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6
- 17
- 15
- 15
- 6
- 2
- 11
- 10
- 10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刘艳丽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乐观人格、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采用生活取向测量修订版(LOT-R)、儿童解释风格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77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 结果:初中生的乐观人格与乐观解释风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谭文芳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本文简要论述了突发事件下军人的消极心理效应、军人消极心理的影响因素以及军人的心理救助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怀慈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荣格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将个人心理学拓展到集体心理学的范畴,其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大都来自他对于自身体验的深刻剖析,并将之与各文化或是不同学门之间引申和对话。研究者发现,作为一个「孤单的小孩」,荣格锻炼出一个特别的能力:观察自己的感受、与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冰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在校大一至大四共36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人际关系能力的三个水平在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曼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良好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2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怀慈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荣格心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将个人心理学拓展到集体心理学的范畴,其一生所发表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1900—1920年,以实验和观察工作中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和主题;1920—1930年,以自身的体验创发心理学的新理论概念;1930—1960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明昱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本文论述了四川“512”大地震后公开报道的自杀个案、受灾人数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应该重点关注的高危人群以及预防自杀的基本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莉青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波尔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结合完形心理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精神分析、身体盔甲理论、东方宗教以及心理剧等东西方心理学理论,捡拾淬炼出完形治疗学派,并透过独有的说话方式、解读肢体语言天赋、戏剧化技巧的应用发展出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万瑞平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国际上脑性瘫痪儿童常用的生存质量量表及其应用情况。 方法:利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在MEDLINE 数据库中,以摘要中包含cerebral palsy 及quality of life 作为条件搜索相关文献。 结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明磊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本文论述了员工谘商师协助处理个人恐慌与人际疑虑、避免患者与疑似患者被歧视、与人资部门合作,进行内部稳定行动、与医疗部门合作,将心理照护知识整合入医疗防疫常识文件、安排准备视讯与网络谘商服务以及与公关部门合作,维系组织对外形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建明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在喝酒的人中,约有10[%]的男性、5[%]的女性是酒依赖,而长期大量饮酒的人,10年左右就会发展到酒依赖的程度。本文论述了酒精依赖的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管雷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汶川大地震以后,地震灾区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状态。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地震灾区青少年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与技能,运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介入理论、理念和技巧服务地震灾区青少年,为灾区青少年探求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提高灾区青少年面对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明昱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本文论述了美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情况、有关的行业学会、从业人员的资格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新理论与发展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丽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二个月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震区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震区中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在408名震区中学生中249名有心理问题,74名有中、重度心理障碍;在强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明昱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在“512”的第二天就组建了海外心理援助专家志愿团,制订了心理援助的五年工作计划。本文对“512”后一年零两个多月来,IACMSP的心理援助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琼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员工帮助计划(EAP)是由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服务项目。本文论述了EAP在中国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危机下EAP咨询关注的理论以及EAP咨询在帮助企业面对经济危机中的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石扩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情绪稳定性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和大学生情绪稳定性量表对在校大一至大四共2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情绪稳定性与ESCQ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情绪稳定性的抑郁性、焦虑性和自主性三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朝晖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井下伤员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180例井下伤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调查评定,并以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井下伤员常伴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与对照组比较,自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柏根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建立了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由受过心理测量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分批测量2005、2006年新入学高一学生1727名,比较2 届学生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振寰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对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PedsQL4.0 作为儿童生存质量的测定工具,分别对脑性瘫痪患儿、一般疾病患儿及正常儿童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脑性瘫痪患儿113例,男68例,女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建明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本文论述了建立教学基地的意义与指导原则、实践教学基地概况、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改革考试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及实践教学过程存在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志霞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 探求唐山市学习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 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1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①学优生在学习倦怠总分(t=-2.32,p<0.01)和行为不当(t=-2.50,p<0.01)上的得分显著低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国成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是目前我国高校在筛选与评定存在心理问题学生时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评定量表,但UPl 只是一种经验性量表,不能当作评定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依据。 方法与结果:根据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使用UPI 连续3年的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书梅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相关新闻报导,在512 四川震灾中,12 岁以下的儿童在乃是心理受创最严重的一群,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使遭逢情绪困扰的儿童忘却现实之不愉快,进而纾缓其负面情绪,此即为「发展性书目疗法」(Developmental Bibliothera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邱鸿钟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本研究运用多种音乐治疗手段对广东某男性监狱的部分服刑人员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心理影响性干预,结果显示,音乐治疗在降低服刑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有助于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提高劳动效率,对维护狱内稳定及提高服刑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敏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类型的母子关系与女大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关系。 方法:采用大学生亲子关系和友好相处能力量表,对85名大学二、三年级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大学生亲子关系测验量表由幼儿期、青春期和大学期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振寰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子女患有脑瘫对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 方法:采用SF-36 作为儿童父母生存质量的测定工具,分别对113例脑瘫患儿父母,52例一般疾病患儿父母及314例正常儿童父母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探讨脑瘫对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康铁君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天津市四所高校351名大学生,使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和自编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进行测试。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共情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艳丽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测查初中生的乐观心理品质的状况,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乐观心理品质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方法:采用生活取向测量修订版和儿童解释风格问卷对770名初中生进行团体施测。 结果:男女生在乐观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乐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妲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 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不同科室200名病人进行抽样测试研究。 结果:①在176例被调查者中,单纯焦虑者7例(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