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17
- 15
- 11
- 5
- 4
- 2
- 55
- 36
- 6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季兰 杨淑琴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6期 660-6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取含有诱变的长穗颈基因eui1、eui2和野生型基因Eui的水稻(Oryza sativa L.)协青早保持系3个等基因系,通过供试植株在不同生育期的GA1和ABA含量测定及喷施GA合成抑制剂,并辅之器官删除试验等方法,探索长穗颈水稻上部...
【关键词】 水稻;长穗颈基因(eui);GA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震 彭选明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09年18卷6期 735-739页ISTICCA
【摘要】 研究航天搭载、~(60)Co-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干种子M_1代的发芽率、幼苗生长、植株生长发育及其农艺性状变化.结果表明,对M_1代的生物学效应(抑制或刺激),因不同性状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不同;两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当代对三...
【关键词】 航天搭载;~(60)Co-γ诱变;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东 李修平 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11期 1-4页
【摘要】 为更好地研究水稻单倍体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加速水稻育种进程,以10份寒地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培养基的琼脂浓度、激素配比、马铃薯水提取液附加物添加及培养方式等因素对水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优化寒地水稻品种花药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国新 黄文超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13年44卷11期 1771-1775页
【摘要】 [目的]快速将粳稻染色体片段渗入籼型两系不育系,获得稳定材料,便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对籼型两系不育系Bph68S与粳稻少孽粳杂交的F1,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构建籼粳交DH系两系材料,并观察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对大田的种植株型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治华 曾礼华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09年22卷2期 231-235页
【摘要】 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Wx位点控制.该基因座位的多样性及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显著相关性已被众多研究者证实.本文报道Wx基因内的一个新微卫星标记RA19.分析表明,利用该引物进行PCR扩增的产率和效率都明显高于微卫星标记"484/485".进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树明 罗曦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09年22卷2期 236-240页
【摘要】 选用云南省和浙江省近期育成的γ-氨基丁酸(GABA)和抗性淀粉(RS)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品种(系)21个,在云南省新平县相同栽培条件下种植,比较研究其产量、GABA和RS含量差异,并对三者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1个品种(系)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俊杰 成志伟 等 《杂交水稻》 2005年20卷4期 59-61页
【摘要】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以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及其亲本和分离世代F2代的优势集团和负优势集团为材料,尝试利用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以杂种F1(两优培九)为对照组,亲本9311、培矮64S以及F2代的优势集团、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群策 代西梅 等 《杂交水稻》 2005年20卷4期 66-68页
【摘要】 利用亚洲栽培稻中的4份同源四倍体水稻(O.sativa,2n=4x=48)和相应的4份二倍体水稻(O.sativa,2n=2x=24)为母本,以4份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2n=2x=24)为花粉供体进行远缘杂交后,对其杂种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忠安 《杂交水稻》 2004年19卷2期 59-61页
【摘要】 以培矮64S和5个恢复系等6个两系杂交水稻亲本的DNA为模板,进行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分析,结果表明,在60对微卫星引物中有47对在6份材料中均有清晰带型扩增产物.以根井标准遗传距离D为亲本间多态率的指标分析,培矮64S与9311之间的...
【关键词】 微卫星分子标记(SSR);两系杂交水稻;亲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群策 秦广雍 等 《杂交水稻》 2004年19卷1期 56-59页
【摘要】 在以6份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杂交母本与狼尾草进行属间杂交中发现,其结实率达到0.84%~2.06%,而在以二倍体水稻为母本的属间杂交中却没有获得结实种子.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属间杂交结籽的特殊生殖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试图寻找其杂交结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则轩 郭小丽 等 《农药学学报》 2004年6卷4期 18-22页
【摘要】 合成和筛选优良的化学杂交剂是应用化学杂交剂培育杂交种的关键之一.化学杂交剂的筛选主要通过田间试验,费时费工,建立室内离体筛选的方法很有必要.通过研究化学杂交剂BAU-9403的作用机理,发现其对同工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用BAU-9403处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群策 梁芳 《杂交水稻》 2003年18卷4期 66-68页
【摘要】 以4份同源四倍体水稻(Oryza sativa, 2n=4x=48 )和4份二倍体水稻(Oryza sativa,2n=2x=24)为母本,以4份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2n=2x=24)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配组,共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群策 梁芳 《杂交水稻》 2003年18卷5期 53-55页
【摘要】 以同源四倍体水稻(Oryza sativa,2n=4x=48)和二倍体水稻(Oryza sativa,2n=2x=24)为母本,以非洲栽培稻(Oryza glarri,2n=2x=24)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配组,对其杂交结实的胚胎学机理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江义 陶大云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02年15卷1期 15-19页
【摘要】 为矮化云南地方粳型高秆陆稻品种,选用矮秆籼型水陆稻与具有广亲和性的云南地方陆稻品种杂交,以探讨能否在矮化株高的同时解决籼粳杂交育性低的问题.本试验中,除紫米糯×三磅七十箩F1代株高表现为完全显性外,其余组合均为不完全显性.各籼粳稻亚种间杂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23卷3期 83-86页
