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3
- 81
- 6
- 4
- 1
- 1
- 29
- 27
- 27
- 25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丽媛 徐冲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6年36卷2期 101-10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是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食用菌产量居世界首位,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针对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发展不均衡、生产规模偏小等问题,提出了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加产品特色等发展对策,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供思路。
【中文期刊】 姜元华 张雨薇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40卷24期 65-72页
【摘要】 为探究不同酵母品种对预醒发冷冻披萨面胚食用品质的影响,以5种不同酵母品种制作的冷冻披萨面胚为试验材料,对烘焙成品的感官、质构、色差及理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由聚类分析可知5种酵母聚为4类,第一类为法国金燕子酵母(耐高糖)和法...
【中文期刊】 宛玉祥 梁雪娟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5卷12期 56-59页 ISTICCA
【摘要】 药酒是把中药和酒按一定比例融合而制成,通过饮服或外涂达到调整亚健康、防病治病、保健延年的一种养生方法.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药酒行业也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对药酒认识上的误区、药酒制备工艺及标准问题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
【中文期刊】 戴洁 李耿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43卷10期 46-48页 ISTIC
【摘要】 目的 以吸水溶胀倍数为指标,建立准确的燕窝“发头”检测方法.方法 以吸水溶胀倍数为指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单因素考察,建立燕窝“发头”的测定方法.结果 最佳测定条件为浸泡时间14h、中粉燕窝样品、温度60℃,不同产地燕窝的吸水溶胀倍数在5.2...
【中文期刊】 黄韬睿 王鑫 《生命科学仪器》 2012年10卷2期 45-46页
【摘要】 浸出法制油的过程中主要使用六号溶剂作为浸出溶剂,该方法难免造成六号溶剂在食用油中的残留,六号溶剂对食用油的品质以及人体健康都有诸多害处,而压榨油因为生产工艺不同,其中不应该含有六号溶剂的残留。顾可根据检测压榨油中是否含有六号溶剂判断压榨油中...
【中文期刊】 丁梅 辛若竹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年17卷11期 9-11页
【摘要】 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是评价稻米食用、蒸煮品质的主要理化指标。通过对梅河口地区33户大米加工厂生产的梅河大米进行检测分析,梅河口区域生产的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3.0%—17.8%之间,平均值为15.4%;胶稠度在64—114mm之间...
【中文期刊】 林琳 高艳艳 等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24期 433-435页
【摘要】 以Ca~(2+)-ATPase活性为主要的生化特性指标,同时结合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细菌总数等指标,考察草鱼在4℃冷藏期间与品质和新鲜度相关的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Ca~(2+)-ATPase活性呈...
【中文期刊】 徐舶 周光宏 等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z1期 8-12页
【摘要】 比较研究了宰后成熟处理0、3、5、7、14和21天的花-马杂交F_1鹿较具代表性的背最长肌、半腱肌、冈上肌和腰大肌中主要化学成分和食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部位因子对经过成熟处理鹿肉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食用品质有一定的影响.成熟时间对不同部位鹿...
【中文期刊】 郑伶杰 金宇阳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24年60卷11期 1650-16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菊花的12个性状指标为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关联度法(GRA)相结合的方法对62个菊花品种进行筛选,对选出的食用菊花利用NBT染色和离体枝条水培法进行了耐盐能力分析,并分析了其营养品质.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菊花的...
【中文期刊】 刘麒薇 李赛男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4年26卷3期 274-27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特级初榨橄榄油、混合橄榄油、一级大豆油、一级葵花籽油作为煎炸油,以薯条、鸡翅为煎炸原料,对4种食用植物油在重复煎炸过程中发生的品质变化进行观察.方法 测定酸价、羰基价和极性组分,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4种食用植物油的酸价、羰基价变化...
【中文期刊】 邵懿 刘玉洁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4年26卷2期 185-1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标准进行了梳理,同时参考国际食品法典食用油脂标准,对食用植物油重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提出我国现行植物油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中文期刊】 刘鹏 张星南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17年33卷5期 305-310页
【摘要】 理论上通过测定食用植物油的水相电导率,可以对其品质进行检测.但前人对此方法的准确性存在争议,认为电导率与油脂品质指标(如极性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为了探讨食用植物油水相电导率与其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本论文考察了七种家庭常用的食用植物...
【中文期刊】 张令文 计红芳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16年32卷5期 180-185页
【摘要】 采用深层油炸模型,利用色差仪、脂肪测定仪和质构仪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油炸过程中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的表现色度、水分含量、含油率及硬度、脆度和易碎性等质构参数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油炸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的白度(L*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