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981
- 453
- 118
- 116
- 237
- 170
- 63
- 63
- 43
- 371
- 320
- 309
- 92
- 7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宇尘 韩新民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年31卷7期 750-755页ISTICPKU
【摘要】 脑微透析是一种可对采集样品进行连续、在线、实时定量分析的技术,近年来在脑内神经递质的检测中应用广泛,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因其操作复杂、价格昂贵、耗时长、个体差异大、探针重现性不良等而受到限制.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发展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淑玉 阮钰尔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7卷1期 64-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考察影响回收率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样品中葛根素的浓度,利用增量法、减量法和零净通量法计算探针的相对回收率,并考察灌流液成分、外液浓度、灌流速度、介质温度和搅拌速率对回收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晶晶 眭明红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7年38卷4期 314-3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干预方法对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病变组织中5-羟色胺(5-HT)、组胺(HA)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影响与镇痛效应,探讨火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映红 王一奇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33卷3期 426-4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中医经典方剂——麻黄汤对大鼠脑海马区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释放的影响,并与麻黄药材、麻黄生物碱的作用相对比.方法 SD大鼠分为6组:麻黄汤高剂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密山 赵素芝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年32卷5期 831-8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脑缺血大鼠脑纹状体区域细胞外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升麻苷H-1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升麻苷H-1高、中、低剂量组和金纳多组.用线栓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冲 董静文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年32卷5期 638-6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评价化合物H057镇静催眠的药效学,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开场实验测定 H057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评价其中枢镇静作用;通过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和H057直接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评价其催眠作用;利用微透析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英奕 张学婷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3卷10期 558-5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脑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 protein, Aβ)沉积所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紫萍 曾维东 等 《中国药房》 2016年27卷19期 2641-264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药动学差异,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ip 0.1%链脲佐菌素造模),每组6只。两组大鼠分别于腹部皮肤给予雷公藤甲素乳膏0.5 g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杨 薛薇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年32卷5期 722-7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 )方法,用于测定脑透析液中人参皂苷Rg1的浓度,并基于该方法考察Rg1在体外及大鼠海马、脑室的体内探针回收率,为Rg1在大鼠脑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高效液相色谱采用ACQUITY...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人参皂苷Rg1;微透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新国 程璐 等 《中成药》 2016年38卷5期 1006-10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微透析法研究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经皮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 线性微透析探针植入Wistar大鼠真皮在线取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透析液中环维黄杨星D的回收率与其体内稳定性.结果 环维黄杨星D在0.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阳 许良葵 等 《中国药房》 2015年28期 3915-391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尼索地平控释贴剂(NCRP)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方法:将SHR随机分为贴剂(NCRP)组和片剂(尼索地平片)组,每组6只,植入微透析探针,按尼索地平计每只给药5 mg。收集给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泰锋 薛薇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5年24卷14期 1659-16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脑透析液中谷氨酸、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和牛磺酸等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应用微透析技术采集大鼠目标脑区的透析液样品,选用Merck ZIC-HILIC柱(50mm×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卓玲 丁琨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24期 3855-385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二甲基亚砜冷冻保护剂的效果在低温医学应用中得到了大量验证,目前尚无利用微透析技术对二甲基亚砜进行检测的文献报道。目的:考察不同浓度断肢再植冷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微透析的相对回收率。方法:应用增量法及减量法检测体外不同浓度(2%、5%、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霜霜 刘春生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年40卷1期 36-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检测大鼠微透析液中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药物浓度.方法 利用微透析技术对大鼠肝脏局部给药,并进行采样.微透析样品通过HPLC-MS/MS检测,采用Agilent TC-C18柱,(...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树达 陈子怡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35卷2期 161-1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表面活性剂普朗尼克P85和维拉帕米对传统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的脑靶向分布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5只,周龄9~10周,体质量190~24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具体为PHT组、+VPM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悦 赵佳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年7期 1026-10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观察光化学损伤诱导的三叉神经痛(PITN )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疼痛相关递质/调质的变化及对药物的反应,为TN的基础研究提供可用的动物模型。