【摘要】 水分胁迫下杂交稻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明显积累,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积累速度同MDA的增生速度相关联.以外源脯氨酸对杂交稻幼苗进行预处理后胁迫,结果表明,外源脯氨酸能提高脯氨酸在稻苗体内的积累速度,能明显降低水分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雅楠 导师:王光全 李学勇 聊城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培育高产的水稻品种成为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水稻的株高,尤其是水稻矮生性状的研究可以为选育理想株型提供理论依据,对培育高产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的株高主要受到赤霉素(G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启鑫 导师:刘振兰 华南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RETINOBLASTOMA(RB)蛋白是人类中克隆的第一个抑癌基因。RB同源基因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绿藻中。已有的研究表明,RB蛋白及其同源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基因组编码两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维敏 导师:丁效华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09年
【摘要】 培育水稻粳型亲籼系是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不育性,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促进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对本实验室新选育的42个待测粳型亲籼系进行了粳型性和亲和性鉴定,得到一批符合标准的粳型亲籼系;利用4个籼稻品种明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金腾 导师:高用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08年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QTL定位和作物种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黎志康提出利用生产广为种植的当家品种(系)作为轮回亲本培育高代回交群体,将目标性状的表型选择与AB-QTL相结合,通过分子标记跟踪供体基因的流向,获得定向选择所导致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志伟 导师:陈善娜 陶大云 云南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近缘稻种中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是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基因库,也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然而近缘稻种与亚洲栽培稻间普遍存在的杂种不育,严重阻碍了野生近缘种有利基因发掘利用。在稻种间杂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晓罡 导师:赵之伟 云南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本文以cH-63和TH-16两个致病性差异的稻瘟病菌株为材料,在缺氮培养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经培养2d后,采用铵盐沉淀及透析纯化处理获得稻瘟病菌培养滤液中的分泌蛋白。分别采用致伤接种及浸泡处理对该蛋白作用水稻植株后的病理反应进行系统研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凌丽俐 导师:林宏辉 四川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高等植物在光合类型上可分为C<,3>、C<,4>、CAM三大类。C<,4>和CAM植物是在逆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驯化,从C<,3>植物进化而来的。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由于具有CO<,2>浓缩机制,能在高光强、高温及低浓度CO<,...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慈 导师:马峙英 王省芬 河北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07年
【摘要】 生育期是决定水稻品种地区及季节适应性的重要性状,生育期的遗传研究与指导育种实践、品种改良及品种推广密切相关。缩短水稻生育期,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良水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变体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良好材料,近年来大规模T-DNA标签库的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裔传灯 导师:顾铭洪 扬州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博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对稻属不同染色体组着丝粒BAC克隆的筛选及其在种间杂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构建了6个二倍体野生稻种的BAC文库,其染色体组型分别为AA、BB、CC、EE、FF和GG,覆盖了稻属的绝大部分染色体组。通过BAC克隆的脉冲电泳分析,发现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若磊 导师:肖凯 河北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提高作物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种属中部分铵转运蛋白在改善植物氮胁迫条件下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Nippenbare铵转运蛋白OsA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明辉 导师:刘向东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利用台中65-4x及其含有花粉不育基因的四倍体近等基因系组配不同座位内和座位间互作的四倍体杂种F1,综合利用I2-KI染色、醋酸洋红压片、整体染色透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等方法,对花粉育性、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成熟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爱仙 导师:汪旭东 吴先军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05年
【摘要】 水稻育种从常规育种到杂交育种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但是杂交种子只能在生产上用一季,必须年年制种,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简化杂交育种的过程,广大育种工作者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是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兆建 导师:蔡得田 湖北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疣粒野生稻是与普通栽培稻亲缘关系最远的野生稻种,具有多种抗性基因存在。将疣粒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利用胚挽救、组织培养、秋水仙素加倍等技术相结合,成功获得了栽培稻与疣粒野生稻的杂种二倍体、四倍体。为确定杂种的真实性、了解野生稻基因转移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兵 导师:李平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05年
【摘要】 用分子标记构建水稻遗传图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从McCouch等在1988年构建的第一张图谱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用不同的作图群体和分子标记构建的图谱,而大多数分子标记都是RFLP标记和混合标记,最近随着水稻全序列基因组的完成,用单一的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