选出早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朝霞 阳旭 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2卷15期 28-3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丁苯酞软胶囊;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贺 姬寒蕊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2卷19期 12-15,75页
【摘要】 目的 评价内消软脉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二科并口服内消软脉汤3个月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0例,针对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的纵切厚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