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1
- 338
- 20
- 306
- 255
- 34
- 7
- 5
- 479
- 160
- 73
- 46
- 4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魏志兵 柴毅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3期 612-6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查明长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演替规律,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对长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同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进行浮游植物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瑞睿 郭匿春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7期 2427-2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浮游植物功能群分类分析可以精确地反映水体环境变化对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为探究巢湖双桥河底泥疏浚工程对浮游植物群落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2017年6月-2018年3月双桥河底泥疏浚期间的水体理化因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划分开展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 刘清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期 173-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灞河城市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每2个月进行一次采样分析.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3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34.9%),其次为硅藻门(30.2%);浮游动物4类45种,以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君珊 王东波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3期 787-7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7年8月对拉萨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丰度、功能群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行调查,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浮游植物物种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种类组成以硅藻门(60.4%)为主,其次是绿藻门(20.8%),其余种类18.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洋 米武娟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43卷2期 415-4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认识稻虾共作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于2016年4月至12月对江汉平原4处稻虾共作水体浮游植物和理化因子开展了逐月调查与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24种, 其中绿藻78种、蓝藻16种、硅藻15种、裸藻3种、隐藻2种、甲藻7种、金藻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鑫 蓝文陆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7期 2603-26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究人类活动对钦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分别于2013年3月和7月进行了两航次综合调查.采用聚类和典型对应分析法,分别对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夏两季浮游植物共有3门45属115种,其中硅藻100种、甲藻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张建云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期 164-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2003-2012年太湖竺山湖和西部沿岸区水体理化指标与浮游植物丰度的逐月监测数据,分析了两个湖区氮磷营养盐状态和浮游植物丰度以及浮游植物主要类群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水温及营养盐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秀凯 程玲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8期 2784-27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莱州湾金城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年际变化特征,在该海域设置了15个监测站位,于2009年和2010年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逐月连续进行24个航次浮游植物调查,同步监测其他环境因子.浮游植物样品经鲁格氏溶液固定后在OLYMPUSBX51显微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文钟 孙玉凤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2期 206-2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12年5月—10月,大庆库里泡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及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库里泡共鉴定浮游植物380个分类单位(349种29变种2变型),隶属于8门11纲22目41科104属.库里泡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主要是绿藻—硅藻型,浮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慧娟 赖子尼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1期 3816-38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2012年珠三角河网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系统阐析.季节上,枯水期的物种丰度差异大,丰水期差异小;空间上,广州周边及河网中部个别站位的总种数高于其他站位.不同季节的空间特征显示,枯水期的物种丰度自西江沿线、河网中部、广州周边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鑫 李兴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1期 64-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监测乌梁素海全季不同形态氮磷及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研究了乌梁素海2016年4—11月和2017年1月的不同形态氮磷和藻类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总氮浓度秋季最高,总磷浓度冬季最高,应加强对河套灌区农事行为的管理以减少氮磷等营养盐排入;对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水秀 张坤 等 《生物学杂志》 2019年36卷1期 35-38,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5年3月至8月对安徽南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漪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0属120种,其中绿藻门69种,其次为硅藻门(16种)、蓝藻门(14种)和裸藻门(13种).浮游植物的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平均值 ± 标准差)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波 裴绍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7期 6416-64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16年初夏在渤海湾周边重要经济开发区外海域所进行的调查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稳定同位素13C示踪技术估算海域内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PP)等,同时结合叶绿素a(Chlorophyll-a,Chl 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俊 沈强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3759-37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6年在淮河流域饮用水源地水库-南湾水库,开展了3次浮游植物调查,在分析南湾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依据生物完整性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南湾水库开展了生态完整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3次调查中浮游植物种类数变化较小,但所属种类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晨琛 吴奇丽 等 《生物学杂志》 2019年36卷3期 37-41,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5年8月—2016年6月期间,对淮北临涣采煤沉陷区小型湖泊临涣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65属135种.群落组成以蓝藻、绿藻为主,其中蓝藻和绿藻的种类数占群落总组成的64.9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扬 高亚辉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8年46卷5期 750-75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微型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类群,由于其个体微小,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被忽略了.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对若干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样品进行观察,经鉴定.确认一个我国微型硅藻类的新记录属--微壳藻属Nanofrustulum Round,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燕 殷明焱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6年44卷1期 64-71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金色藻属Chrysochromulina的种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报道了该属在我国的4个新记录种,即盅鳞金色藻Chrysochromulina cymbium Leadbeater&Manton、毛刺金色藻C.hirta Ma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念志 柳成章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7期 774-78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于1994~1998年期间调查了浮游植物生产的生源气候气体二甲基硫(DMS)及其前身二甲基硫丙酸(DMSPp)在我国胶州湾、芝罘湾、东海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然海区中二者浓度都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地理分布规律是,高值出现在沿岸...
