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87
- 912
- 706
- 455
- 468
- 385
- 352
- 311
- 308
- 225
- 171
- 150
- 91
- 9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婷 唐磊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4期 1473-14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梯级水库修建后自然河流形成了河相段和湖相段,而河流生境的改变对鱼类种群空间分布和生态类型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探究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结合2018年5月渔获物和文献记载水库修建前后的渔获物数据,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及变化,优势...
【中文期刊】 刘腾腾 罗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0年40卷1期 170-17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文报道了采自上海淀山湖的硅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2种,分别为粗肋小环藻(Cyclotella costei Druart & Straub)和假凸腹鞍形藻[Sellaphora pseudoventralis (Hustedt) Chudae...
【中文期刊】 张文静 孙小银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3期 172-18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风险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可以更加科学地保护和开发流域生态系统.以南四湖流域1975—2018年9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 10.2和Fragstats 4.2等软件计算景观生态指数,并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模...
【中文期刊】 魏志兵 柴毅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3期 612-62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查明长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演替规律,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对长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同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进行浮游植物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中文期刊】 吕乾 胡旭仁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4期 1486-149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鄱阳湖夏季丰水期水位剧烈波动过程中浮游动物的群落演替特征,2012年夏季鄱阳湖水位剧烈波动期间,于6月24日、7月7日和8月27日当水位下降且接近17.6 m时,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浅水碟形湖泊设置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调...
【中文期刊】 赵连春 秦爱忠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822-83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功能群与生境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揭示植物的环境适应机制、群落构建机制、预测植被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局域尺度上干旱区湿地、沙漠、戈壁等生态系统功能群的环境适应机制,在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基于植物功能性状数据,研究...
【中文期刊】 康满萍 赵成章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9期 2975-29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群落外貌特征和影响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子,其时空异质性演化规律研究有助于认识湿地群落的结构功能及其环境响应机制.采用湿地群落学调查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苏干湖内陆盐沼湿地近30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文期刊】 李艳红 朱海强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549-55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艾比湖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2015-2016年5、8和11月以绕湖一周范围内的梭梭-柽柳、梭梭、胡杨、芦苇为研究对象,对4种植物群落下不同月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及理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
【中文期刊】 刘冰 向冬琴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0年40卷2期 353-35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科氏杜氏藻是一种泥生或附沙生硅藻.该文对最近刚确立的一个硅藻属——杜氏藻属进行了介绍,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019年4月20日采自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氏杜氏藻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 表明该标本具有以下主要形态特征:(1)壳面...
【中文期刊】 任康 郭坤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910-9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西藏措那湖沙害区采用不同物种搭配方式和混播比例对红豆草、紫花苜蓿(三得利)、披碱草、高羊茅进行播种,并在播种当年和第二年生长期结束后对生物量等特性进行分析,旨在找到适合在措那湖沙区植被恢复中可应用的适宜草种及最佳的种植方式.结果 表明:1...
【中文期刊】 薛竣仁 姜涛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3期 587-59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有效确认非阳澄湖产"洗澡蟹"与阳澄湖原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背甲形态的差异,研究运用几何形态分析法,比较研究了前者在阳澄湖中人为"洗澡"式养殖1个月始末时,其与阳澄湖原产蟹的背甲形态特征.背甲的形态分析基于所...
【中文期刊】 王海丽 刁俊睿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1期 85-9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究宁波东钱湖表层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对可溶性有机质转化的影响,实验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东钱湖表层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的季节分布特征为夏季>春季>冬季,支流...
【中文期刊】 龙忆年 鲁汭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1期 213-22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白鹤湖作为莫莫格湿地保护区内的代表性湖泊,正面临着盐碱化和富营养化的风险,现存沉水植物种类稀少,为了减缓白鹤湖盐碱化趋势,为当地沉水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化存续提供研究依据,以在白鹤湖生物量相对大的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
【中文期刊】 赵坤 陈皑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6期 2149-215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明不同类型景观水体中环境敏感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对景观水体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水生生态系统保护十分重要.于2014年5月在上海选取具代表性的8个景观水体共设置35个采样点进行浮游动物采样调查,并同步测定水体环境指标.本次调查采集并...