方法将适应性刺激筛选合格的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TN 模型组、T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静超 张睢扬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年9期 810-8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比较磷霉素不同给药方案的药效学。方法用微透析技术测定磷霉素靶组织的药代动力学数据,用蒙特卡洛软件模拟10000例次的治疗试验,得出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 PTA),并结合峰浓度与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Cmax/M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雪辉 杨志宏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年4期 578-5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准确的LC-MSn 方法测定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及其在大鼠脑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SD大鼠股静脉注射CYP3A探针药物咪达唑仑(剂量5 mg·kg-1)。采用微透析技术,在2μl·min-1流速下收集脑微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美玉 蔡铁全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年28卷1期 97-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步动态监测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和海马细胞外液中乙酰胆碱(ACh)和胆碱(Ch)方法,用于药物干预下不同脑区胆碱类神经递质变化研究.方法 建立mPFC和海马双位点双通道同步微透析采样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仰先蜜 许小建 等 《药学实践杂志》 2020年38卷2期 120-123,12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测定头孢拉定微透析体外回收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微透析浓度差法(减量法、增量法)和液质联用技术(LC-MS/MS)测定头孢拉定的体外回收率,并考察流速、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以探讨微透析技术用于头孢拉定体内药动学研究的可行性.结果 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纯美 晏丽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20年35卷3期 409-4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左氧氟沙星气管内雾化和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差异,为其吸入溶液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微透析采样联合HPLC法,测定大鼠气管内雾化和静脉注射给药后肺微透析液和血浆的药物质量浓度,计算各给药途径的药动学参数,并对比分析其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继征 田瑶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年23卷9期 64-67,封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家兔关节腔中微透析探针的植入方法,并考察其应用于家兔膝关节局部药动学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微透析探针在注射针头、引导导管的帮助下从家兔膝关节髌韧带一侧插入关节腔中,并用X-射线检查探针活性透析膜在关节腔中的位置.以青藤碱为研究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阳 程巧鸳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1期 98-1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7-乙基-10-羟基喜树碱(7-Ethyl-10-Hydroxycamptothecin,SN-38)浓度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C-MS/MS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奕 华翔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3年13卷2期 109-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在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肺组织中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建立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模型,模拟左氧氟沙星人体400 mg/d静脉给药,采用微透析技术对肺炎大鼠的血液及肺组织同步取样,测定其中游离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 第20分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芳 范振群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年1期 79-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异嗪皮啶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使用鱼藤酮制作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并通过行为学测试及免疫组化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脑内微透析取样技术,在给予10 mg· kg-1和20 mg·kg-1异嗪皮啶后,以5、10、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柳 辛贵忠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2年21卷6期 605-6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透析技术是用于监测细胞外液中内源性物质及外源性物质的活体取样技术,但由于微透析样品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无机盐的复杂混合物,往往需要与色谱分离技术联合使用,才能对微透析样品中目标分析物进行测定.目前,微透析与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的联用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家俊 古锦辉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6期 19-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优选羟基喜树碱(HCPT)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验证其体内靶向聚集性.方法:以经油酸表面改性的Fe3O4磁性纳米粒作为材料,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为原料,利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羟基喜树碱磁性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恋英 杨志宏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2期 303-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微透析技术在脑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从药物跨越血脑屏障特性、药物转运、药物在脑内不同区域分布,以及神经递质和能量代谢产物变化、外源性药物的脑保护作用等方面,来介绍微透析技术在脑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脑缺血研究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颖兰 范斌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5期 252-2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实时连续活体采样技术.微透析技术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现代分析技术的在线联用真正实现了内源性物质和体内药物的实时测定,可有效缩短取样时间,提高了样品的稳定性,并能节省时间和节约成本,提高了时间分辨率以准确观察该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勋 宋文婷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年14卷2期 1363-13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脑细胞间液(BIF)存在于脑神经元之间,其中包涵进入脑内的药物与释放到突触间隙的内源性物质,是研究脑保护药物靶向作用机制的理想载体.基于微透析技术,并借鉴血清药理学的方法,本课题组提出了脑细胞间液药理学的概念,分析了其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