【关键词】 二甲基硫(DMS);二甲基硫丙酸(DMSPp);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根海 宁修仁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4期 390-39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中国第15次南大洋考察从普里兹湾邻近海域获得25个测站的浮游植物样品,主要研究了其种类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浮游植物有5门16科21属48种(变种和变型),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22.46×103个/dm3,其中以硅藻类占优势(8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吕俊平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3期 991-10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体营养元素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决定着水体中不同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也是评价水质和水体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太原汾河蓄水区9个样点浮游植物和各项水环境及营养元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期间发现(1)该流域蓝藻和绿藻为主要优势类群,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小晨 代存芳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726-57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5年春(5月)、夏(8月)、秋(10月)三季,在金河湾湿地4类水体共设置12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与水环境变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376个种,隶属于8门10纲19目19科101属.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主要以硅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广 张继红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4期 1418-14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5年10月对獐子岛及邻近海域进行了航次调查,研究了獐子岛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秋季表层总叶绿素a、小型(>20μm)、微型(2-20μm)和微微型(0.45-2μm)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玉萍 张立香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679-56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也是调控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在无机磷缺乏的水域,能够有效利用有机磷的藻类有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为了研究有机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分别从3个水库采集表层水样,西陂水库(硅藻70.3%,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晨 张萌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42卷3期 622-6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文章分析了仙女湖及入湖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探讨了影响其时空分布规律的关键环境因子.调查期间共鉴定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82种(属), 包括蓝藻15种(属), 绿藻33种(属), 硅藻23种(属), 甲藻3种(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映雪 王瑞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42卷6期 1135-11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水产养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于2015年7月至9月对长江中游23个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了调查,所研究的湖泊包括以下4组:水库组(A组)、禁养组(B组)、低密度养殖组(C组)、高密度养殖组(D组).结果显示,4组湖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锋 王旭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667-56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和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与温度、光照和营养盐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南海海盆是层化结构稳定的寡营养海,然而每年台风过后都有大量藻华的报道.为了探究台风引发藻华的生物形成机制,通过南海海域表层和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层(DCM)中的小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鸿 杨扬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4期 154-1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09年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分别对沙田水库4个样点进行浮游植物采集.检测出浮游植物58种(含变种),隶属7门8纲18目31科46属.丰、枯水期均出现的优势种分别为史氏棒胶藻(Rhabdogloea smithii)、铜绿微囊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洪祥 石俊艳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1期 55-6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掌握卧龙湖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和环境影响因子,分别于2016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了采样调查.共检测到卧龙湖浮游植物7门57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为26种,硅藻门18种,蓝藻门8种,裸藻门2种,甲藻门、金藻门、隐藻门各1种,主要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奇丽 林志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4期 6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5年10月、12月,2016年2月、4月、6月和8月对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进行6次调查,设置8个采样点(主河道5个样点,古河道3个样点)进行水样采集,鉴定出浮游植物172种,隶属于8门69属,其中绿藻门为优势类群,硅藻门和蓝藻门次之...
【关键词】 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阳 周忠泽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1期 75-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对迪沟采煤沉陷湖泊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纲17目32科62属155种,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种类总和占各时期浮游植物种类总数比例超过75%.调查期间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Phor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换一批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