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55
- 17
- 9
- 7
- 2
- 33
- 19
- 9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王文英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采用激活传导术治疗脑瘫患者中,约有31%的脑瘫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涎症状,在手术后第二天,给头针加口针针刺治疗及口腔功能训练方法,治疗脑瘫伴有流涎者,与单纯行口针治疗或口腔功能训练进行康复的患者相比,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有效率达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林毅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陈昭定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原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载,对儿科疾病的诊治经验非常丰富,对儿童常见病和疑难病的治疗在临床有很好的疗效。本文阐述了陈昭定主任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齐放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索电针治疗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脑瘫智力低下患儿按住院次序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智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智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史惟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分析引导式教育与推拿治疗相结合对重度脑瘫患儿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上海市徐汇区致康康健园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有11名脑瘫患几参加了研究,其中男7例,女4例,包括7例痉挛型四肢瘫,2例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尤玉慧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0-6月龄脑瘫高危儿早期筛查和干预的重点人群,探讨0-6月龄脑瘫高危儿血清NSE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为0-6月龄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为制定患几个性化的长期康复干预方案提供...
【关键词】 新生儿 ; 脑瘫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岳乾军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或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因素的婴儿。随着围生医学的大力发展,高危儿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但相对于正常新生儿,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之一就是听力障碍。对于高危儿的听力筛查文献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彭光阳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的运动性致残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脑瘫的治疗原则。脑瘫高危儿是指生前、生时、生后各种因素影响大脑正常发育,发生脑瘫高危因素的婴儿。为了解黄冈市脑瘫高危儿家属对脑瘫及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振寰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法对脑瘫患儿神经发育及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补肾组穴:督脉穴13针配伍肾俞、太溪、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醒神头针,神庭透前顶,前项透百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学军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力及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对54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方法,54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3个月)。治疗前和3个疗程后采用肌力的评价标准及Brun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振寰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本文从小儿脑瘫存在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现代基础研究、临床疗效观察等方面论述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采用活血化瘀疗法的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尉萌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应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观察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特点,分析GMs质量评估技术在预测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障碍中的预测效度。开展早产儿全身运动监测,旨在早期发现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障碍,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康复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静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搜集温州地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正常儿童~般情况、发育情况、家庭环境、教育情况等差异,探讨可能影响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对7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70例正常儿童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1、两组在独生子女(x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萧韵雅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或智力技能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所要求的内容,多由脑损伤引起。婴儿期的运动发育迟缓因为早期表现不明显而被家长忽略,导致其错过了早期诊治而留下终身的运动障碍。故创立有效而敏感的诊断性运动发育评估工具有其必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雪梅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对伴有注意障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经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2010年10月,在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并且符合诊断分型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44例,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万瑞平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国际上脑性瘫痪儿童常用的生存质量量表及其应用情况。方法:利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在MEDLINE数据库中,以摘要中包含cerebral palsy及quality of life作为条件搜索相关文献。结果:用于评价脑性瘫痪儿童生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振寰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和恢复儿童肢体运动功能,使之能达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方法 对我们儿童脑瘫康复科的住院398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期采用EPD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康复质量控制与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燕春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近5年小儿脑性瘫痪推拿按摩治疗进展。资料来源主要是万方数据2005-01/2010-01关于小儿脑性瘫痪推拿治疗。资料选择符合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利用推拿治疗。排除标准重复的同一研究或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任晓慧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康复治疗存在着与其相关的很多关系,本文阐述了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异常姿势与功能运动、’肌力和肌张力、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推拿按摩与运动疗法、心理治疗与康复训练、被动运动训练与主动运动训练以及各种康复疗法之间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牛文泽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caveolinl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芹菜素组,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在6h、1、3、7d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延昭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观察拮抗肌群埋线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3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8例应用针刺、推拿、康复训练、经络导推,观察组68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拮抗肌群埋线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任月林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治疗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对该病症首次提出锥体系病变导致运动系统“力平衡失调”的理论,认识到脑瘫虽属椎体系病变,但其病损为软组织的挛缩,由于软组织的某一点或一部分长期痉挛发生粘连、挛缩,限制了软组织的纵、横向的面的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庆先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观察石蜡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作业疗法及石蜡疗法:对照组仅接受作业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科让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配合运动康复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配合运动康复治疗痉挛性脑瘫3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有效26例,显效4例。结...
【关键词】 脑性瘫痪 ; 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 ; 康复治疗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红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我国每年新增脑瘫儿童约4万名,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康复干预和科学系统的康复管理可以显著缓解脑瘫患儿的残障程度,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包括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残联的0-6岁抢救性康复工作和民政部的社会福利机构脑瘫康复训练工作。国务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史惟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明确特殊学校脑瘫儿童步行能量消耗测定重测信度及测量误差。方法:以2010年9月至1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特殊学校在校脑瘫儿童为研究对象,共有13例儿童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11.2±2.3)岁,范围7.64-14.1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宁勃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小儿脑瘫手功能障碍,探索最佳治疗方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穴位注射配合作业训练)35例,对照组(以作业训练为主)25例,观察治疗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96,对照组有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红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了解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高危因素;探索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0月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503例脑瘫患儿,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3例脑瘫的高危因素按发生频度,排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振寰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脑瘫康复中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2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关丽君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除了上述表现外,还常常伴有智力、语言交流障碍等并发症,所以脑瘫是一个综合征,并且近年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脑瘫是造成儿童运动功能伤残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建英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通过家庭康复与医院康复的随机交叉试验,观察家庭康复对脑性瘫痪儿童及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家庭康复对患儿家庭经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方法,纳入2008年7月~2010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住院和家庭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