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9
- 89
- 54
- 4
- 3
- 3
- 99
- 52
- 52
- 45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惠吴函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患者,女,50岁,主因"头痛,视物成双,饮水呛咳3个月伴右侧肢体无力1月"入院。患者入院3个月前出现剧烈头痛,不能忍受,并伴视物成双,右面部麻木,右眼闭合困难,饮水呛咳,当地按周围性面瘫治疗后症状无好转,2个半月前就诊当地医院,...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病理机制 ; 疾病诊断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肖镇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原发骨恶性淋巴瘤是临床少见病,且在无组织病理依据时,其诊断常被延误。国外报告原发骨恶性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病的1-1.3%。多发部位是颌骨,本文2例分别原发于骼骨、胸椎,实属少见情况。结合文献复习,原发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依据是:(1)病变侵犯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丽虹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盆腔肿物,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盆腔淋巴结肿大压迫双侧输尿管导致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治疗过程中又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确诊断后尽早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做好并发症的管理:无尿6h后,超声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程先平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该病临床少见,且以转移性肿瘤(SBL)为主。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恶性淋巴瘤的0.38%-0.70%。PBL多见于50岁以上妇女,以B细胞来源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赖永榕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两例患者分别因面色苍白、乏力14年,咳嗽、胸闷1月;因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减少14年入院,诊断为遗传性铁幼粒细胞性贫血。第一例在予输血、去铁、对症支持等治疗,并于2008年4月30日开始予维生素B6治疗,逐渐加量至300mg/d,血红素...
【关键词】 遗传性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 病理机制 ; 疾病诊断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豫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女性患者,32岁。因发热50余天入院。经入院体检,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CT,彩超,PET/CT等检查,提示为全身多发小淋巴结代谢增高,脾大,代谢增高,双测胸腔、心包及盆腔少量积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晓军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男性患者,45岁,主因确诊AML-M2, (CRl)4个月,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收入院。患者在第一疗程化疗后出现肺部IFI,二性霉素B治疗有效,但在应用二性霉素B过程中发生过肾脏损害。到移植前患者肺CT示病灶完全吸收。患者于20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峰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两例患者,分别因乏力,下肢浮肿,尿检蛋白及隐血阳性;双下肢浮肿,肾功能异常就诊。诊断为多神经系统损害综合症。行PAD方案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多神经系统损害综合症 ; 病理机制 ; 疾病诊断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耿良权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患者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用伊马替尼5月未达到血液学缓解,同时无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并且寻找到HLA配型5/6位点相合脐血,移植前检查无移植禁忌症,予以行UCBT,在脐血回输过程中,患者出现抽搐反应,考虑冷冻保护剂所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郝钊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合并广泛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诊治经过,提出致命性肺栓塞是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后果。早期的临床总结表明,AIHA的最常见死亡原因就是肺栓塞(47例患者中4例死于肺栓塞)。本例患者死亡前有剧烈胸痛、呼吸...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静脉血栓 ; 病理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肖青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男性患者,18岁,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7月,心悸、乏力、恶心、呕吐6天于2010、3、2入院。1年前患者行包皮术发现白细胞增高,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月前于中华骨髓库找到非血缘9/10相合骨髓,...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术后甲亢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宝安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患者,女,56岁,胃部疼痛二月。患者入院前二月出现胃部疼痛,烧灼样,饥饿痛,进食好转。遂于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示:胃窦溃疡型病灶性质待定。HP阳性。病理: "胃窦溃疡"中度慢性浅表性炎伴中度急性活动性;"胃窦小弯偏前壁"中度慢性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覃鹏飞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年轻男性病人,2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复发性软骨炎”,4月前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全身PET-CT检查阳性发现;病理活检为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EBER(+)。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发生率不清楚;复发性软骨炎。予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开彦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手段。与传统化疗相比,自体移植使MM的完全缓解率由不到10%提高到30~40%,中位生存期由3年提高到5年左右。因此自体移植显著提高了MM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自体移植还不能根治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晓辉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患者,女,36岁,主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2 4月,拟行10/10相合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于2009-07-21日入院。红斑狼疮染色体结果回报6-17 FLT3-ITD突变阴性。患者入仓后行BU/CY+ATG方案预处理。9...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皮下真菌感染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文钦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女性患者,2岁零9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面色苍白、面部出血点。经查体、血常规、骨髓检验等,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型。予以化疗缓解。复查骨髓提示粒单系前体细胞异常增多,考虑复发。再予以两次诱导化疗均未缓解。患者与其父行H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俞文娟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患者,男性,24岁,主因"反复发热伴大便次数增多1年余"入院。最终确诊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本例患者病程长,历时一年,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要表现,多次病灶病理活检未取得阳性结果,疾病诊断困难。诊治过程中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掩盖淋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华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例患者女性,26岁,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型Ⅳ期B,IPI 3分。给予CHOP化疗以防溶瘤综合征。MTX+Arac方案Ⅳ度骨髓抑制期为8天,给予G-CSF升白治疗,输红细胞及血小板支持治疗。出现口腔感染、发热给予美罗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江浩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占所有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8~15%,是AML中最有可能治愈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造血干细胞移植(SCT)。APL诊断时,80%的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病情凶险,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忠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人们对白血病的遗传学认识已从染色体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本文介绍了急性白血病预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预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预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及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探讨了以分子靶点为基础的白血病靶向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甄长青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氯霉素诱发急性造血停滞已有多篇报道,多发生在用药后数周或数月,机理可能是通过自身免疫直接抑制造血干细胞,激素治疗有效。本文患者为青年男性属H1N1易感人群,且粒缺并激素应用免疫力低下,因此表现为重症患者,尽管及时抗甲流及对症治疗挽救生命,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骏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患者为中年女性,慢性病程。以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为主要表现。近2年伴有脱发,汗少及眼睑水肿。血常规提示中-重度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网织红正常。骨髓涂片及活检均提示红系增生低下,铁染色示骨髓内外铁减少;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曦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男性患者,36岁,因“眼睑、双下肢水肿1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8月余”入院。经血常规、骨髓象等方法检查,诊断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术,分选后行CD34+细胞移植,效果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峰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收治的一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中枢神经系统(CNS)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本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本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并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在没有病原学检查的情况...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 中枢神经系统 ; 真菌感染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邱志祥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一例患者,男性,69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年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尿量尿色正常,伴恶心、腹胀、食欲下降,大便次数增多,3次/日,成形.确诊为"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淀粉样变肾病",予以Auto-PBS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