【中文期刊】 王慧玲 吐尔逊·哈斯木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1期 93-10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塔里木河上中游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河流下游及台特玛湖干涸,干涸的湖底荒漠化快速发展.生态输水后,湖泊面积恢复并扩大,生态环境改善,荒漠化逆转.根据对研究区域多次实地考察、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资料、借助GIS(...
【中文期刊】 廖梦娜 金伊丽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1089-11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寒山区广泛发育冰川湖泊,湖泊沉积过程同时受控于区域气候、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湖泊形态特征.基于放射性210Pb/137 Cs和14C定年法,对巴松错沉积物理(粒度、分选系数)和化学指标(TOC、TN、C/N)进行分析,发现1...
【中文期刊】 朱天顺 王丽虹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6期 1990-19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调水工程引起的多环境因子关联变化对沉水植物群落的影响机制有待深入探讨.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蓄河湖群中菹草种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京杭运河(YH)、高邮湖(GY)、洪泽湖(HZ)、骆马湖(LM)、南四湖上级湖(NS1)、南四湖下级湖(NS2)和...
【中文期刊】 谢冬明 温丽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1期 101-10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湿地土壤有机碳研究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准确评估湿地固碳增汇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六种景观类型(湿地洲滩景观包括受人工控制的碟形湖泊常湖池、半人工控制的碟形湖泊蚌湖、不受人工控制...
【中文期刊】 代培 周游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3期 577-58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五里湖仔稚鱼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于2016年4—10月对五里湖仔稚鱼进行系统调查.期间共采集仔稚鱼70678尾,共鉴定出鱼类20种(属),隶属于7目8科18属.五里湖仔稚鱼密度均值为3825尾/100 m3,主要优势种为?属(Hemi...
【中文期刊】 罗明 于恩逸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692-870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对我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2016以来,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
【中文期刊】 彭建 吕丹娜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55-876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系统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然而在工程实施和评估中如何有效落实和考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仍是目前一大难题.通过厘清系统性与整体性的逻辑关系,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对象、主体及其耦合联系入手,明晰系统治理是山水...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生态保护修复; 系统治理;
【中文期刊】 王丽春 焦黎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8期 2963-29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2000、2006和2016年3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借助RSEI指数,对玛纳斯湖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集成植被指数、湿度分量、地表温度和土壤指数建立的RS...
【中文期刊】 吴钢 赵萌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685-86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也是破解当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难题的必然要求.通...
【中文期刊】 罗明 周妍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911-891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地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两屏三带”中的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核心区,由于历史上有色金属矿产无序开采、选矿和冶炼等活动,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并造成下游区域土壤、水、农作物污染.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做好源头控制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中文期刊】 李红举 宇振荣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71-877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建设,是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现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有关标准多达350多项,存在标准体系不统一、内容交叉重复、协调性差、发布时间长、关键标准缺少等问题.在梳理相关领域标准的基...
【中文期刊】 杨锐 曹越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63-877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再野化”(rewilding)是指特定区域中荒野程度的提升过程,尤其强调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再野化实践的核心要素包括保护核心荒野地、增加荒野地的连通性、保护和重引入关键种(包括大型食肉动物)、...
【中文期刊】 苏冲 董建权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948-895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优先区识别,是科学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之一的四川华蓥山区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提取生态源地共1392.63 km2,占华蓥山区总面积的35.60%;结合土地覆被类型与地质灾害敏...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电路模型;
【中文期刊】 马蓉蓉 黄雨晗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990-899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实施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现阶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机制及启示等方面,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但缺乏系...
【中文期刊】 李潇 吴克宁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06-88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成果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结合,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鹤山区为例,探究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成果在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
【中文期刊】 田野 冯启源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26-88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的重要目标是维护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从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现状与功能出发,对乌梁素海流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敏感性及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系统评价,形成基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